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婦科玉尺》~ 卷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5)

1. 臨產

死胎,陳自明曰。子死腹中。多因驚動太早。或觸犯禁忌。其血先下。胎乾涸而然也。須驗產母舌。若青黑。其胎死矣。當下之。用平胃散一兩。入朴硝五錢。水酒煎妙。又熱病至胎死。亦用前方效。郭稽中雲。母本患熱病。臟腑極熱。熏煮其胎致死。而用黑神散熱藥者。兒死身冷不能出。暖之即出也。劉完素曰。兒死腹中。及血暴下。胞幹不能產者。半夏湯。胞死不下。三一承氣湯調益元散五錢。或須臾再用油漿調益元散溫服。前後俱下而胎下。可活產母也。夫難產死胎不一。皆由風熱燥澀。緊斂結滯。產戶不得自然開通。故其症逆。脈弦數而澀。面赤或青。或變五色。腹滿急痛。喘悶。胎已不動者是也。手足溫而脈滑者。只為難產。但宜滑胎催生。慎不可下也。李梴曰。雙胎一死一生者。用蟹爪一盞。甘草二兩。東流水十盞。煎三盞。化阿膠三兩。分三服。則死者出。生者安。又曰。通下死胎。用霹靂丹、奪命丸。外用如聖膏塗足心。仍用催生藥。及通關散。吹鼻即下。

胞衣不下,郭稽中曰。胞衣不下。因氣力疲憊。不能努出。或血入衣中。脹大而不能下。致心胸脹痛喘急。速服奪命丹。血散脹消即下。牛膝湯亦效。亦有胎下力弱。不能更用氣力。產胞經停。遇風冷乘之。血道閉澀。故胞衣不下者。急取黑豆一合炒熱。入醋一大盞。煎三五沸。分三次溫服。陳自明曰。若腸出而氣虛不能入。補中益氣湯。或蓖麻子一兩研塗母頭頂心。即上。急洗之。胞不下。塗右足心。一下即洗去。緩則仍入。益母丸亦效。其血流胞下者。急用奪命丹、失笑散。以消瘀血。緩則不救。其元氣虛不能送者。腹中不脹痛。用保生無憂散。以補固元氣。

催生法,王肯堂曰。滑以流通滯澀。苦以驅逐閉塞。香以開竅逐血。氣滯者行氣。胞漿先破疲睏者固血。張介賓曰。所謂催生者。不過助其氣血而利導之。直待臨期。乃可用脫花煎。或滑胎煎。隨症加減主之。或經日久。產母困倦難生。俱宜服滑胎煎。以助氣血。令兒速生。其有氣虛無力。艱於傳送者。獨參湯隨多少接濟其力。皆為催生要法。若期未至。而妄用行氣導血等劑。亦猶宋人之揠苗耳。

臨產斟酌,保產要錄曰。一臨產時。最戒用力太早。(要緊)脈訣云。夜半覺痛應分娩。來朝日午定知生。由此言之。則身痛半日後(便不宜早用力)恰當產也。但產之難易。人各不同。時亦有異。(便不可執定半日痛之說)有素易產。素難產者。有先難後易。先易後難者。俱無一定。如臨產腹痛不生。非是難生。還是子未出胎產。母切勿懼怕。即一二日至三五日無妨。安心定氣。任其自然。勉強忍痛。(要著)進其飲食。(要著)要坐則坐。要行則行。要睡則睡。莫聽穩婆逼迫。用力太早。自己亦勿求速。旁人亦勿多言。驚慌恐懼以亂其心。時至自然分娩。一穩婆逼迫有二。有不知時候。惟恐後時者。有急完此家。復往他家者。極誤大事。一未產前幾個時辰。子亦要出產戶。轉身至手。被母用力一逼。即手先出。轉身至腳。母力一逼。即腳先出。橫生倒生。皆因錯於用力。其實無手足先出之理。但於將產時。穩婆以意推度。產婦以意審詳。必是臍腹痛急。腰間重痛。眼中如火。糞門迸急。胞水或血俱下。(要緊須令產母知之)此時子已出胎。產母方用努力。庶不誤事。如數徵未到。即半日一日不產。切不可老少驚惶。求神許願。(要緊)恐產母見之。必生憂慮。一有憂慮。自然膽怯力衰。飲食難進。亦不可憫其痛楚急欲離身。強之用力。(更要緊)用力太早。關係母子性命。可不畏哉。一有用力太早。致水衣先破。被風所吹。因而產戶腫脹。乾澀狹小。但從容俟之無妨。又有穩婆無知。或有意害人。私掏破水衣者。極要關防。一將產。最戒曲身眠臥。(八九月即宜戒之臨產尤要)蓋產母畏痛。多不肯直身行動。以致胎元轉身不順。兒將到產門。被母曲腰。遮閉再轉。又轉閉則必無力而不能動。決是難產。人見其不動。則為死胎。其實因無力。非死也。此時任有良方妙藥。不能令子有力而動。只要產母心安氣和。漸漸調理。可保無虞。又有胞水已下。子忽不動。停一二日三五日者。調治之外。切戒驚恐憂懼暴躁。蓋驚則神散。憂則氣結。躁暴則氣不順。血必妄行。多至昏悶。知此善調。自然無患。一將產時。須戒喧鬧。進飲食。蓋進飲食。則氣充膽壯。不致虛乏無力。戒喧鬧則專靜自安。不致疑懼惶惑。

