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玉尺》~ 卷六 (4)
卷六 (4)
1. 婦女雜病
若早治之。立消。有月經時悉是輕病者。到五六十歲無月經時。不可作輕易看也。其有未產而乳自出者。謂之乳泣。生子多不育。產後乳汁自出者。乃胃氣虛。宜服補藥止之。或治以漏蘆散亦可。以上皆不易作而難治之病也。此外若婦女氣盛於血。往往無子。且變生諸症。頭暈膈滿。
有所必至。抑氣散、異香四神丸。若血風體痛。寒熱盜汗。頰赤口乾。胸滿痰嗽。月水不調。臍腹㽲痛。瘕癖成塊。宜人參荊芥散。若風虛夢與鬼交。妄有所見。言語錯亂。宜伏神湯。若經水不調。血氣攻注。遂至腹脅疼痛。積聚成塊。宜神仙聚寶丹。若怒氣傷肝。不能藏血。
血失常經。以致肌膚手足間。俱有血線絡隱然可見。宜橘歸丸。則皆婦女之病所不可忽者。至於尋常雜病。與男子略同者。已詳雜病源流中。故可無贅。惟此種種。乃婦女所獨。因不憚條載而縷述之焉。
脈法,脈經曰。婦人疝瘕積聚。脈弦急者生。虛弱者死。又曰。少陰脈浮而緊。緊則疝瘕。半產而墮傷。浮則亡血。惡寒絕產。
虛勞原由症治,王肯堂曰。勞倦所傷。用補中益氣湯調治。乃暴病也。失治而有發熱潮熱。盜汗咳嗽諸症出焉。謂之虛勞。又復失治。而有皮聚毛落。飲食不為肌膚。骨髓中熱。經閉不行諸症出焉。謂之瘵骨蒸熱。至於傳屍勞。別自一種。其原不起於勞倦。其流至於滅門。
鰲按。婦女虛勞。多半由於經血。即有由勞倦者。亦必內傷脾胃。及於衝任之故。不與男子虛勞一般。
大全曰。婦人冷勞。即無熱虛勞也。由血氣不足。臟腑虛寒。以致臍腹冷痛。手足時寒。月經失常。飲食不省。或時嘔吐。惡寒發熱。骨節痠疼。肌膚羸瘦。面色蔞黃也。婦人熱勞。即有熱虛勞也。由心肺壅熱。傷於氣血。以致心神煩躁。頰赤頭疼。唇乾眼澀。口舌生瘡。神思困倦。
四肢壯熱。飲食無味。肢體痠疼。心忡盜汗。肌膚日瘦。或寒熱往來。當審其所因。調補氣血。其病自愈矣。又曰。婦人有瘵骨蒸熱。多因經行胎產。或飲食起居七情。重傷肝脾之所致。又有失於調攝。或過於攻伐而成。與男子治法。稍有不同。故方亦專治婦人。薛己曰。無熱虛勞。
有內外真寒。有內外真熱。有內真熱而外假寒。有內真寒而外假熱者。若飲食難化。大便不實。飲食畏寒。手足逆冷。面黃嘔吐。畏見風寒。此內外真寒之症也。宜用附子理中湯以回陽。八味丸以壯火。若飲食如常。大便堅實。胸腹痞脹。飲食喜冷。手足煩熱。面赤嘔吐。不畏風寒。
此內外真熱之症也。宜用黃連解毒湯以消陽。六味丸以壯水。若飲食如常。大便堅實。胸腹痞脹。飲食喜寒。手足逆冷。面黃嘔吐。畏見風寒。此內真熱而外假寒也。亦用解毒湯、六味丸。若飲食少思。大便不實。吞酸噯氣。胸腹痞滿。手足逆冷。面赤嘔吐。畏見風寒。此內真寒而外假熱也。
白話文:
如果婦女的疾病及早治療,很快就會痊癒。月經來潮時的病大多是輕微的,但到了五、六十歲停經時,就不可輕忽看待。如果未生產就分泌乳汁,稱為「乳泣」,這種情況通常不易生育。產後乳汁自行流出,是因為胃氣虛弱,應該服用補藥來止住,或是用漏蘆散治療也可以。以上這些都是不容易發生但難以治療的疾病。
