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婦科玉尺》~ 卷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

1. 胎前

有時腹但脹痛。抑猶輕已。宜桑皮湯加姜。至如娠將屆期。腹脅脹滿。心胸刺痛。宜壯氣四物湯。娠已月倍。臨期三日前。心腹脅肋疼痛。宜安胎四物飲。皆不可不藥。妊娠小腹痛。大概由胞絡虛。風寒相搏之故。宜紫蘇飲。雖或致病多端。而均以川芎為末酒調服。或芎、歸等分煎服。

無不解。不然痛甚。亦能動胎也。妊娠腰痛。最為緊要。蓋以胞胎繫於腰。故腰疼酸急。胞欲脫腎。必將產也。即不然。或因勞傷損動其經。宜小品苧根湯。或因冷氣襲腹。痛引於腰背。宜五加皮散。或因挫閃氣滯。宜通氣散。或因腎元虛損。宜青娥丸。或因怒動肝火,宜小柴胡湯加白朮、枳殼、山梔。

或因肝脾氣鬱。宜歸脾湯加柴胡、枳殼。或膀胱風邪乘襲。宜拔萃羌活湯。或因血熱血滯。宜四物湯加乳、沒、木香、黃柏、火麻仁。雖由來不同。若其痛不止。多動胎氣。大抵治法。總以固胎為主。通用千金保孕方。妊娠胎動不安。其由於本然者。衝任經虛。受胎不實也。

宜常服安胎散。其餘則皆外之所致。如素有內熱。以致內火旺盛。故不安也。宜安胎丸。如多勞乏。氣血虛不能榮養。故不安也。宜四物湯加通氣藥。如飲酒房勞過度。或損動。故不安也。宜安胎散。如誤觸擊。或因跌撲。腰腹疼痛。胎上搶心。去血腹痛。故不安也。宜阿膠耆艾丸。

如從高墜墮。或為重物所壓。觸動胎氣。腹痛下血。胃虛嘔逆。此等之症。皆能傷胎。故不安也。宜佛手散、從高墜下方。如忽有喜怒。氣宇不舒。傷於心肝。觸動血脈。故不安也。宜鉤藤湯。如平日膏粱奉養太過。氣不運動。或身肥累墜。故不安也。宜瘦胎散。妊娠誤服毒藥毒物。

故不安也。宜黑豆湯。或白扁豆子去皮研末米飲下。如因母病。薰灼其胎。故不安也。宜十聖散。如遇內外熱病。火熱侵胎。故不安也。宜伏龍散、護胎方。如舌青黑。腹冷指甲青。脹悶甚。口中糜臭。此胎死腹中。不但不安矣。宜平胃散加朴硝。酒下。或鹿角膠酒化服。使胎化為水。

以上皆胎前病之時有。不可不加意者。總之婦人月事。一月不通。六脈平和。或見吞酸惡食。或見微寒微熱。懶於舉動。胎也。若六脈中見有病脈。便非。若知已有胎。而噁心嘔吐。不思食。惟宜養血安胎。理氣健脾。此為要著。宜受娠和中湯。倘或胎不安。腰腹痛。食不甘。

必當安之。宜安胎飲。蓋胎之所以不安者。除一切外因。總由氣血虛。不能榮養胎元所致。故必用參補氣。當歸補血。亦或因內多邪熱。氣血沸騰。胎不寧養。故用黃芩以涼之。又胎繫於脾。脾虛蒂無所附。以至墮落。故用白朮、炙草以培之。至於陳皮、香附、蘇梗以理氣。

砂仁開胃理中。杜仲治腰痛。白芍和腹痛。內熱口渴則去砂仁而加麥冬。見紅則加生地、地榆。皆妊娠概治之法也。間有所謂鬼胎者。營衛虛損七情相干。妖魑精鬼。得入於臟。竟似懷胎。其狀卻顢頇如抱一甕。或寒熱面黃。或少食體倦。大約患此症者。肝脾必致兩傷。治法總以補元氣為主。

白話文:

懷孕初期,有時腹部會感到脹痛,但通常是輕微的,這種情況可以服用桑皮湯再加點生薑來緩解。如果到了懷孕後期,腹部和胸脅都脹滿,甚至感到心胸刺痛,這時應該服用壯氣四物湯。等到懷孕月份更久,大約在預產期前三天,如果出現心腹、胸脅疼痛,就要服用安胎四物飲,這些情況都不可輕忽,必須用藥治療。

懷孕期間小腹疼痛,大多是因為胞絡虛弱,受到風寒侵襲所導致,這時可以服用紫蘇飲。雖然可能引起多種病症,但通常都以川芎磨成粉末,用酒調服,或是用川芎、當歸等分煎服,都能有效緩解。如果沒有處理,疼痛加劇甚至可能導致流產。