白話文:

死胎

陳自明說,胎兒死在腹中,多半是因為太早受到驚嚇,或者觸犯了禁忌。通常會有出血的現象,然後胎兒會因為缺乏水分而乾枯。可以檢查產婦的舌頭,如果呈現青黑色,就表示胎兒已經死亡,這時必須將死胎取出。可以使用平胃散一兩,加入朴硝五錢,用水和酒一起煎煮服用,效果很好。另外,如果因為發熱疾病導致胎兒死亡,也可以使用這個藥方。郭稽中認為,母親本身患有熱病,臟腑過熱,將胎兒熏煮致死。如果使用黑神散之類的熱性藥物,反而會讓胎兒因為身體寒冷而無法順利產出,應該先將胎兒溫暖後再取出。劉完素說,胎兒死在腹中,或是突然大量出血,導致胞衣乾枯而無法生產時,可以使用半夏湯。如果胞衣死亡而無法產出,可以使用三一承氣湯,加入五錢益元散一同服用。或者,可以立刻用油漿調和益元散,溫熱後服用。前後併用可以順利將死胎產出,保全產婦的性命。難產和死胎的原因很多,多半是因為風熱乾燥,導致產道緊縮不通,無法自然打開。因此會有各種不適的症狀,例如脈搏弦數而澀,面色發紅或發青,或呈五種不正常的顏色,腹部脹滿、疼痛難忍,呼吸困難,胎兒停止活動等等。如果手腳溫暖,脈搏滑動,就只是難產,應該使用幫助滑胎的藥物來催生,千萬不能使用瀉下的藥物。李梴說,如果雙胞胎中一個死亡,另一個存活,可以使用蟹爪一盞,甘草二兩,加入東流水十盞,煎煮成三盞。再加入阿膠三兩融化,分成三次服用,可以讓死胎排出,保全活胎。他又說,要讓死胎排出,可以使用霹靂丹或奪命丸。外用如聖膏塗抹在腳心,並使用催生藥物以及通關散來吹入鼻孔,這樣就可以順利將死胎產出。

胞衣不下

郭稽中說,胞衣無法順利產出,是因為產婦氣力衰竭,無法使力將其推出,或是血液進入胞衣之中,使其膨脹而無法排出。這會導致胸口脹痛、呼吸急促,應該立即服用奪命丹,等血散去、脹痛消除,胞衣自然就會排出。牛膝湯也有效。另外,有些產婦是因為生產時用力不足,無法再使力,導致胞衣停留在體內。如果遇到風寒入侵,會使血道閉塞,導致胞衣無法順利排出。這時應該立刻將一合黑豆炒熱,加入一大碗醋,煎煮三五滾後,分三次溫熱服用。陳自明說,如果腸子脫出,而且因為氣虛無法收回,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或者,可以將一兩蓖麻子研磨後塗抹在產婦的頭頂中心,腸子就會自動收回,要立刻將藥物洗去。如果胞衣無法順利排出,可以塗抹在右腳心,胞衣就會立刻排出,要立刻將藥物洗去,不然胞衣又會跑回體內。益母丸也有幫助。如果是因為血液滯留在胞衣下,要立刻使用奪命丹或失笑散,來消除瘀血,如果延遲處理就無法挽救。如果因為元氣虛弱而無法將胞衣送出,腹部不會脹痛,可以使用保生無憂散,來補固元氣。

