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八 (4)
卷之四十八 (4)
1. 補血補陰諸劑
加味虎潛丸,治諸虛不足,腰腿疼痛,行步無力。壯元陽,滋腎水。
熟地黃(酒洗,八兩),黃柏(蜜炒褐色),人參,黃耆(蜜炙),當歸(酒洗),破故紙(炒),鎖陽(酒洗),龜板(酥炙),茯苓,杜仲(酥炙,斷絲)牛膝(酒洗),菟絲子(制),知母(酒炒),虎骨(酥炙。各二兩),山藥(炒),枸杞子(各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豬脊髓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鹽湯或酒任下,食乾物壓之。
滋陰大補丸,治同前。
牛膝(酒洗),山藥(各兩半),杜仲(制),巴戟(去心),山茱萸肉,肉蓯蓉(酒洗,新瓦焙乾),五味子,白茯苓,小茴香(炒),遠志(甘草同煮,去心。各一兩),石菖蒲,枸杞子(各半兩),熟地黃(二兩)
上為細末,紅棗肉和,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淡鹽湯或溫酒任下。與虎潛丸間服之佳,所謂補陰和陽,生血益精,潤肌膚,強筋骨,性味清而不寒,溫而不熱,非達造化之至微者,未足與議於斯也。
補腎丸
黃柏(制),龜板(酥炙),杜仲(制),牛膝(酒洗),陳皮(各二兩),乾薑(冬加五錢),五味子(五錢)
上為細末,薑汁糊丸,梧桐子大。酒下五十丸。
補天丸(以上俱丹溪方。)
紫河車(一具,製法見備錄)
上以前補腎丸藥末,同紫河車碾極細,酒糊為丸。或新取紫河車蒸熟搗爛,同前藥末為丸亦可。
(《金匱》)六味地黃丸,治腎經虛損,新久憔悴,盜汗發熱,五臟齊損,瘦弱虛煩,骨蒸痿弱,下血咯血等證。(一名腎氣丸。)
山茱萸肉,乾山藥(各四兩),澤瀉,牡丹皮,白茯苓(各三兩),熟地黃(八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湯下。
(《雜著》)補陰丸,治同前。
黃柏(制),知母(制。各三兩),枸杞子(一兩),鎖陽(酥炙,二兩),熟地黃(酒洗,五兩),五味子(一兩),龜板(制三兩),天門冬(去心)白芍藥(酒炒。各一兩),乾薑(炮,三錢,冬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入豬脊髓三條,和勻,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淡鹽湯送下,冬月溫酒下。加減法於後。
夢遺精滑加制牡蠣、白朮(各一兩)、山茱萸肉、椿根白皮(炒。各七錢)。有赤白濁加白朮、白茯苓(各二兩半)、山梔仁、黃連(各炒半兩)。腳膝軟弱無力加牛膝(酒洗,二兩)、虎骨(酥炙,二兩)、防已(酒洗)、木瓜(各半兩)。疝氣加蒼朮(鹽炒,兩半)、黃連(薑汁炒)、山梔仁(炒。
各六錢)、川芎(一兩)、吳茱萸(炮)、青皮(半兩)。脾胃虛弱,畏寒易泄加白朮(三兩)、陳皮(一兩)、乾薑(炮,七錢。)
白話文:
加味虎潛丸,主要治療各種虛弱不足,導致的腰腿疼痛、行走無力等症狀。它能增強陽氣,滋養腎陰。
藥物組成:熟地黃(用酒洗過,八兩),黃柏(用蜂蜜炒至褐色),人參,黃耆(用蜂蜜炙過),當歸(用酒洗過),破故紙(炒過),鎖陽(用酒洗過),龜板(用酥油炙過),茯苓,杜仲(用酥油炙過,去除絲狀物),牛膝(用酒洗過),菟絲子(炮製過),知母(用酒炒過),虎骨(用酥油炙過。各二兩),山藥(炒過),枸杞子(各二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和豬脊髓一起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六十丸,空腹時用鹽水或酒送服,之後吃些乾糧壓住藥性。
滋陰大補丸,主要治療的症狀與加味虎潛丸相同。
藥物組成:牛膝(用酒洗過),山藥(各兩半),杜仲(炮製過),巴戟天(去除內心),山茱萸肉,肉蓯蓉(用酒洗過,在新瓦片上烘乾),五味子,白茯苓,小茴香(炒過),遠志(與甘草同煮過,去除內心。各一兩),石菖蒲,枸杞子(各半兩),熟地黃(二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紅棗肉和煉製過的蜂蜜一起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時用淡鹽水或溫酒送服。與虎潛丸交替服用效果更佳,這款藥丸能夠滋陰補陽,生血益精,潤澤肌膚,強健筋骨,藥性平和不寒涼,溫和而不燥熱,不是對造化之理有深刻領悟的人,是無法理解其精妙之處的。
補腎丸
藥物組成:黃柏(炮製過),龜板(用酥油炙過),杜仲(炮製過),牛膝(用酒洗過),陳皮(各二兩),乾薑(冬天加五錢),五味子(五錢)。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薑汁糊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用酒送服五十丸。
補天丸(以上藥方皆出自朱丹溪的著作。)
藥物組成:紫河車(一具,製法見備錄)。
製法:將之前的補腎丸藥末,與紫河車一起研磨至極細,用酒糊做成藥丸。或者將新鮮的紫河車蒸熟搗爛,與之前的藥末一起做成藥丸也可以。
六味地黃丸(出自《金匱要略》),主要治療腎經虛損,無論是新病還是久病導致的憔悴、盜汗發熱、五臟俱損、身體瘦弱虛煩、骨蒸痿弱、下血咯血等症狀。(也叫做腎氣丸。)
藥物組成:山茱萸肉,乾山藥(各四兩),澤瀉,牡丹皮,白茯苓(各三兩),熟地黃(八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時用白開水送服。
補陰丸(出自《雜著》),主要治療的症狀與六味地黃丸相同。
藥物組成:黃柏(炮製過),知母(炮製過。各三兩),枸杞子(一兩),鎖陽(用酥油炙過,二兩),熟地黃(用酒洗過,五兩),五味子(一兩),龜板(炮製過,三兩),天門冬(去除內心),白芍藥(用酒炒過。各一兩),乾薑(炮製過,三錢,冬天用五錢)。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和三條豬脊髓混合均勻,做成大小如梧桐子的藥丸。每次服用八十丸,空腹時用淡鹽水送服,冬天用溫酒送服。下方有加減藥物的方法。
對於遺精滑泄的症狀,可以加入炮製過的牡蠣、白朮(各一兩)、山茱萸肉、椿根白皮(炒過。各七錢)。對於赤白帶下的症狀,可以加入白朮、白茯苓(各二兩半)、山梔仁、黃連(各炒過半兩)。對於腳膝軟弱無力的症狀,可以加入牛膝(用酒洗過,二兩)、虎骨(用酥油炙過,二兩)、防己(用酒洗過)、木瓜(各半兩)。對於疝氣的症狀,可以加入蒼朮(用鹽炒過,兩半)、黃連(用薑汁炒過)、山梔仁(炒過。各六錢)、川芎(一兩)、吳茱萸(炮製過)、青皮(半兩)。對於脾胃虛弱,怕冷易腹瀉的症狀,可以加入白朮(三兩)、陳皮(一兩)、乾薑(炮製過,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