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

《古今醫徹》~ 卷之三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4)

1. 臀癰

臀者。足太陽經之所屬。太陽一經。從足走頭。行身之背。所統者大。風寒暑濕。其邪易感。何獨於道遠位僻之地。氣血之所不及周者。而發為癰。不知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兼之寒濕。外郁內凝。遂覺焮腫。究之起而不易成。成而不易潰。潰而不易斂。故其初時。

切戒升托。惟欲疏散。如羌獨活利其關節。當歸茯苓杜仲秦艽續斷等。活血通經。使不至於壅滯。外以蔥熨法。導引其氣。便可消散。非比上中諸部分氣血周到。可托可攻。臨是症者。幸毋好事喜功也。

治驗

一人年五旬。體肥嗜酒。偶因作勞。忽發寒熱。尻臀腫疼。余先與解散一劑。寒熱止而腫未消。按其脈則空軟不數。余曰。氣血雖阻。斷不成癰。用滋補中。佐行經絡藥。氣和血行。則自散也。二旬余果如常。

行經活血湯

羌活,獨活,當歸,牛膝,茯苓,秦艽(各一錢),熟地(二錢),杜仲(一錢半鹽水炒),紅花(五分)

加生薑一片。水煎。用二劑後。減羌活入酒炒續斷一錢。

白話文:

臀部這個地方,屬於足太陽經脈所經過的部位。太陽經從腳走到頭,循行於背部,所統管的範圍很廣。風寒暑濕這些邪氣很容易侵入,不只是因為臀部位置偏遠、氣血不容易到達才會長癰。要知道久坐會傷肌肉,久站會傷骨頭,久走會傷筋骨,再加上寒濕侵襲,外在鬱積、內在凝滯,就會感覺到紅腫熱痛。仔細探究,這種癰腫不容易形成,形成後不容易潰破,潰破後又不容易收口。所以,在剛開始的時候,千萬不要用托補的方法,而是要疏通散邪。像是羌活、獨活可以疏利關節,當歸、茯苓、杜仲、秦艽、續斷等藥可以活血通經,使氣血不至於壅塞停滯。外用蔥熨法,引導氣血運行,就能消散。這不像身體其他部位,氣血容易到達,可以用托補或攻伐的方法。遇到這種病症,希望大家不要急著求好、急著見效。

醫案驗例

有一個五十歲的男子,體型肥胖且愛喝酒,因為勞動而突然發冷發熱,臀部腫痛。我先給他服用解散邪氣的藥,寒熱止住了但腫脹沒消。按他的脈象是空虛軟弱而不快數。我說,這是氣血雖然阻滯,但還不會形成癰。用滋補中氣的藥,佐以疏通行經絡的藥,氣血調和運行,腫脹自然就會消散。二十多天後果然恢復正常。

疏通經絡活血湯

羌活、獨活、當歸、牛膝、茯苓、秦艽(各一錢),熟地(二錢),杜仲(一錢半,用鹽水炒過),紅花(五分)

加生薑一片,用水煎煮。服用兩劑後,減少羌活的用量,加入用酒炒過的續斷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