催生法

王肯堂說,使用滑潤的藥物來疏通產道阻塞,使用苦味的藥物來驅逐閉塞,使用芳香的藥物來開竅活血。如果是氣滯,就要使用行氣的藥物。如果是羊水先破,產婦疲憊,就要使用固血的藥物。張介賓說,所謂催生,不過是幫助氣血運行,使其順利生產。要等到生產的日期快到了,才可以使用脫花煎或滑胎煎,並根據情況增減藥物。如果產程過長,產婦疲憊難產,都應該服用滑胎煎,來幫助氣血運行,讓胎兒快速產出。如果產婦氣虛無力,難以使力生產,可以使用獨參湯來補充體力,這都是催生的重要方法。如果在還沒到預產期時,就妄用行氣活血的藥物,就如同宋朝人揠苗助長一樣,反而會適得其反。

臨產斟酌

《保產要錄》說:生產時,最忌諱太早用力(很重要)。《脈訣》說:「半夜感到疼痛表示應該要生產,到了隔天中午必定會生產。」由此可知,身體疼痛半天後(就不宜太早用力),才是生產的適當時機。但是生產的難易程度,每個人都不一樣,時間也不同(不能執著於疼痛半天這個說法)。有些人天生容易生產,有些人天生難產,有些人先難後易,有些人先易後難,都沒有一定的規律。如果臨產時腹痛卻沒有要生的跡象,並不是難產,而是胎兒還沒有準備好要出來。產婦千萬不要害怕,就算一兩天甚至三五天都沒有生產也沒關係,要安心定神,順其自然,不要勉強忍痛(很重要),要正常飲食(很重要),想坐就坐,想走就走,想睡就睡,不要聽信穩婆的催促,太早用力。自己也不要急著想趕快生產,旁邊的人也不要多說話,驚慌恐懼只會擾亂心緒。時候到了自然就會分娩。穩婆催促用力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懂生產時機,只怕生產時間拖太久;另一種是急著結束這家,趕去下一家,這樣會嚴重耽誤生產大事。在生產前的幾個時辰,胎兒也要移動到產道,調整姿勢。如果母親太早用力,就會導致胎兒的手或腳先出來。橫生或倒生,都是因為太早用力所導致,其實胎兒不可能手腳先出來。只要在快要生產的時候,穩婆用經驗判斷,產婦自己也仔細觀察,如果出現肚臍附近劇痛、腰部劇烈疼痛、眼睛發紅、肛門急迫想排便、羊水或血水流出(這點很重要,一定要讓產婦知道),這時胎兒已經要出來了,產婦才應該開始用力,這樣才不會耽誤生產。如果上述徵兆還沒出現,就算半天一天都還沒生產,也不要讓家裡的人驚慌,求神拜佛(很重要),產婦看到這些會更加憂慮。一旦憂慮,自然會膽怯力衰,食慾不振。也不要因為心疼產婦疼痛,就強迫她用力(更重要),太早用力會關係到母子的性命,不得不謹慎。有些人太早用力,導致羊水提前破裂,被風吹到,產道會腫脹、乾澀狹窄,只要從容等待就好。有些無知的穩婆,或是有意害人,會私自戳破羊水,要特別小心防範。快要生產時,最忌諱彎腰睡覺(懷孕八九個月就要開始注意,臨產時更要注意),因為產婦害怕疼痛,多半不肯挺直身體活動,導致胎兒無法順利轉身,快到產門時,又被母親彎腰的姿勢遮擋住,使得胎兒無法轉正,就會因為無力而無法移動,變成難產。人們看到胎兒不動,就會以為是死胎,其實是因為無力,不是真的死了。這時就算有良方妙藥,也無法讓胎兒有力量移動,只要產婦心情平靜,慢慢調理就好。有些人羊水已破,胎兒突然不動,停一兩天或三五天,除了調養之外,切記不要驚慌憂慮或暴躁,因為驚慌會導致精神渙散,憂慮會導致氣血鬱結,暴躁會導致氣血不順,容易產生昏厥。明白這些道理,好好調養,自然不會有問題。快要生產時,要避免喧鬧,並且要進食。進食可以補充體力,使膽氣充足,不致虛弱無力。避免喧鬧,則可以專心安靜,不致疑慮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