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六十三 (3)
卷之六十三 (3)
1. 口瘡通治諸劑
上為細末,貼口瘡上,有津即咽。
黃連朴硝散,治口瘡絕妙。
黃連,朴硝,白礬(各五錢),薄荷葉(一兩)
上為粗末,用臘月黃牛膽,將藥入膽內,風頭掛兩月取下。如有口瘡,旋將藥研細入於口瘡上,去其熱涎即愈。
紫金霜,治大人小兒積熱,口內生瘡。
黃柏(蜜炙紫色為末,一錢),訶子(一枚,麵包煨),膩粉,麝香(各少許)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敷瘡上。
丹蜜煎,治滿口爛瘡。
黃丹(一兩),白蜜(一兩)
瓷甌內和勻,坐飯上蒸,鵝翎刷瘡上。
白綠散,治口舌瘡,不能食。
白芷,銅綠(各等分)
為細末摻舌上,以溫醋漱之,立效。
綠雲散,治口瘡爛臭久不愈。
黃柏(蜜灸研末),青黛(各等分)
上為細末,臨臥用少許摻舌咽津妙。一方用黃柏、細辛為末敷。
胡黃連散,治口糜生瘡。
胡黃連(五分),川黃連(三錢),細辛,藿香(各一錢)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敷瘡上,涎出愈。一方用黃連、細辛為末摻效。
秘效方,治口糜。
明礬,大黃(各等分)
為細末,臨臥乾摻,涎盡漱之愈。
五味散,治口舌瘡。
五味子,滑石(飛),黃柏(蜜炙,各等分)
為末搽瘡上,愈。
(丹溪)鹽白梅散,治口內生瘡。
鹽白梅(燒存性),明礬(枯),黃丹(炒。各一錢),人中白(煆五分),麝香(少許,另研)
為末、乾摻。甚者加硼砂五分、冰片一分。
碧雪,治口瘡及咽喉腫痛神效。為極細末,用管吹入咽。(方見舌門)
白礬散,治赤口瘡。
白礬(枯),沒藥,乳香,銅綠
上等分為細末,摻之。
雄黃散,治白口瘡。
雄黃,沒藥,乳香(各一錢),輕粉(少許)
上為細末,摻之。本方有巴豆霜,恐誤也。有人用之而口皆腫,不能救解,故此減之。
一方用焰焇、硼砂含口內勿開,外以南星為末,醋調貼足心湧泉上,神效。
(《良方》)貼臍散,治元氣虛而浮陽上攻,口舌生瘡不已。
吳茱萸(醋炒),乾薑(炮。各五錢),木鱉子(五枚,去殼)
上為細末,每用五分,冷水調,以紙靨貼臍。
蟾酥線,治口舌生瘡爛痛。
蟾酥(取時以線乘溫染之曬乾。用時剪半寸含之,有涎即吐出)
黃柏白蠶散,治口糜。
黃柏(蜜炙退火毒),白殭蠶(直者新瓦上烙干,斷絲去火毒)
上為細末,少許敷瘡上,吐涎。
檳粉散,治口吻邊生瘡,浸淫不愈。
檳榔(燒存性),輕粉(少許)
上為細末,少許敷口瘡上,立愈。一方飯甑上汗調敷之。
加味龍石散,治口舌生瘡,時時血出,咽嗌腫塞,疼痛煩悶。
寒水石(煅,四兩),硃砂(研飛,二錢),馬牙硝(風化,一錢),龍腦(錢半),鉛白霜,硼砂(各五分),甘草(研末,二錢)
白話文:
口瘡通治諸劑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直接敷在口瘡上,有口水就吞下去。
黃連朴硝散,治療口瘡效果極佳。
藥材包含:黃連、朴硝、白礬(各五錢)、薄荷葉(一兩)。 將上述藥材磨成粗末,用臘月黃牛的膽汁,把藥裝進膽內,掛在通風處兩個月後取下。如果長口瘡,就取少量藥磨成細末敷在口瘡上,去除熱痰就能痊癒。
紫金霜,治療大人小孩因體內積熱引起的口內生瘡。 藥材包含:黃柏(用蜂蜜炙燒過,呈現紫色後磨成粉,一錢)、訶子(一枚,用麵包包裹後煨烤)、膩粉、麝香(各少許)。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取少量敷在瘡上。
丹蜜煎,治療滿口潰爛的口瘡。
藥材包含:黃丹(一兩)、白蜜(一兩)。 將上述藥材在瓷碗內攪拌均勻,放在飯上蒸,再用鵝毛筆刷在瘡上。
白綠散,治療口舌生瘡,導致無法進食。
