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婦科玉尺》~ 卷四 (8)

回本書目錄

卷四 (8)

1. 產後

產後用藥,孫思邈曰。婦人草蓐中傷風。四肢苦煩熱。頭疼。與小柴胡。頭不疼。但煩。三物黃芩湯。產後虛羸。發寒熱。飲食少。腹脹等疾。增損柴胡湯。張從政曰。產後之疾。皆是敗血惡物。發作寒熱。臍腹撮痛。乳汁枯涸。食飲少減。醫者不察。便謂氣血俱虛。便用溫熱之劑。養血補虛。止作寒治。舉世皆然。競傳黑神散之屬。能治產後一十八症。非徒不愈。而經脈涸閉。前後淋閉。嘔吐咳嗽。凡百熱症生矣。若此誤死。不可勝計。曷若四物湯。與涼膈散。停對下之。利數行惡物俱盡。後服淡甘之劑自愈。又大產之後。心火未降。腎水未升。如黑神散補之。輕則危。甚則死。又備急丸。以巴豆、乾薑、大黃。三味蜜丸。亦是下藥。止可施於平素粗劣之人。若產後脹悶用之。不死則危。李杲曰。婦人分娩及半產漏下。昏冒不省。瞑目無知。蓋因血暴亡。心神無所養。心與包絡者。君火相火也。得血則安。亡血則危。火上熾故令人昏冒。火勝其肺。瞑目不省。是陰血暴去。不能鎮撫也。世醫多用滑石、甘草、石膏之類。乃辛甘大寒。能瀉氣中之熱。今血虧瀉氣。是陰虧瀉陽。使二者俱傷。反為不足虛勞之病也。惟當補其血而升降之。則得血而養。神不昏矣。血暴下。是秋冬之令大旺。今舉而升之以助其陽。則目張。神不昏迷矣。其可誤用寒涼哉。朱震亨曰。或曰。初產之婦。好血已虧。瘀血尚留。黑神散非要藥歟。余曰。初產之婦。好血未必虧。瘀血未必積。臟腑未必寒。何以藥為。飲食起居。勤加調護。何病之有。誠有汗血。體怯而寒。與之數帖。亦自簡便。或有他病。當求病起何因。病在何經。氣病治氣。血病治血。寒者溫之。熱者清之。凝者行之。虛者補之。藥多者止之。何用妄製藥方。致令無病生病。彼黑神散者。用乾薑、當歸之濕熱。黑豆之甘。熟地之微寒。以補血之虛。佐以炒蒲黃之苦。以防出血之多。芍藥之酸寒。有收有散。以為四物之助。官桂之大辛熱以行滯氣。推凝血。和以甘草之緩。其為取用。似乎精密。然驅逐與補益。似難同方施治。設有性急者。形瘦者。本有怒火者。夏月坐蓐者。時屬火令。薑桂皆為禁藥。至於將護之法。尤為悖理。肉汁發陰經之火。易成內傷之病。胡為羊雞濃汁作糜。而又常服當歸丸。當歸建中湯。四順理中丸。雖是滋補。悉犯桂、附、乾薑僭熱之劑。臟腑無寒。何處消受。若夫兒之初生。母腹煩冤。便啖雞子。且吃火鹽。不思雞子難化火鹽發熱。輾轉為病。醫者不識。每指他病。率爾用藥。寧不誤人。余每見產婦之無疾者。必教以卻去黑神散。與夫雞子火鹽諸般肉食。且與白粥將理。間以些少石首鯗煮令甘淡食之。至半月後方與少肉。彼富貴之家。驕恣之婦。卒有白帶。頭風。氣痛。膈滿。痰逆。口乾。經水不調。發脫體熱。皆是陽勝陰虛之病。安知非此等謬妄啟之耶。若五積散之治產後余血作痛。以蒼朮為君。麻黃為臣。厚朴、枳殼為佐。雖有芍藥當歸之補血。僅及蒼朮三分之一。且其方中言婦人血氣不調。必腹撮痛。閉而不行。並宜服之。何不思產後之婦。有何寒耶。血氣未充。似難發汗。借曰推陳致新。藥性辛溫。豈可妄用麻黃之散。附以蒼朮、枳殼。虛而又虛。禍不旋踵。(此段專辨黑神散之非名論也)樓英曰。續命湯、大豆紫湯、舉輕古拜散。太陽厥陰藥也。邪實脈浮弦有力者固宜。產後血氣大虛之人。不宜輕發其表。但用防風當歸散治之為妙。虞摶曰。產後禁用酸寒。能伐生生之氣也。先哲制四物。以芎、歸之溫。佐以芍地之寒。是以寒溫適中。為婦人諸疾之妙劑也。或用於產後。必取白芍。以酒重複制炒。去其酸寒之毒。但存生血活血之能。胡為其不可也。薛己曰。腹痛發熱。或脹滿不食。水道滯澀。產後多有此症。薏苡仁湯。藥品和平。其功且速。

白話文:

產後用藥

孫思邈說,婦女產後如果感染風寒,出現四肢煩躁發熱、頭痛等症狀,可以服用小柴胡湯。如果頭不痛,只是煩躁,可以用三物黃芩湯。產後身體虛弱,發冷發熱、食慾不佳、腹脹等疾病,可以使用加減過的柴胡湯。

