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婦科玉尺》~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卷二

2. 胎前

凡有胎者。貴衝任脈旺。元氣充足。則飲食如常。身體壯健。色澤不衰。而無病患相侵。血氣充實。可保十月滿足。分娩無虞。母子堅牢。何疾之有。若血氣不充。衝任脈虛。則經水愆期。豈能受孕。縱得孕而胞門子戶虛寒。亦受胎不實。或衝任脈虛而協熱。輕則胎動不安。

重則三五七月即墮。更加外感六淫。內傷七情。或飲食傷脾胃。或淫欲損真元。皆致疾之由也。故凡有胎者。以安為要。佐以養血順氣。蓋血有餘。則子得血而易長。故四物湯為要劑。若氣得順。則中氣舒轉。飲食加飧。母氣旺子氣亦旺。故須砂仁、香附以順氣。然血虛者。

四物加香、砂。氣虛者。即以四君加香、砂。古人治胎前。每將人參、砂仁同用。取其一補一順。補則氣旺而無墮胎之患。順則氣血通和而無難產之憂。良要法也。今舉胎前之症而縷述之。妊娠三月以來。心虛煩悶。名曰惡阻。宜人參橘皮湯、人參木瓜湯。亦有體困肢懶。或眩暈嗜臥。

噁心嘔吐。漿粥不入。甚至惡寒發熱者。宜丁術湯。或體肥惡阻。痰必盛。宜二陳湯加減。體瘦惡阻。火必多。宜二陳湯加山梔、連翹。總之。惡阻一症。古人以形病而脈不病別之。余則謂惡阻者。無不喜食酸物。不若以嗜酸別之為更明切。亦有平日氣血調和。臟腑榮暢。不患惡阻。

雖患亦甚輕甚暫者。又不可不知。妊娠三四月間。忽然失音不語。名曰子喑。此非藥可愈。待產子自愈。以胎氣上侵肺系及喉。雖喑而不為病也。妊娠四五月來。本君相二火養胎。平素有火。而胎熱氣逆。胎上湊心不安。胸膈脹滿。名曰子懸。宜子懸湯、紫蘇飲。妊娠五六月。

乃少陰君火以養精。六七月。乃少陽相火以養氣。平素有火之人。內外之火相感。而作煩躁悶亂不安者。名曰子煩。宜安神丸。妊娠五六月以來。浮腫如水氣者。名曰子腫。俗呼琉璃胎。宜防己湯。若面目腫如水。氣喘而短虛也。宜白朮散。亦有胎前浮腫。專由脾虛者。宜芍艾湯。

妊娠五六月間。腹大異常。胸膈脹滿。名曰胎水。此胞中蓄水也。若不早治。生子手足必然軟短。形體殘疾。或水下即死。宜鯉魚湯。妊娠七八月。忽然卒倒僵仆。不省人事。頃刻即醒。名曰兒暈。宜葛根湯。亦有因氣血兩虛而卒暈者。宜八珍湯。妊娠七八月以來。胎氣漸粗。

兩足浮腫。頭目不腫者。亦名子腫。與五六月間之腫各異。又名皺腳。宜健脾補氣。宜平胃散。若兩足腫。足趾間出黃水。乃水氣腫滿之故。宜天仙藤散。妊娠八九月。小便不通。蓋因氣弱不能舉胎。胎壅膀胱。水不能出。名曰轉胞。忌服利水之品。宜人參升麻湯。妊娠將臨月。

兩目失明。不見燈火。頭痛眩暈。腮頷腫。不能轉側。此肝經熱毒上攻。由過食炙煿火酒辛辣等物。名曰胎熱。宜消風散、天門冬飲。妊娠有三四月而墮者。有六七月而墮者。有屢孕屢墮者。由於氣血不充。名曰滑胎。宜固胎丸。以上皆按月可稽者也。其有妊娠經血不時而來者。

白話文:

凡是懷孕的人,重要的是沖脈和任脈要旺盛,元氣要充足。這樣一來,飲食就會像平常一樣,身體會很強健,氣色也會很好,不會有疾病侵擾。氣血充足,就能夠確保懷孕十個月順利,生產沒有危險,母子都會很健康,哪裡會有什麼疾病呢?如果氣血不足,沖脈和任脈虛弱,就會導致月經不正常,又怎麼能夠順利懷孕呢?即使懷孕了,也會因為胞門(子宮頸)和子戶(子宮)虛寒,導致胚胎不穩定,或是因為沖脈和任脈虛弱而有虛熱,輕則胎動不安,嚴重的話,三五七個月就會流產。再加上外感風寒暑濕燥火等六種邪氣,或是內傷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情,或是因為飲食傷了脾胃,或是因為性慾過度損耗了精元,這些都會導致疾病。

