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五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四 (1)

1. 背痛敘論

背痛連腰脊強者,此為太陽經風寒也。經曰: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血脈泣、脈位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若背脹而痛者,捶打稍愈,痰滯氣虛,捶散而行之少愈,宜疏痰散氣。若風熱乘肺,手太陰肺經氣鬱甚不行,病則頰頷腫,頸、肩、臑、肘、臂外後廉痛,汗出小便缺欠者,皆風熱乘肺也,小便遺失者,皆肺金虛也。

白話文:

背部連帶腰椎脊柱僵硬疼痛,這是太陽經受到風寒侵襲的緣故。《黃帝內經》說過:寒氣侵入背部經脈,會導致血脈運行不暢、脈象虛弱,血虛就會產生疼痛,因為背部的穴位與心臟相連,所以會互相牽引導致疼痛,按壓後感到發熱,發熱後疼痛就會減輕。如果背部脹痛,捶打後稍微好轉,這是因為痰液阻滯、氣虛,捶打可以幫助痰液和氣散開,疼痛就會減輕一些,應該用疏通痰液、疏散氣機的方法治療。如果是風熱侵犯肺部,手太陰肺經的氣機鬱滯不通,就會導致臉頰和下巴腫脹,頸部、肩部、上臂、肘部、前臂外側後邊等部位疼痛,還會出現出汗、小便減少等症狀,這些都是風熱侵犯肺部的表現,如果小便失禁,則是肺金虧虛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