張從政認為,產後疾病多是因為殘留的惡血所致,會出現發冷發熱、腹部絞痛、乳汁減少、食慾不振等情況。有些醫生沒有仔細辨別病因,就認為是氣血虛弱,使用溫熱的藥物來補血補虛,只是針對發冷來治療,這是普遍的錯誤做法。很多人都宣傳黑神散可以治療產後十八種疾病,但實際上不僅治不好病,反而會導致經脈閉塞、小便困難、嘔吐咳嗽等各種熱性疾病,這樣錯誤治療導致死亡的案例不計其數。不如使用四物湯配合涼膈散,來排除體內的惡血,等到惡血排乾淨後,再服用一些清淡甘味的藥物就可以痊癒。此外,產後心火還沒降下去,腎水還沒升上來,如果使用黑神散來補養,輕則身體危險,重則可能死亡。還有一種急救藥丸,用巴豆、乾薑、大黃三種藥材加上蜂蜜製成,也屬於瀉藥,只適合平時身體比較強壯的人服用。如果產後腹脹用這種藥,不是死就是很危險。

李杲認為,婦女分娩或是流產後出現昏迷不省人事、眼睛閉著沒有知覺的狀況,是因為大量失血,心神沒有得到滋養。心和心包絡屬於君火和相火,有血滋養就會安定,如果失血就會危險。火氣旺盛所以會昏迷,火氣剋制肺部,就會眼睛閉著不醒人事。這是因為陰血大量流失,無法鎮靜火氣。世俗的醫生大多使用滑石、甘草、石膏等藥材,這些藥物屬於辛甘大寒,會瀉掉體內的熱氣。現在失血導致氣虛,又瀉掉氣,這等於陰虛又瀉掉陽氣,會讓身體更加虛弱,成為虛勞的疾病。應該要補血並調整升降,讓血能夠滋養身體,神志就不會昏迷。大量失血是在秋冬季節,陰氣旺盛,應該要將陽氣升發,就能夠睜開眼睛,神志不會昏迷,絕對不能誤用寒涼的藥物。

朱震亨說,有人認為,初產的婦女,好血已經虧損,還有瘀血殘留,黑神散是必要的藥物嗎?我認為,初產婦女的好血未必虧損,瘀血也未必積聚,臟腑也未必寒冷,為什麼要用藥呢?只要注意飲食起居,好好調養,哪裡會有疾病呢?如果真的有出汗、身體虛弱發冷的狀況,服用幾帖藥就好了。如果有其他疾病,應該找出病因,是哪個經脈出了問題,氣病就治療氣,血病就治療血,寒就用溫藥,熱就用清熱藥,阻塞就疏通,虛弱就補養,用藥過多就要停止,何必亂用藥方,導致沒病生病呢?黑神散使用乾薑、當歸的濕熱之性,黑豆的甘味,熟地的微寒之性,來補血虛,佐以炒蒲黃的苦味,來防止出血過多,芍藥的酸寒之性,有收斂也有發散的作用,作為四物湯的輔助,再用官桂的大辛熱之性來推動氣滯,消除凝血,並用甘草來緩和藥性。看起來藥性配合得非常精密,但驅逐和補益難以同時進行。如果遇到性子急的人、體型瘦的人、本來就有怒火的人、夏天坐月子的人,因為時節屬於火令,薑和桂都屬於禁忌的藥物。至於坐月子的調理方法,更是荒謬。肉湯會引發陰經的火氣,容易造成內傷的疾病。為什麼要用羊肉、雞肉濃汁來煮粥,又常常服用當歸丸、當歸建中湯、四順理中丸,這些雖然是滋補的藥物,但都犯了桂、附、乾薑等溫熱的藥性,如果臟腑沒有寒症,怎麼承受得住?如果嬰兒剛出生,母親腹部煩躁不安,就吃雞蛋,還吃用火烤過的鹽,卻沒想到雞蛋難以消化,火鹽會發熱,就會轉變成疾病。醫生如果不了解這些道理,常常會認為是其他疾病,隨便用藥,怎麼不會誤人呢?我常常看到產婦沒有疾病,一定會教他們不要吃黑神散,以及雞蛋、火鹽等各種肉類食物,只吃白粥調養,偶爾吃一些清淡的石首魚。半個月後才能開始吃少量肉。那些富貴人家,驕縱的婦女,常常會出現白帶、頭風、氣痛、胸膈脹滿、痰多、口乾、月經不調、掉頭髮、身體發熱等,這些都是因為陽氣過盛,陰氣虛弱的疾病,怎麼知道不是因為這些荒謬的調理方法引起的呢?至於五積散治療產後惡血造成的腹痛,以蒼朮為君藥,麻黃為臣藥,厚朴、枳殼為佐藥,雖然有芍藥、當歸的補血作用,也只有蒼朮的三分之一,而且這個方劑說婦女氣血不調,一定會腹部絞痛,阻塞不通,就適合服用。為什麼不想想產後的婦女,哪裡有寒氣呢?氣血還沒恢復,就很難發汗,即使說是要推動新陳代謝,藥性是辛溫的,怎麼可以隨便使用麻黃來發散,再加上蒼朮、枳殼,只會讓身體更加虛弱,禍患很快就會發生。(這段專門辨明黑神散的錯誤)

樓英說,續命湯、大豆紫湯、舉輕古拜散,都是治療太陽厥陰的藥物,如果邪氣盛實,脈象浮弦有力,使用這些藥物當然適合,但是產後氣血大虛的人,不適合隨便發散體表,最好使用防風當歸散來治療。

虞摶說,產後禁用酸寒的藥物,會傷害身體的生氣。先賢制定四物湯,用芎、歸的溫性,佐以芍藥、熟地的寒性,使寒溫適中,是治療婦女各種疾病的妙方。如果用在產後,一定要用白芍,用酒重複炒過,去除酸寒的毒性,只保留生血活血的功效,怎麼能說它不可以用呢?

薛己說,腹痛發熱,或是腹脹食慾不佳,小便不通暢,產後常常會有這些症狀。薏苡仁湯,藥性平和,而且效果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