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五十二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二 (9)

1. 強中消渴證

忍冬丸,治渴疾愈後,預防疽發。

忍冬草(不以多少,根莖花葉皆可用,一名金銀花,一名左纏藤,洗浮用)

上用米麴酒於瓶內浸,以糠火煨一宿,取出曬乾,入甘草少許,為末,即以所浸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酒飲任下。一方以忍冬草煎服。此藤凌冬、不調,三月開花五出,黃白相間,微香。《外科精要》:不犯鐵器,將煮酒久窨取服,治一切風疾,癰疽惡毒,仍可治五腫、飛屍、五痔、諸漏,並能止渴,真奇效。

白話文:

忍冬丸,可以治療口渴的疾病,在痊癒後,還能預防疔瘡的發生。

忍冬草(用量不限,根、莖、花、葉都可以用,又名金銀花,又名左纏藤,洗淨表面雜質後使用)。

將忍冬草用米麴酒浸泡在瓶子裡,用糠火煨烤一晚,取出曬乾,加入少許甘草,一起研磨成粉末,然後用浸泡過忍冬草的酒煮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到一百丸,用酒送服。另一種方法是用忍冬草煎煮後服用。這種藤蔓能耐過冬天,不凋零,三月開花,有五片花瓣,黃色和白色相間,帶有淡淡的香氣。《外科精要》記載:製作時不要接觸鐵器,將煮過的酒長時間密封發酵後服用,可以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疾病、癰瘡和惡性腫毒,還可以治療五種腫脹、飛屍病、五種痔瘡、各種漏管,並且能止渴,效果非常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