此外,如果婦女的氣過盛於血,往往會不孕,還會產生各種症狀,例如頭暈、胸悶,這都是必然會發生的。可以用抑氣散、異香四神丸來治療。如果出現血虛風痛、忽冷忽熱、盜汗、臉頰發紅、口乾、胸悶、咳嗽、月經不調、肚臍腹部疼痛、形成腫塊等症狀,適合服用人參荊芥散。若因虛弱而夢到與鬼交合,看到虛幻景象,說話錯亂,可以用伏神湯。如果月經不調,血氣上衝導致腹部脅肋疼痛,形成腫塊,適合服用神仙聚寶丹。若是因怒氣傷肝,導致肝臟無法藏血,血液離開正常途徑,使皮膚手腳間出現血絲,可以用橘歸丸。這些都是婦女的疾病,不可忽略。至於其他常見的疾病,與男子大致相同,已經詳細記錄在《雜病源流》中,因此不再贅述。以上這些種種,都是婦女獨有的疾病,所以不厭其煩地詳細記載。
脈象判斷,《脈經》記載:「婦女的疝氣、腫塊等疾病,脈象弦而急的表示病情良好,虛弱的表示病情危險。」又說:「少陰脈浮而緊,緊脈表示有疝氣、腫塊、流產或損傷,浮脈表示失血、怕冷、難以生育。」
虛勞的病因和治療,王肯堂說:「因為勞累所傷,用補中益氣湯調理,這是急性病。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會出現發燒、潮熱、盜汗、咳嗽等症狀,稱為虛勞。如果再不治療,會出現皮膚乾燥、毛髮脫落、飲食不消化、骨髓發熱、停經等症狀,稱為瘵骨蒸熱。至於傳屍勞,是另一種不同的疾病,不是因為勞累所引起,但會導致全家滅亡。」
我認為,婦女的虛勞,多半是因為月經失調所引起,即使是因為勞累所導致,也一定會傷到脾胃,影響到衝任二脈,所以和男子的虛勞不同。
《大全》中說:「婦女的冷勞,就是沒有發熱的虛勞,是因為氣血不足、臟腑虛寒,導致肚臍腹部冷痛、手腳時常冰冷、月經失常、飲食沒有胃口,或是時常嘔吐、怕冷發熱、骨節痠痛、身體消瘦、面色萎黃。婦女的熱勞,就是有發熱的虛勞,是因為心肺鬱熱、傷到氣血,導致心神煩躁、臉頰發紅、頭痛、嘴唇乾裂、眼睛乾澀、口舌生瘡、精神困倦、四肢發熱、飲食沒有味道、肢體痠痛、心悸盜汗、身體日漸消瘦,或是忽冷忽熱,應該仔細檢查病因,調理氣血,病自然會好。又說,婦女的瘵骨蒸熱,多半是因為月經、懷孕生產,或是飲食起居、情緒波動,嚴重傷害到肝脾所導致。也有因為沒有好好調養,或是過度攻伐所造成,和男子的治療方法稍有不同,所以藥方也特別為婦女設計。」薛己說:「無熱的虛勞,有內外都是真寒的,有內外都是真熱的,有內裡真熱而外表假寒的,有內裡真寒而外表假熱的。如果飲食難以消化、大便稀溏、飲食怕冷、手腳冰冷、面色萎黃、嘔吐、怕冷,這是內外真寒的症狀,適合用附子理中湯來恢復陽氣,用八味丸來補火。如果飲食如常、大便結實、胸腹脹滿、飲食喜歡冷的、手腳煩熱、臉紅嘔吐、不怕冷,這是內外真熱的症狀,適合用黃連解毒湯來消除陽氣,用六味丸來滋養陰液。如果飲食如常、大便結實、胸腹脹滿、飲食喜歡冷、手腳冰冷、面色萎黃、嘔吐、怕冷,這是內裡真熱而外表假寒的症狀,也用解毒湯、六味丸。如果飲食沒有胃口、大便稀溏、反酸噯氣、胸腹脹滿、手腳冰冷、面色發紅、嘔吐、怕冷,這是內裡真寒而外表假熱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