藥材包含:白芷、銅綠(各等分)。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撒在舌頭上,再用溫醋漱口,立刻見效。
綠雲散,治療口瘡潰爛惡臭,久久不癒。
藥材包含:黃柏(用蜂蜜炙燒後磨成粉)、青黛(各等分)。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睡前取少量撒在舌頭上,將口水吞下,效果很好。另一種方法是用黃柏、細辛磨成粉敷用。
胡黃連散,治療口糜(口腔黏膜潰爛)生瘡。
藥材包含:胡黃連(五分)、川黃連(三錢)、細辛、藿香(各一錢)。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取少量敷在瘡上,流出唾液後就會好轉。另一種方法是用黃連、細辛磨成粉敷用,效果也很好。
秘效方,治療口糜。
藥材包含:明礬、大黃(各等分)。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睡前直接乾敷在患處,等唾液流盡後漱口就會痊癒。
五味散,治療口舌生瘡。
藥材包含:五味子、滑石(飛過,即研磨成極細粉)、黃柏(用蜂蜜炙燒過,各等分)。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塗抹在瘡上,就會痊癒。
(丹溪)鹽白梅散,治療口內生瘡。
藥材包含:鹽白梅(燒過使其保留藥性)、明礬(燒枯)、黃丹(炒過,各一錢)、人中白(煅燒過,五分)、麝香(少許,另外磨成粉)。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直接乾敷在患處。症狀嚴重者,可以加入硼砂五分、冰片一分。
碧雪,治療口瘡以及咽喉腫痛,效果神奇。將藥材磨成極細粉末,用管子吹入咽喉。(配方在舌門篇)
白礬散,治療紅腫的口瘡。
藥材包含:白礬(燒枯)、沒藥、乳香、銅綠(各等分)。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撒在患處。
雄黃散,治療白色的口瘡。
藥材包含:雄黃、沒藥、乳香(各一錢)、輕粉(少許)。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撒在患處。這個配方原本有巴豆霜,但因為怕用錯,有人用了會導致口部腫脹,無法救治,所以這裡就去掉了。 另一種方法是用焰硝和硼砂含在口中不要張開,然後用南星磨成粉,用醋調成糊狀,貼在腳底的湧泉穴上,效果很好。
(《良方》)貼臍散,治療因元氣虛弱導致虛火上炎,引起的口舌生瘡久治不癒。
藥材包含:吳茱萸(用醋炒過)、乾薑(炮製過,各五錢)、木鱉子(五枚,去殼)。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用五分,用冷水調成糊狀,用紙貼在肚臍上。
蟾酥線,治療口舌生瘡潰爛疼痛。
將蟾酥(取蟾酥時用線趁熱沾取,曬乾。使用時剪下半寸含在口中,有唾液就吐出來)。
黃柏白蠶散,治療口糜。
藥材包含:黃柏(用蜂蜜炙燒過,去除火毒)、白殭蠶(選取直的,在新的瓦片上烙乾,斷絲去除火毒)。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取少量敷在瘡上,吐出唾液。
檳粉散,治療嘴角邊生瘡,蔓延不癒。
藥材包含:檳榔(燒過使其保留藥性)、輕粉(少許)。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取少量敷在口瘡上,立即見效。另一種方法是用蒸飯時的蒸汽水調敷。
加味龍石散,治療口舌生瘡,時常出血,咽喉腫脹堵塞,疼痛煩躁。
藥材包含:寒水石(煅燒過,四兩)、硃砂(研磨成細粉,二錢)、馬牙硝(風化過,一錢)、龍腦(一錢半)、鉛白霜、硼砂(各五分)、甘草(磨成粉,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