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玉尺》~ 卷六 (7)
卷六 (7)
1. 治婦女雜病方
補中益氣湯,治形神勞倦。或飲食失節。以致脾胃虛損。清氣下陷。發熱頭痛。四肢倦怠。心煩肌瘦。日漸羸弱。
人參,黃耆,白朮(各一錢),炙草(五分),當歸,陳皮(各七分),升麻,柴胡(各二分)
本方加生地、花粉。名加味補中益氣湯。
補肺湯,治勞嗽。五臟虧損。晡熱發熱。自汗盜汗。唾痰喘逆。
人參,黃耆,紫菀,五味子(各五分),熟地,桑皮(各一錢)
入蜜少許。食後服。
滋陰百補丸,治婦人勞傷氣血。諸虛百損。五勞七傷。陰陽不和。乍寒乍熱。心腹疼痛。不思飲食。尫羸無力。
香附(一片,用酒醋鹽童便各浸一分焙),益母草(半斤),當歸(六兩,酒洗),熟地(薑汁炒),川芎,白朮(各四兩),白芍(三兩),延胡索,人參,茯苓(各二兩),炙草(一兩)
蜜丸。空心下五六十丸。
附子理中湯,治真陽不足。飲食難化。大便不實。腸鳴腹痛。飲食畏寒。手足逆冷。
人參,白朮,炙草,乾薑,附子
等分。每咀片四錢。加姜十片煎。
十全大補湯,治婦人冷勞最妙。
人參,白朮,茯苓,炙草,當歸,白芍,川芎,熟地,黃耆,肉桂(各二錢)
逍遙散,治血虛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目昏重。心忡頰赤。口燥咽乾。發熱盜汗。減食嗜臥。及血熱相搏。月水不調。臍腹眼痛。寒熱如瘧。又主室女血弱陰虛。榮衛不和。痰嗽潮熱。肢體羸瘦。漸成骨蒸。
當歸(酒洗),白芍(酒炒),茯苓,柴胡(各一錢),炙草(五分)
加姜三片、薄荷少許。一方無薄荷。加麥冬二十粒。如熱甚。加丹皮、山梔。骨蒸。加知母、地骨皮。咳嗽。加五味子、紫菀。吐痰。加半夏、貝母、栝蔞仁。飲食不消。加山楂、神麯。發渴。加麥冬、花粉。胸中作熱。加黃連、山梔。心慌。加遠志、棗仁。吐血。加阿膠、生地、丹皮。
自汗。加黃耆、棗仁。久瀉。加炒黑乾薑。遍身痛。加羌活、防風、川芎。以利關節。手足顫掉。加防風、荊芥、薄荷。氣惱胸膈痞悶。加枳實、青皮、香附。怒氣傷肝。眼目昏花。加龍膽、黃連、山梔。小腹痛。加香附、延胡索。經閉不通。加桃仁、紅花、蘇木。左腹血塊。
加三稜、蓬朮、桃仁、紅花。右腹氣塊。加木香、檳榔。
白茯苓散,治產後蓐勞。頭目四肢疼痛。寒熱如瘧。
茯苓(一兩),四物湯(各五錢),黃耆(炙),人參,肉桂(各五錢)
先以水三盞。煮豬腰一對。姜三棗三。至二盞。煎藥。
黃耆丸,治蓐勞寒熱進退。頭目眩痛。骨節痠疼。氣力羸乏。
黃耆,鱉甲,當歸(各一兩),川芎,白芍,肉桂,川斷,肉蓯蓉,柏子仁,牛膝,沉香,枳殼(各七錢半),五味,熟地(各五錢)
白話文:
治療婦女雜病方
補中益氣湯,治療因為身體勞累、精神疲憊,或是飲食不規律,導致脾胃虛弱、功能下降,使清陽之氣下陷,出現發熱、頭痛、四肢無力、心煩、肌肉消瘦、身體日漸虛弱等症狀。
藥材組成:人參、黃耆、白朮(各三克),炙甘草(一點五克),當歸、陳皮(各二克),升麻、柴胡(各零點六克)
此方加入生地、花粉,稱為加味補中益氣湯。
