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婦科玉尺》~ 卷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4)

1. 產後

產後四肢麻痹。皮膚搔癢不仁。皆血虛風襲之。宜逐邪四物湯。產後大驚恐而發寒熱。嘔吐痰盛。嘔即汗出。宜八珍湯加黃耆。小腹痛加桂。產後閃傷。腹痛。血崩。宜兼去瘀。宜五靈脂湯。或代赭石湯。產時穩婆誤損其尿胞。每致日夜淋瀝。宜參朮膏。以上皆由於外因者。

而又有兼內外因者。如產後風痿。經云。諸風痿弱。筋攣無力。血不足以養筋也。宜血風湯。有血弱氣虛多汗。風摶而成痓者。其症口噤。脊強反張。若汗出不止者死。宜大聖湯加川芎。產後咳嗽。有因惡露上攻。肺經受邪者。宜二母散。有感風咳嗽。由外邪。惡風寒發熱者。

宜參蘇飲。有產後血風感寒暑濕氣。咳嗽喘滿壅甚者。宜旋覆散。產後腳氣。熱悶氣上衝。若因平日感六淫之氣。今又因產後血氣不足。遂襲於足經。因乘虛而發也。宜獨活寄生湯。以上皆兼內外因者也。產後之病。其繁瑣累重若此。丹溪謂寧治十男子。莫治一婦人。正以此也。

至於生子有乳。乃天地化生自然之理。所謂有是子。則有所以養是子者。其或不行。皆由氣血虛弱。經絡不調所致。或產後乳脹疼痛。由年少之人。初經產乳。內有風熱也。須服清利藥則乳行。若累經產而無乳。亡津液故也。須服滋陰藥。若雖有乳。卻苦其少。須服通經藥。

並引以羹臛。蓋乳資於衝脈與胃經通也。此其大略也。其或產後血氣盛實而乳汁不通。宜通草散。其或婦人肥盛。氣脈壅滯而乳不通。又經絡凝滯。乳內脹痛。欲作癰腫。宜漏蘆散、秘傳湧泉散。其或乳汁不通。或乳房結硬疼痛。宜皂角散。其或氣血虛而乳不通。宜加味四物湯。

其或乳脈不行。身體壯熱疼痛。頭目昏痛。大便澀滯。宜玉露散。其或氣脈不足。經血衰弱。而乳汁澀少。宜通乳湯。皆當隨症而各與以藥。乃有乳汁自出者。是胃氣虛所致。宜止以補藥。若乳多溢滿急痛。溫帛熨之。但以漏蘆散亦可。有未產前而乳汁自出者。謂之乳泣。生子多不育。

此無藥可服。至如乳上外症。詳雜病中。茲不重載。

脈法,脈經曰。診婦人新生乳子脈。沉小滑者生。實大堅弦急者死。診婦人新生乳子。因得熱病。其脈。懸小。四肢溫者生。寒清者死。診婦人生產。因中風傷寒熱病。喘鳴而肩息實者。浮緩者生。小急者死。診婦人生產之後。寸口脈焱疾不調者死。沉微附骨不絕者生。脈訣曰。產後因得熱病臨。脈細四肢暖者生。脈大忽然肢逆冷。須知其死不留停。陳自明曰。新產之脈緩滑吉。實大弦急死來侵。若得沉重小者吉。忽若堅牢命不停。寸口澀疾不調死。沉細附骨不絕生。審看此後分明記。長鬚念此向心經。

產後脈症總論,仲景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痙。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鬱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產婦鬱冒。其脈微弱。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頭汗出。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大便堅。嘔不能食。小柴胡湯主之。又病解能食。七八日更發熱者。此謂胃實。大承氣湯主之。又產後腹中㽲痛。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又產後腹痛。煩滿。不得臥。枳實芍藥散主之。又產婦腹痛。法當以枳殼芍藥散。假令不愈。此為腹中有乾血著臍下。宜下瘀血湯。又產後七八日。無太陽症。少腹堅痛。此惡露不盡。不大便。煩躁發熱。切脈微實。再倍發熱。日晡時煩躁者。不食。食則譫語。至夜即愈。大承氣湯主之。熱在裡。結在膀胱也。又產後風。續續數十日不解。頭微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悶。乾嘔汗出。雖久。陽旦症續在耳。可與陽旦湯。又產後中風發熱。面正赤。喘而頭痛。竹葉湯主之。

白話文:

產後

產後四肢麻木、皮膚搔癢不仁,這些都是因為產後血虛,風邪侵襲所導致,應該用逐邪四物湯來治療。產後受到驚嚇而出現寒熱、嘔吐痰多,嘔吐後就出汗的情況,可以用八珍湯加上黃耆來治療,如果小腹痛就再加桂枝。產後因為閃傷導致腹痛、血崩,應該同時考慮去除瘀血,可以用五靈脂湯或是代赭石湯。生產時,如果接生婆不小心損傷產婦的膀胱,常常會導致產婦日夜小便淋漓不斷,可以用參朮膏來治療。以上這些都是外因造成的。

也有同時兼具內外因素的,比如產後出現風痿,醫書上說,各種風病導致肢體痿弱、筋脈攣縮無力,這是因為血不足以滋養筋脈,應該用血風湯來治療。如果體質虛弱、氣虛多汗,風邪侵入導致抽搐,症狀是口噤、脊椎僵硬向後彎曲,如果汗流不止就會有生命危險,應該用大聖湯加上川芎來治療。產後咳嗽,有的是因為惡露上攻,導致肺經受邪,應該用二母散來治療;有的是因為感受風邪導致的咳嗽,出現怕冷發熱,應該用參蘇飲來治療。還有產後因為血虛、感受風寒暑濕之氣,導致咳嗽喘滿嚴重的,可以用旋覆散來治療。產後腳氣,感到發熱、胸悶氣上衝,如果本來就容易感受六淫之氣,加上產後氣血不足,病邪就容易侵入足經,這是因為趁虛而入導致的,應該用獨活寄生湯來治療。以上這些都是兼有內外因素的。產後的疾病如此繁雜嚴重,所以古代名醫丹溪才說,寧可醫治十個男子,也不願意醫治一個婦人。

