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九 (1)

1. 下劑

大承氣湯(方見傷寒門),治癲狂熱壅,大便秘結。

控涎丹(方見痰飲門),治痰迷心竅,狂言妄語,如有所見。

甘遂散,治癲癇及婦人心風邪祟。

甘遂(麵包煨,一錢)

用豬心取管血三條,和藥末,將心切開,將血藥入內縛定,溫紙包,煨焦研末,入硃砂二錢,分作四丸。

每服一丸,豬心煮湯下。

烏巴丸,治癲狂熱結,亂叫不止。

烏梅(五個),巴豆(五粒,去油成粉)

二味同研,粥丸如黍米大,硃砂為衣。大人三、五丸,臨臥白湯送。諒下三、四行,白粥止之。

白話文:

大承氣湯(藥方在傷寒門中可見),用來治療因為熱邪壅塞導致的癲狂,以及大便嚴重不通的情況。

控涎丹(藥方在痰飲門中可見),用來治療痰迷心竅,導致胡言亂語,好像看到鬼怪的症狀。

甘遂散,用來治療癲癇以及婦女因為心神受到風邪侵擾而產生的祟病。 甘遂(用麵包包裹後煨過,一錢) 取豬心,取出三條心管中的血,與藥粉混合。將豬心切開,把血藥放入其中,用線紮緊,用溫紙包好,煨烤至焦,研磨成粉末,加入二錢硃砂,分成四丸。 每次服用一丸,用煮豬心的湯送服。

烏巴丸,用來治療因為熱邪結聚導致的癲狂,以及胡亂叫喊不止的症狀。 烏梅(五個),巴豆(五粒,去掉油脂後磨成粉) 將這兩種藥材一同研磨,用粥做成如同黍米大小的藥丸,外層包覆硃砂。成人每次服用三到五丸,睡前用白開水送服。預計會腹瀉三、四次,用白粥來止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