補肺湯,治療因勞累引起的咳嗽、五臟虛損,出現午後發熱、自汗盜汗、咳痰、喘氣等症狀。
藥材組成:人參、黃耆、紫菀、五味子(各一點五克),熟地、桑白皮(各三克)
加入少量蜂蜜調和,飯後服用。
滋陰百補丸,治療婦女因勞損導致氣血虧虛、各種虛弱症狀,包括五勞七傷、陰陽失調、時冷時熱、心腹疼痛、食慾不振、身體虛弱無力等。
藥材組成:香附(一片,用酒、醋、鹽和童子尿各浸泡一部分後烘乾),益母草(三百克),當歸(一百八十克,用酒洗),熟地(用薑汁炒),川芎、白朮(各一百二十克),白芍(九十克),延胡索、人參、茯苓(各六十克),炙甘草(三十克)
用蜂蜜製成藥丸,空腹時服用五六十丸。
附子理中湯,治療體內陽氣不足,導致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腸鳴腹痛、怕冷、手腳冰涼等症狀。
藥材組成:人參、白朮、炙甘草、乾薑、附子
等量混合,每次取十五克,加生薑十片煎煮服用。
十全大補湯,治療婦女因虛寒勞累而引起的各種症狀,效果極佳。
藥材組成: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當歸、白芍、川芎、熟地、黃耆、肉桂(各六克)
逍遙散,治療因血虛勞累引起的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暈頭重、心慌臉紅、口乾咽燥、發熱盜汗、食慾不佳、嗜睡,以及血熱互搏導致的月經不調、臍腹眼痛、寒熱往來如瘧疾。也用於治療處女因氣血虛弱、陰虛火旺、營衛不和、痰多咳嗽、潮熱、身體消瘦、逐漸發展成骨蒸等症狀。
藥材組成:當歸(用酒洗)、白芍(用酒炒)、茯苓、柴胡(各三克),炙甘草(一點五克)
加入生薑三片、薄荷少許。另一種配方沒有薄荷,加入麥冬二十粒。若發熱嚴重,加入丹皮、山梔子;骨蒸,加入知母、地骨皮;咳嗽,加入五味子、紫菀;痰多,加入半夏、貝母、瓜蔞仁;消化不良,加入山楂、神麴;口渴,加入麥冬、花粉;胸中發熱,加入黃連、山梔子;心慌,加入遠志、酸棗仁;吐血,加入阿膠、生地、丹皮。
自汗,加入黃耆、酸棗仁;久瀉,加入炒黑的乾薑;全身疼痛,加入羌活、防風、川芎,以利關節;手腳顫抖,加入防風、荊芥、薄荷;氣惱胸悶,加入枳實、青皮、香附;怒氣傷肝、眼花,加入龍膽、黃連、山梔子;小腹痛,加入香附、延胡索;月經閉止不通,加入桃仁、紅花、蘇木;左腹有血塊,加入三稜、莪朮、桃仁、紅花;右腹有氣塊,加入木香、檳榔。
白茯苓散,治療產後因勞累導致頭痛、四肢疼痛、寒熱如瘧疾等症狀。
藥材組成:茯苓(三十克),四物湯(各十五克),炙黃耆(十五克),人參、肉桂(各十五克)
先用水三碗,煮豬腰子一對,加生薑三片、紅棗三顆,煮至剩兩碗,再用此水煎煮藥材。
黃耆丸,治療產後因勞累引起的寒熱交替、頭暈頭痛、骨節酸痛、氣力虛弱等症狀。
藥材組成:黃耆、鱉甲、當歸(各三十克),川芎、白芍、肉桂、川斷、肉蓯蓉、柏子仁、牛膝、沉香、枳殼(各二十二點五克),五味子、熟地(各十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