懷孕期間腰痛是最重要的警訊,因為胎兒是繫在腰部,所以腰部痠痛、緊繃,表示胎兒可能快要脫離腎臟,即將生產。即使不是要生產,也可能是因為勞累損傷經絡所致,可以服用小品苧根湯。或是因為寒氣侵襲腹部,導致疼痛牽連到腰背,可以服用五加皮散。也可能是因為跌倒扭傷、氣滯,可以服用通氣散。也可能是腎元虛損,可以服用青娥丸。或是因為發怒動了肝火,可以服用小柴胡湯再加白朮、枳殼、山梔。

也可能是肝脾氣鬱悶,可以服用歸脾湯再加柴胡、枳殼。或是膀胱受到風邪侵襲,可以服用拔萃羌活湯。也可能是血熱或血滯,可以服用四物湯再加乳香、沒藥、木香、黃柏、火麻仁。雖然原因很多,但如果疼痛不止,大多會影響胎氣,所以治療原則是以安胎為主,可以服用千金保孕方。

如果懷孕後胎動不安,若是因為自身體質問題,像是衝任經脈虛弱,導致受孕不穩,平時就要服用安胎散。其餘的胎動不安,大多是外在因素導致。像是原本體內就有熱氣,導致內火旺盛,就會感到不安,可以服用安胎丸。或是因為過度勞累,導致氣血虛弱,無法滋養胎兒,也會感到不安,可以服用四物湯再加通氣藥。或是因為飲酒過度、性生活太頻繁,或是因為意外碰撞,也會感到不安,可以服用安胎散。或是因為誤觸、跌倒,導致腰腹疼痛、胎兒上衝到心口、出血腹痛,也會感到不安,可以服用阿膠耆艾丸。

或是從高處跌落,或是被重物壓到,導致胎氣動盪、腹痛出血、胃虛嘔吐,這些情況都會傷害到胎兒,導致不安,可以服用佛手散。從高處跌落,也要用這個方子。或是因為突然的喜怒哀樂,導致情緒不佳,傷到心肝,影響血脈,也會感到不安,可以服用鉤藤湯。或是因為平時吃太多高脂肪食物,導致氣血不通,或是因為身體肥胖,也會感到不安,可以服用瘦胎散。如果懷孕時誤食毒藥或毒物,也會感到不安,可以服用黑豆湯,或是用去皮的白扁豆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如果因為母親生病,導致胎兒受到影響,也會感到不安,可以服用十聖散。如果遇到內外熱病,導致火熱侵襲胎兒,也會感到不安,可以服用伏龍散、護胎方。如果孕婦出現舌頭青黑色、腹部冰冷、指甲發青、脹悶嚴重、口中腐爛臭味,這表示胎兒已經死在腹中,不只是不安而已,要服用平胃散再加朴硝,用酒送服,或是用鹿角膠化在酒中服用,讓胎兒化成水排出。

以上這些都是懷孕期間可能發生的狀況,必須特別留意。總之,婦女月經如果一個月沒來,六脈平和,或是出現噁心想吐、食慾不佳、稍微怕冷怕熱、懶得動等情況,就表示懷孕了。如果六脈出現病脈,就不是懷孕。如果知道自己懷孕,卻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不振,最重要的是要養血安胎、理氣健脾,可以服用受娠和中湯。如果胎兒不安穩、腰腹疼痛、吃不下東西,就必須安胎,可以服用安胎飲。

胎兒之所以不安穩,除了上述的外在因素,主要是因為氣血虛弱,無法滋養胎兒所導致,所以要用人參補氣、當歸補血。也可能是因為體內邪熱太多,導致氣血沸騰,胎兒無法安定,所以要用黃芩來清熱。另外,胎兒是繫在脾臟,脾虛則胎兒會因為沒有依附而掉落,所以要用白朮、炙甘草來培補脾臟。至於陳皮、香附、蘇梗則可以理氣,砂仁可以開胃理氣,杜仲可以治療腰痛,白芍可以緩解腹痛。如果內熱口渴,則要去除砂仁,改用麥冬。如果出現出血,則要加生地、地榆。這些都是懷孕期間通用的治療方法。

另外,還有一種所謂的鬼胎,是因為營衛虛損、七情干擾,導致妖魔鬼怪入侵體內,看起來像是懷孕,但外形卻臃腫笨重,像抱著一個甕,或是出現忽冷忽熱、面色發黃,或是食慾不振、身體疲倦。大約患上這種病症的人,肝脾一定會受傷,治療原則是以補元氣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