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三十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五 (1)

1. 敘論

經曰:諸逆衝上,皆屬於火。又曰:諸病喘滿,皆屬於熱。又曰:諸嗽喘嘔,皆屬於上。又曰:諸氣膹郁,皆屬肺金。

痹論曰:肺痹者,煩滿喘而嘔。又曰:淫氣喘息,痹聚在肺。又曰: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

大奇篇曰:肺之壅喘而兩胠滿。

至真要大論篇曰:太陰司天,客勝則首面胕腫,呼吸氣喘。

陽明篇曰:邪入六腑則身熱,不得臥,上為喘呼。

《原病式》:火氣盛為夏熱,衰為冬寒。故寒病則氣衰而息微;病熱則氣甚而息粗。又寒為陰,主乎遲緩;熱火為陽,主乎急數。故寒則息遲氣微;熱則息數氣粗而為喘也。

白話文:

經文說:「各種氣逆上衝的狀況,都屬於火的病症。」又說:「各種喘氣、胸悶的病症,都屬於熱的病症。」還說:「各種咳嗽、氣喘、嘔吐的病症,都屬於向上衝的病症。」又說:「各種氣機鬱悶不暢的病症,都屬於肺金的病症。」

《痹論》說:「肺痹的病症,會煩躁、胸悶、氣喘而且嘔吐。」又說:「氣機過盛導致喘息,病邪聚集在肺。」還說:「腸痹的病症,會頻繁飲水但無法排出,中焦氣機紊亂導致喘氣爭促。」

《大奇篇》說:「肺氣壅塞導致氣喘,並且兩側脅肋脹滿。」

《至真要大論篇》說:「太陰主管天氣時,如果客氣過盛,就會導致頭面浮腫,呼吸氣喘。」

《陽明篇》說:「病邪侵入六腑,就會導致身體發熱,無法安睡,向上影響導致氣喘。」

《原病式》說:「火氣旺盛時為夏天炎熱,火氣衰退時為冬天寒冷。所以寒證病會導致氣息衰弱而微弱,熱證病會導致氣息旺盛而粗重。而且寒為陰,主導遲緩;熱火為陽,主導急促。所以寒證會導致呼吸遲緩、氣息微弱;熱證會導致呼吸急促、氣息粗重而產生氣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