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玉尺》~ 卷四 (2)
卷四 (2)
1. 產後
多因血虛,只宜養血。其外感者,十之一二,即系外感,不可大發散,只宜和解。或陰分不足,憎寒壯熱,日輕夜重,宜四物湯加炭姜;微熱,加茯苓。或血虛發熱,而自汗心煩短氣,宜人參當歸散。或因乳蒸而發熱,宜四物湯加黃耆、花粉。或因收束骨節而發熱,此不必藥,只多服益母草湯足已。
產後兒枕腹痛,宜延胡索散。或身體壯熱,小腹有塊而痛,亦名兒枕,宜歸尾澤蘭湯、杏蘇散。或不發熱,但腹痛,或有塊,時起時沒,亦名兒枕,宜延胡索散、歸尾澤蘭湯。二症皆產後所常患,幾於十人而八九,調治之可也。產後心腹痛,則以敗血凝聚,氣上衝心之故,宜大岩蜜湯。
亦或七情相干,血與氣並而心疼,宜延胡索湯。亦或敗血攻刺心腹而疼,宜當歸失笑散。亦或寒氣相侵而腹疼,宜理中湯,吐加姜,小便不利加茯苓,腎氣動去朮。產後遍身疼痛,因氣血走動, 升降失常,留滯於關節間,筋脈引急,或手足拘攣,不能屈伸,故遍身肢節走痛。
宜趁痛散;若瘀血不盡,流於遍身,則肢節作痛,宜如神湯。產後頭痛,有由血虛所致者,其症朝輕暮重,時作時止,雖亦太陽巔頂痛,惟眉稜骨不痛,不可作外感治。若風寒頭痛,則無時間止,並眉稜骨痛耳。然雖屬風寒,亦宜以四物加減。或手足搐搦、咬牙,頭痛而昏冒者,
尤宜急治,宜先用四物湯加減,後用秦艽湯。有頭疼作嘔不食者,乃血虛火炎也,宜麥冬橘紅湯;如嘔止而頭痛,加天冬。產後腹痛嘔吐,由惡露下少,敗血乘虛散入於脾而為脹滿,胃受之則嘔吐也,宜抵聖湯。或腹脹嘔逆,為胃不和,宜桔梗半夏湯。或乾嘔不止,不思食,
為胃弱不和,宜和胃湯。產後腿痛,不能立久,而不進飲食,此脾陰不足之候,脾主四肢,故病下體也,宜石斛牛膝湯;甚則連腰臍腿胯俱痛,則又兼腎氣之不足矣,宜補骨四物湯。以上諸痛症,患之者雖不若寒熱兒枕痛之多,要皆為產後所常患者。此外則有由內因者,如產後不語,
因敗血上干於心,心氣閉塞,舌為心苗,故舌強不語,宜逐血補心湯。亦或痰氣壅滯,目閉不言,宜白礬湯吐之。亦或惡血攻心,欲死而不語,宜鬱金三錢,燒存性,醋調服之。產後浮腫,有因敗血蓄於五臟,循經流入四肢而化為水,因乘虛浮腫者,宜調經湯。有氣血大虛,
肢體浮者,不可利水,宜八珍湯。有浮腫而有水氣當利者,宜宣氣湯。產後怔忡驚悸,心血虛耗也,必睡不寧,宜養心湯、益榮湯;心氣虛耗亦然,宜茯苓湯。產後乍見鬼神,由血虛之極,敗血攻衝,邪淫於心,胡言亂語,如見鬼祟,非風邪也,宜調經散、妙香散。產後氣喘急,
下血過多,榮血暴竭,氣無所主,獨發於肺,故令喘,此孤陽絕陰,難治。若敗血停滯,上朝於肺,而亦作喘,宜奪命丹、固血湯。氣滯,亦作喘,宜蘇木湯。若自汗不止,飲湯即汗,為氣虛,亦作喘,宜蘇木湯加歸、地、黃耆;不效,宜補心,心主血,又汗為心液,故血耗而病汗也。
白話文:
產後多數是因血虛導致,應該以補養血液為主。產後感冒的情況只有十分之一二,即使是感冒,也不可使用強力的發散藥物,應以和解的方式處理。有時是陰分不足,出現畏寒發熱,白天輕微晚上嚴重的情況,宜服用四物湯加上炮薑。輕微發熱可加茯苓。或是因血虛發熱,同時伴有自汗、心煩、氣短,宜服用人參當歸散。也可能是因乳汁鬱積而發熱,宜服用四物湯加上黃耆、花粉。也可能是因為產後身體收縮骨節所引起的發熱,這類情況不需要用藥,多服用益母草湯即可。
