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1)

1. 藥方

(《本事》)木瓜煎,治筋項強不得轉移。

宣州木瓜(二個,取蓋去穰),沒藥(一兩),乳香(一分)

上二味納木瓜中,用蓋子合了,竹籤釘之,飯上蒸三四次,爛,研成膏子,每服三五錢,地黃酒化下生地黃汁半盞,無灰酒和之,八分一盞,燒暖化膏。有人患此病,日午後發,黃昏時定。予曰:此病必先從足起,經言足十二經絡,惟足太陽之筋從足至項。

椒附散,治腎氣上攻,項背不能轉移。

大附子(一枚六錢以上者,炮,去皮臍,為末用),

上每服二錢,好川椒廿五粒,用白麵填滿,水盞半,姜七片,煎七分,去椒入鹽通口服。

一人筋痛連及背胛不可轉,服諸藥不效,予憶《千金方》有腎氣攻背強一病,用前方頓瘥。蓋腎氣上攻不得通,用椒下達以歸經,自能安矣。

養神湯,治精神短少不得臥,項筋腫急腹難伸。

黃耆(一錢),人參(三分),甘草(七分),白朮(三錢),柴胡,升麻(各四錢),當歸(五分),蒼朮(五分),川芎(三分),半夏(七分),大麥面(五分),木香(一分),黃芩(酒炒,二錢),陳皮(一分),黃連(五分),黃柏(三錢)

上咀,每服五錢,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時稍熱服。

白話文:

藥方

木瓜煎,治療脖子僵硬,無法轉動。

選用宣州木瓜兩個(取開頂部,挖去裡面的籽瓤),沒藥一兩,乳香一分。

將沒藥和乳香放入木瓜中,蓋回頂部,用竹籤固定。放在飯鍋上蒸三到四次,直到木瓜軟爛。然後搗成膏狀,每次服用三到五錢,用生地黃汁(半盞)加入地黃酒調和服用,若沒有地黃酒,則用無灰酒(八分滿)加熱調和膏藥服用。曾有人患此病,在每天下午發作,黃昏時會好轉。我認為:這病一定是從腳開始的,因為經絡說足部的十二條經絡中,只有足太陽經的筋脈是從腳連到脖子的。

椒附散,治療腎氣上衝,導致脖子和背部僵硬,無法轉動。

選用大附子一枚(六錢以上,炮製後去除外皮和臍部,研磨成粉末使用)。

每次服用二錢附子粉,加入川椒二十五粒,用白麵填滿容器,加水半盞,生薑七片,煮至七分。取出川椒,加入少許鹽,一次喝完。曾有一人筋骨疼痛,連及背部,無法轉動,服用多種藥物無效。我想到《千金方》中有腎氣上衝導致背部僵硬的病症,使用此方後立即痊癒。因為腎氣上衝無法暢通,用川椒往下引導使其回歸經絡,自然就能痊癒。

養神湯,治療精神不佳,無法入睡,脖子筋腫脹僵硬,腹部難以伸展。

黃耆一錢、人參三分、甘草七分、白朮三錢、柴胡四錢、升麻四錢、當歸五分、蒼朮五分、川芎三分、半夏七分、大麥麵五分、木香一分、黃芩(酒炒)二錢、陳皮一分、黃連五分、黃柏三錢。

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取五錢,加水兩盞,生薑三片,煮至八分,不論時間,稍微加熱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