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六十三 (1)
卷之六十三 (1)
1. 口瘡通治諸劑
(《千金》)甘露飲,治男婦小兒胃中客熱,牙宣氣,牙齦腫爛,時出膿血,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又療脾胃受濕,瘀熱在裡,或醉飽多勞,濕熱相搏,致生膽病,身面皆黃。或時身熱而腫,大小便不調。
枇杷葉(拭去毛),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枳殼(炒),茵陳,石斛,黃芩(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上作一服,水一鍾煎七分,食後服。《本事方》無麥門冬、茵陳,加山豆根、犀角屑,大有神效。
升麻湯,治膈上有熱,口舌生瘡,咽喉腫痛。
升麻,葛根,赤芍藥,甘草(各一錢半),人參(二分),桔梗(二錢)
上咀,分二服,每服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食後溫服。
(《局方》)三黃丸,治脾熱口疳口氣。兼治五勞七傷,消渴不生肌肉。
黃芩(春四、夏秋六、冬三兩),黃連(春四夏五、秋三冬二),大黃(春三秋二、夏一冬五)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日三服,一月病愈。久服行如奔馬。
(《河間》)益膽湯,治謀慮不決,肝膽虛,氣上溢則口苦。
黃芩(去朽),甘草(炙),人參(各一錢),官桂(五分),苦參,茯神(各三分),遠志(七分)
上咀,作一服,水鍾半煎一鍾,溫服。
(《東垣》)柴胡地骨皮湯,治膀胱移熱於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生瘡潰爛,心胃壅熱,水穀不化等證。
柴胡,地骨皮(各等分)
上咀,每服五錢,水鍾半煎一鍾,食後溫服。如病人大段實者,加大黃、朴硝以利之。
(《良方》)龍膽湯,治熱口苦,名曰膽癉。
龍膽草,黃連(各四分),人參,天門冬,知母,黃芩(各七分),柴胡(一錢),山梔子,麥門冬,五味子,甘草(各五分)
上銼,每服五錢,水鍾半煎七分,不拘時溫服。
(《良方》)玄參散,治滿口並舌生瘡,連齒齦爛痛。
玄參,升麻,獨活,麥門冬(去心),黃芩,黃柏,大黃(炒),梔子仁,前胡,犀角屑,甘草(炙。各三分)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鍾半煎五分,不拘時溫服。
升麻煎,治膀胱熱不已,口舌生瘡,咽喉腫痛。
升麻,玄參,射干(各四兩),大青,黃柏(各三兩),薔薇根白皮(四兩)
上咀,水七升煮一升五合,去滓下蜜更煎二三沸取起,冷咽之。
(《直指》)升麻散,治心脾有熱,口舌破裂生瘡。
升麻,玄參,川芎,生地黃(酒洗),麥門冬(去心。各五錢),大黃,赤芍藥,黃連,枯黃芩,甘草(焙。各三錢)
為末,每服五錢,薑棗煎,食遠服。
生地黃膏,治口舌瘡腫。
生地黃,藍青葉(各等分)
上入蜜杵細,每服五錢,井水煎,食後服。
增損如聖散,治上焦熱壅,口舌生瘡。
白話文:
甘露飲:這藥方治療男女老少因胃裡有熱邪、牙齦鬆動、牙齦腫爛、時常流膿血、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也治療脾胃受濕,濕熱積聚在體內,或是因為喝醉、吃太飽、過度勞累,導致濕熱相互搏擊,產生膽病,全身或臉部發黃,有時還會發熱腫脹、大小便不順暢等情況。
藥方組成:枇杷葉(擦去毛)、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枳殼(炒過)、茵陳、石斛、黃芩(各一錢)、甘草(炙過,五分)。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加水一碗煎至七分,飯後服用。《本事方》這個藥方沒有麥門冬和茵陳,增加了山豆根和犀角屑,效果更佳。
升麻湯:這藥方治療胸膈有熱,導致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
藥方組成:升麻、葛根、赤芍藥、甘草(各一錢半)、人參(二分)、桔梗(二錢)。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分成兩份,每份加水兩碗,生薑三片煎至八分,飯後溫服。
三黃丸:這藥方治療脾胃有熱引起的口瘡、口臭等症狀。也兼治五勞七傷,以及消渴病導致肌肉不生的問題。
藥方組成:黃芩(春天四兩、夏天六兩、秋天六兩、冬天三兩),黃連(春天四兩、夏天五兩、秋天三兩、冬天二兩),大黃(春天三兩、夏天一兩、秋天二兩、冬天五兩)。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十顆,可以加到二十顆,每天三次,服用一個月病情會好轉。長期服用,身手會變得矯健。
益膽湯:這藥方治療思慮過多、難以決策,導致肝膽虛弱,氣向上衝而口苦的症狀。
藥方組成:黃芩(去除腐朽部分)、甘草(炙過)、人參(各一錢)、官桂(五分)、苦參、茯神(各三分)、遠志(七分)。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水一碗半煎至一碗,溫服。
柴胡地骨皮湯:這藥方治療膀胱的熱邪傳到小腸,導致腸胃不通暢,向上表現為口腔潰瘍、生瘡、潰爛,心胃有熱,消化不良等症狀。
藥方組成:柴胡、地骨皮(各等份)。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五錢,加水一碗半煎至一碗,飯後溫服。如果病人病情比較嚴重,可以加大黃和朴硝來通便。
龍膽湯:這藥方治療因熱引起的口苦,這種病症稱為膽癉。
藥方組成:龍膽草、黃連(各四分)、人參、天門冬、知母、黃芩(各七分)、柴胡(一錢)、山梔子、麥門冬、五味子、甘草(各五分)。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五錢,加水一碗半煎至七分,不拘時間溫服。
玄參散:這藥方治療滿口和舌頭生瘡,甚至連牙齦都潰爛疼痛的症狀。
藥方組成:玄參、升麻、獨活、麥門冬(去心)、黃芩、黃柏、大黃(炒過)、梔子仁、前胡、犀角屑、甘草(炙過。各三分)。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五錢,加水一碗半煎至五分,不拘時間溫服。
升麻煎:這藥方治療膀胱有熱無法消除,導致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
藥方組成:升麻、玄參、射干(各四兩)、大青、黃柏(各三兩)、薔薇根白皮(四兩)。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水七升煮至一升半,去渣後加入蜂蜜,再稍微煮沸,放涼後慢慢吞服。
升麻散:這藥方治療心脾有熱,導致口舌破裂生瘡的症狀。
藥方組成:升麻、玄參、川芎、生地黃(用酒洗過)、麥門冬(去心。各五錢),大黃、赤芍藥、黃連、枯黃芩、甘草(烘乾。各三錢)。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五錢,用生薑和紅棗煎湯服用,飯後服用。
生地黃膏:這藥方治療口舌生瘡腫痛。
藥方組成:生地黃、藍青葉(各等份)。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加入蜂蜜搗爛成泥,每次取五錢,用井水煎煮,飯後服用。
增損如聖散:這藥方治療上焦有熱積聚,導致口舌生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