產後子宮收縮引起的腹痛,宜服用延胡索散。或是身體發熱、小腹有腫塊且疼痛,也稱為子宮收縮引起的腹痛,宜服用歸尾澤蘭湯或杏蘇散。或是不發熱,但腹痛或有腫塊,時有時無,也稱為子宮收縮引起的腹痛,宜服用延胡索散或歸尾澤蘭湯。這兩種情況都是產後常見的問題,幾乎十個產婦中有八九個會遇到,經過調理是可以治好的。產後心腹痛,是因為惡露沒有排乾淨,積聚成塊,氣血上衝到心臟所致,宜服用大岩蜜湯。
也有可能是因為情緒波動,導致氣血並結而心痛,宜服用延胡索湯。也可能是惡露衝擊心腹而痛,宜服用當歸失笑散。也可能是寒氣侵入而腹痛,宜服用理中湯,嘔吐加生薑,小便不利加茯苓,腎氣不穩去白朮。產後全身疼痛,是因為氣血運行不暢,升降失常,停留在關節之間,導致筋脈拘急,或手足抽筋,不能彎曲伸展,因此全身肢節疼痛。
宜服用趁痛散。如果瘀血沒有排乾淨,流竄到全身,導致肢節疼痛,宜服用如神湯。產後頭痛,有因為血虛導致的,這種情況早上輕微晚上嚴重,時好時壞,雖然也是太陽穴和頭頂痛,但眉稜骨不會痛,不能當作外感來治療。如果是風寒引起的頭痛,則沒有時間上的變化,而且眉稜骨也會痛。但即使是風寒引起的頭痛,也宜服用四物湯加減。若手腳抽搐、咬牙、頭痛而昏迷,
更要緊急治療,宜先用四物湯加減,之後再用秦艽湯。有頭痛、作嘔、吃不下飯的,是血虛火旺引起的,宜服用麥冬橘紅湯,如果嘔吐停止但頭痛仍然存在,可加天冬。產後腹痛嘔吐,是因為惡露排出太少,惡露趁虛散入脾臟導致腹脹,胃部受影響則會嘔吐,宜服用抵聖湯。或是腹脹嘔逆,是胃部不和導致的,宜服用桔梗半夏湯。或是乾嘔不止,沒有食慾,是胃虛不和,宜服用和胃湯。產後腿痛,不能站立太久,而且食慾不振,這是脾陰不足的表現,脾主四肢,所以病在下肢,宜服用石斛牛膝湯。如果嚴重到連腰、肚臍、腿、胯都痛,則是兼有腎氣不足,宜服用補骨四物湯。以上各種疼痛症狀,雖然患病的人不如寒熱、子宮收縮引起的腹痛那麼多,但也是產後常見的問題。此外還有因為內在因素引起的,如產後不能說話,
是因為惡露上擾心臟,心氣閉塞,舌頭是心的外在表現,所以舌頭僵硬不能說話,宜服用逐血補心湯。或是痰氣阻塞,眼睛閉著不能說話,宜服用白礬湯吐出痰氣。或是惡露侵襲心臟,瀕臨死亡而不能說話,宜服用鬱金三錢,燒成灰,用醋調服。產後浮腫,有因為惡露積存在五臟,沿著經絡流入四肢而化成水,趁虛浮腫,宜服用調經湯。有氣血大虛,肢體浮腫的,不可利水,宜服用八珍湯。有浮腫且有水氣的,應當利水,宜服用宣氣湯。產後心悸,是心血虛耗的表現,必定會睡不安穩,宜服用養心湯或益榮湯。心氣虛耗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宜服用茯苓湯。產後突然看到鬼神,是因為血虛到極點,惡露衝擊,邪氣侵犯心臟,導致胡言亂語,像看到鬼怪,這不是風邪,宜服用調經散或妙香散。產後氣喘急促,
是因為下血過多,導致精血枯竭,氣失去依附,單獨發於肺部,所以會氣喘。這種情況是陰陽離絕,很難治療。如果是惡露停滯,上衝到肺部,也會導致氣喘,宜服用奪命丹或固血湯。氣滯也會導致氣喘,宜服用蘇木湯。如果自汗不止,喝湯後更加出汗,是氣虛導致的氣喘,宜服用蘇木湯加上當歸、地黃、黃耆。如果效果不好,應補心,因為心主血,而且汗是心液,所以血耗盡就會生病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