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徹》~ 卷之四 (5)
卷之四 (5)
1. 妊娠論
一妊娠七八月。手太陰陽明脈養之。太陰陽明屬金。主氣。八珍湯加黃芩阿膠杜仲之類。或入紫蘇陳皮以利其氣。
一妊娠九十月。足少陰太陽脈養之。此時受氣將足。宜預服達生散及獨參湯。補助真氣。胎自易產。人參補肺氣。金生水而少陰益得力矣。
一妊娠子煩。用麥冬知母茯苓黃芩。子腫。用五皮飲加白朮車前條芩枳殼。隨症加減。子嗽。用門冬紫菀桑皮知母桔梗竹茹。有血加阿膠。其外感嗽者。仍與解利。
一妊娠外感瘧痢。嘔吐泄瀉。俱用常法。但不可峻利。及損胎氣耳。
一妊娠七情所傷。及飢飽勞役。仍用補中歸脾逍遙等湯加減施治。
一妊娠轉胞小便不利。用升提兼補氣血。如肝經鬱熱。小柴胡湯加山梔生地木通。如子宮下脫。亦屬肝火。兼升兼清。乃效。
一婦人素有虛寒。即懷娠不可寒涼者。仍須溫補。或過服寒涼。恣啖生冷而成病者。亦須以熱藥挽之。不得拘於常例也。
半夏湯,治妊娠阻惡不食。
半夏(一錢湯泡七次),茯苓(一錢),紫厚朴(五分薑製),炙甘草(三分),廣皮(一錢)
(內熱)條芩(一錢),(胃寒)藿香(一錢),(或加)人參(一錢)
竹茹一團。姜三片。熟砂仁末七分。水煎。
束胎丸
白朮,條芩,廣皮
各等分。為末。水發丸。虛者人參湯下。多怒者砂仁湯下。
知母湯,治子煩。
知母(一錢),麥門冬(一錢),竹茹(一團),廣皮(七分),炙甘草(三分),茯苓(一錢)
燈芯二十根。姜一片。水煎。
紫菀湯,治子嗽。
紫菀茸(一錢),桑白皮(一錢),桔梗(七分),麥門冬(一錢),前胡(六分),茯苓(一錢),廣陳皮(七分),炙甘草(三分),阿膠珠(一錢)
姜一片。水煎。
黃芩湯,治子懸。
黃芩,香附(便制)
各等分。為末。水調二錢服。
大腹皮湯,治子腫。
大腹皮(一錢五分),桑白皮(蜜炒一錢),生薑皮(五分),茯苓皮(一錢半),廣陳皮(一錢),白朮(土炒一錢),條芩(七分),車前子(二錢焙研),木瓜(七分)
大棗二枚。水煎。
八珍湯,六七八月。用此養胎。
人參(一錢),白朮(一錢土炒),條芩(一錢),阿膠(二錢蛤粉炒),廣皮(一錢),當歸(一錢),杜仲(一錢鹽水炒),白芍藥(一錢酒炒),茯苓(一錢),炙甘草(三分),撫芎(三分),香附(一錢酒炒)
加砂仁末五分。姜一片。水煎。
達生散
大腹皮(三錢),人參,陳皮(各半錢),白朮(土炒),當歸(各一錢),白芍藥(一錢酒炒),炙甘草(三分),紫蘇(五分),白朮(土炒),當歸(各一錢)
上作一服。入青蔥五葉。黃楊腦七個。或加枳殼砂仁。以水煎。食後服。於八九個月內服十數帖。甚得力。夏月。加黃芩。春月。加川芎。氣虛。加參朮。氣實。倍香附陳皮。血虛。加當歸熟地。形實。倍紫蘇。性急。加黃芩。有熱。加生地。有痰。加半夏。食積。加山楂。別有他症。以意消息。
白話文:
妊娠七八個月時,要用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的氣血來養護胎兒。因為這兩條經脈屬金,主管氣的運行。可以使用八珍湯,並加入黃芩、阿膠、杜仲等藥材,或者加入紫蘇、陳皮來疏理氣機。
