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六十八 (1)
卷之六十八 (1)
1. 治關格必用吐法以提其氣
丹溪云:關格必用吐,提其氣之橫格,不必在出痰也。
有痰宜吐者,二陳湯吐之,吐中便有降。
有中虛氣不運者,補氣藥中升降。
一婦人忽吐逆,大小便不通,煩亂,四肢漸冷,無脈。凡一日與大承氣湯一劑,至夜半大便通,脈漸安復,次日愈。此關格之病,極難治,今見愈者,惟此一人耳。
一婦人心脾痛後,大小便不通,皆是痰隔中焦,氣滯於下焦。二陳湯加木通,初吃後煎滓,探吐。
白話文:
朱丹溪說:關格病一定要用催吐的方法,藉此來提升橫膈膜的氣機,不一定要吐出痰液。
有痰阻滯而適合催吐的,用二陳湯來催吐,在催吐的過程中氣機自然就下降了。
如果是中焦虛弱導致氣機不順暢的,要用補氣的藥物來幫助氣機的升降。
有個婦人突然嘔吐不止,大小便不通,煩躁不安,四肢逐漸冰冷,脈搏微弱。一天給她服用大承氣湯一劑,到半夜大便通暢,脈象也逐漸恢復正常,第二天就痊癒了。這種關格病非常難以治療,現在看到能治好的,只有這個人而已。
另一個婦人心脾痛之後,大小便不通,都是因為痰阻隔在中焦,氣機停滯在下焦。用二陳湯加上木通,先喝藥湯,再用剩下的藥渣催吐。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