至於生孩子有乳汁,是天地化生自然的道理,所謂有了孩子,自然就會有養育孩子的方法。如果沒有乳汁,多半是由於氣血虛弱、經絡不暢所導致的。或是產後乳房脹痛,多半是因為年輕女性初次生產,體內有風熱,需要服用清熱利濕的藥物才能讓乳汁暢通。如果多次生產後沒有乳汁,是因為津液耗損的緣故,需要服用滋陰的藥物。如果乳汁雖然有,但是很少,就需要服用通經的藥物,並且搭配湯品服用,因為乳汁的產生和衝脈以及胃經的通暢有關。以上是一些大致的原則。如果產後氣血旺盛而乳汁不通,可以用通草散來治療。如果婦人肥胖,氣血運行不暢導致乳汁不通,加上經絡凝滯,乳房內脹痛,甚至要形成癰腫,可以用漏蘆散、秘傳湧泉散來治療。如果乳汁不通,或乳房結硬疼痛,可以用皂角散來治療。如果因為氣血虛弱導致乳汁不通,可以用加味四物湯來治療。如果乳脈不暢通,身體發熱疼痛,頭暈目眩,大便乾燥,可以用玉露散來治療。如果氣血不足,經血衰退,導致乳汁稀少,可以用通乳湯來治療。所有這些都需要根據不同的症狀來用藥,才能讓乳汁自然產生。如果是沒有哺乳,乳汁卻自動溢出,是胃氣虛弱所導致的,應該用補藥來止住。如果乳汁過多、脹滿疼痛,可以用溫熱的布敷在上面,也可以用漏蘆散來治療。如果在生產前乳汁就自行溢出,稱為乳泣,生下的孩子多半難以養育,這種情況沒有藥物可以治療。至於乳房上的其他外症,詳細記載在雜病中,這裡就不再重複敘述了。

脈法

《脈經》說,診斷剛生產完在哺乳的婦女的脈象,脈沉細而滑是好的,脈象實大、堅硬、弦急則是不好的。診斷剛生產完在哺乳的婦女,如果因為發熱而生病,脈象懸小、四肢溫熱是好的,如果身體發冷則是不好的。診斷婦女在生產的過程中,因為中風、傷寒、發熱等疾病導致喘鳴、呼吸急促,脈象堅實有力是好的,脈象浮緩是好的,脈象細急則是不好的。診斷婦女生產之後,如果寸口脈象紊亂、急促而不調和,是不好的,如果脈象沉微貼骨而連續不斷,則是好的。《脈訣》說,產後如果因為發熱而生病,脈象細小、四肢溫熱是好的,如果脈象變大、四肢突然發冷,就要知道情況不妙了。陳自明說,新產婦的脈象緩滑是好的,脈象實大弦急是不好的,如果脈象沉重微小是好的,如果脈象突然變得堅硬牢固,則有生命危險。寸口的脈象澀滯急促而不調和是不好的,如果脈象沉細貼骨而且連綿不斷,則是好的。仔細審視這些脈象並牢記在心,才能對症下藥。

產後脈症總論

張仲景說,新產婦人有三種常見的疾病:一是痙攣,二是昏迷,三是大便困難。為什麼會這樣呢?他說,新產婦人氣血虛弱,容易出汗,容易受風邪侵襲,所以會導致痙攣。因為失血又出汗,容易導致寒冷,所以會導致昏迷。因為津液耗損、胃腸乾燥,所以會導致大便困難。產婦昏迷,脈象虛弱,想嘔吐又吃不下東西,大便反而乾燥,但是頭部卻會出汗,這是因為氣血虛弱,導致氣機逆亂,氣機逆亂就會導致昏迷,昏迷想要恢復,必定會大量出汗。這是因為氣血虛弱,導致氣機下沉,陽氣上浮,所以頭部會出汗。產婦之所以容易出汗,是因為陰血虛弱,陽氣過盛,所以會出汗,等陰陽氣血恢復平衡,就會好轉。大便乾燥,想嘔吐又吃不下東西,可以用小柴胡湯來治療。如果病好轉後能吃東西,過了七八天又發熱,這是胃腸實熱,可以用大承氣湯來治療。如果產後腹中絞痛,可以用當歸生薑羊肉湯來治療。如果產後腹痛、煩躁、無法入睡,可以用枳實芍藥散來治療。如果產婦腹痛,本來應該用枳殼芍藥散治療,如果沒有好轉,是因為腹中有乾血積聚在肚臍下,應該用下瘀血湯來治療。如果產後七八天,沒有太陽病症,但是少腹堅硬疼痛,這是惡露沒有排乾淨,沒有大便,煩躁發熱,把脈微實,如果再發熱一倍,到了下午會煩躁不安,不想吃東西,吃了東西會胡言亂語,到了晚上就會好轉,可以用大承氣湯來治療,這是熱在體內,結在膀胱的緣故。如果產後受風,持續數十天都不好,頭部稍微疼痛,怕冷時常發熱,胸悶、乾嘔、出汗,即使時間久了,仍然是陽旦湯證,可以使用陽旦湯來治療。如果產後中風發熱,面色潮紅、氣喘、頭痛,可以用竹葉湯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