所以,凡是懷孕的人,最重要的是要安穩,並輔以養血順氣的藥物。血氣充足,胎兒就能夠得到血液的滋養而容易成長,所以四物湯是很重要的方劑。如果氣能夠順暢,中焦的氣機就能夠舒暢運轉,飲食也會增加,母親的氣血旺盛,胎兒的氣血也會跟著旺盛。因此需要使用砂仁、香附來順氣。如果是血虛的人,四物湯要加上香附、砂仁;如果是氣虛的人,則使用四君子湯加上香附、砂仁。古人治療懷孕時,常常將人參和砂仁一起使用,就是取其一個補氣、一個順氣的作用。補氣可以讓氣血旺盛,避免流產的危險;順氣可以讓氣血通暢平和,避免難產的擔憂,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治療方法。

現在列舉懷孕期間可能會出現的症狀,並且詳細說明:懷孕三個月左右,如果出現心虛煩悶,稱為「惡阻」,適合使用人參橘皮湯或是人參木瓜湯。也有些人會感到身體疲倦、肢體無力,或是頭暈想睡、噁心嘔吐、吃不下東西,甚至會怕冷發熱,這時候適合使用丁術湯。或是身體肥胖的人,惡阻時痰會很多,適合使用二陳湯加減。身體瘦弱的人,惡阻時火氣會比較大,適合使用二陳湯加上山梔子、連翹。總而言之,對於惡阻這個症狀,古人認為可以從「形病而脈不病」來分辨,而我認為,惡阻的人沒有不喜歡吃酸的,所以用嗜酸來分辨會更明確。也有些人平常氣血調和、臟腑功能正常,不會有惡阻,即使有,症狀也會很輕微而且時間很短,這點也要知道。

懷孕三四個月的時候,如果忽然失聲說不出話,稱為「子喑」,這個狀況並不是用藥可以治療的,要等到生產完自己就會好。這是因為胎氣上擾了肺部和喉嚨,雖然不能說話,但並不是疾病。懷孕四五個月的時候,君火(心火)和相火(肝火)會共同滋養胎兒。如果平常體內有火,加上胎熱之氣上逆,胎氣上衝導致心神不安,胸膈脹滿,稱為「子懸」,適合使用子懸湯或是紫蘇飲。懷孕五六個月時,是少陰君火滋養精氣;六七個月時,是少陽相火滋養氣血。如果平常體內有火的人,內火和外火相互影響,導致煩躁、悶亂不安,稱為「子煩」,適合使用安神丸。懷孕五六個月以後,如果出現像水腫一樣的浮腫,稱為「子腫」,俗稱「琉璃胎」,適合使用防己湯。如果臉部和眼睛腫得像水腫一樣,而且呼吸急促短淺,這是氣虛的表現,適合使用白朮散。也有懷孕時浮腫是因為脾虛引起的,適合使用芍艾湯。

懷孕五六個月的時候,腹部異常腫大,胸膈脹滿,稱為「胎水」,這是因為胞宮內積水。如果沒有及早治療,生出來的孩子手腳一定會軟弱短小,身體畸形殘疾,或是水腫消退後就會死亡,適合使用鯉魚湯。懷孕七八個月的時候,如果忽然昏倒,不省人事,過一會兒又會醒來,稱為「兒暈」,適合使用葛根湯。也有是因為氣血兩虛而昏倒的,適合使用八珍湯。懷孕七八個月以後,胎氣漸漸旺盛,兩腳浮腫,但是頭部和眼睛沒有腫,這也稱為「子腫」,和五六個月時的腫脹情況不同,又稱為「皺腳」,適合健脾補氣,可以使用平胃散。如果兩腳腫脹,腳趾之間流出黃色的水液,這是因為水氣腫脹的緣故,適合使用天仙藤散。懷孕八九個月的時候,如果出現小便不通,是因為氣虛無力舉胎,胎兒壓迫膀胱,導致水液排不出來,稱為「轉胞」,禁忌服用利水的藥物,適合使用人參升麻湯。懷孕快要生產的時候,如果兩眼失明,看不到燈光,頭痛眩暈,腮幫子腫脹,不能轉動身體,這是肝經熱毒上攻,因為吃了太多燒烤油炸、辛辣刺激的食物和酒造成的,稱為「胎熱」,適合使用消風散或是天門冬飲。懷孕三四個月就流產的,也有六七個月流產的,也有屢次懷孕都流產的,這些都是因為氣血不足,稱為「滑胎」,適合使用固胎丸。以上都是按照懷孕月份來分析的症狀。還有懷孕期間月經不時來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