妊娠九、十個月時,要用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膀胱經的氣血來養護胎兒。這時胎兒的氣血已經充足,適合提前服用達生散和獨參湯來補益真氣,幫助順利生產。人參可以補益肺氣,肺屬金,金生水,可以加強腎經的氣血。
如果孕婦出現煩躁不安,可以用麥冬、知母、茯苓、黃芩來治療。如果孕婦出現水腫,可以用五皮飲,並加入白朮、車前子、黃芩、枳殼等藥材,並根據具體症狀加減藥材。如果孕婦出現咳嗽,可以用麥冬、紫菀、桑白皮、知母、桔梗、竹茹等藥材,有出血的話可以加入阿膠。如果是外感引起的咳嗽,仍要用疏解外邪的藥物來治療。
如果孕婦出現外感瘧疾、痢疾、嘔吐、腹瀉等情況,都按照常規方法治療,但藥性不宜太過猛烈,以免損傷胎氣。
如果孕婦因情緒不佳或過度勞累而生病,仍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歸脾湯、逍遙散等藥方,根據具體情況加減藥材來治療。
如果孕婦出現轉胞(即小便不利),要用升提氣機兼補益氣血的方法治療。如果是肝經鬱熱引起的,可以用小柴胡湯,並加入山梔子、生地、木通等藥材。如果是子宮下垂,也屬於肝火的範疇,要用升提兼清熱的方法才能有效。
如果婦女平時體質虛寒,懷孕後就不宜使用寒涼藥物,仍需要用溫補的方法。如果因為過度服用寒涼藥物,或者恣意食用生冷食物而導致疾病,也要用溫熱藥物來挽救,不能拘泥於常規的治療方法。
半夏湯,可以治療孕期嘔吐、食慾不振。配方包括:半夏(用湯浸泡七次)、茯苓、紫厚朴(用薑汁炮製)、炙甘草、廣陳皮。如果是內熱,可以加入黃芩;如果是胃寒,可以加入藿香;或者加入人參。再加入竹茹、生薑、熟砂仁末,用水煎服。
束胎丸,配方包括:白朮、黃芩、廣陳皮。將上述藥材等份研成細末,用水調和成藥丸。體虛的人可以用人參湯送服,容易發怒的人可以用砂仁湯送服。
知母湯,可以治療孕婦煩躁。配方包括:知母、麥門冬、竹茹、廣陳皮、炙甘草、茯苓、燈心草、生薑,用水煎服。
紫菀湯,可以治療孕婦咳嗽。配方包括:紫菀茸、桑白皮、桔梗、麥門冬、前胡、茯苓、廣陳皮、炙甘草、阿膠珠,用水煎服。
黃芩湯,可以治療孕婦胎動不安。配方包括:黃芩、香附(用醋炮製),將上述藥材等份研成細末,用水調服。
大腹皮湯,可以治療孕婦水腫。配方包括:大腹皮、桑白皮(用蜂蜜炒)、生薑皮、茯苓皮、廣陳皮、白朮(用土炒)、黃芩、車前子(焙乾研末)、木瓜、大棗,用水煎服。
八珍湯,在妊娠六七八個月時服用,可以養護胎兒。配方包括:人參、白朮(用土炒)、黃芩、阿膠(用蛤粉炒)、廣陳皮、當歸、杜仲(用鹽水炒)、白芍藥(用酒炒)、茯苓、炙甘草、川芎、香附(用酒炒),並加入砂仁末、生薑,用水煎服。
達生散,配方包括:大腹皮、人參、陳皮、白朮(用土炒)、當歸、白芍藥(用酒炒)、炙甘草、紫蘇,將上述藥材混合成一劑,加入蔥白、黃楊腦,或加入枳殼、砂仁,用水煎服。在妊娠八九個月時服用十幾劑效果很好。夏天可以加入黃芩,春天可以加入川芎。氣虛可以加入人參、白朮,氣實可以加倍香附、陳皮,血虛可以加入當歸、熟地,體質強壯可以加倍紫蘇,性情急躁可以加入黃芩,有熱可以加入生地,有痰可以加入半夏,有積食可以加入山楂。如果有其他病症,可以根據情況酌情加減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