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釋謎》~ 卷五 (16)
卷五 (16)
1. 諸病應用方
全蠍觀音散,
人參(一錢),蓮肉,神麯(各三分),茯苓(分半),白朮,黃耆,木香,扁豆,甘草(各二分),羌活,防風,天麻,全蠍(各一分)
此方治吐瀉後成慢驚風。亦治慢脾風。
定魄丸,
人參,琥珀,茯神,遠志,硃砂,天麻,石菖蒲,天冬,棗仁,甘草,等分。硃砂為衣。
此方治因驚發癇。
沉香天麻湯,
羌活(五分),獨活(四分),防風,天麻,半夏,炮附子(各三分),沉香,益智,炮川烏(各二分),姜梢,當歸,甘草(各一分半),姜三片煎。先灸兩蹺脈各七壯。
此方治因驚成癇發搐。痰涎壅塞。目多白睛。項背強急。喉中有聲。神思如癡。
三癇丹,
蜈蚣(一條),膽星(二錢),全蠍,防風,白附子,遠志,蘆薈,延胡索,硃砂(各一錢),麝香(一字),金銀箔(各三片),糊丸。薄荷湯下。梧子大一丸。
此方治急驚為癇。
十全丹,
陳皮,青皮,莪朮,川芎,白豆蔻,五靈脂,檳榔,蘆薈(各五錢),使君子,木香,蝦蟆,灰(各三錢),豬膽汁浸糕和丸。麻子大。米飲下二三十丸。
此方治丁奚哺露無辜壞症。
布袋丸,
夜明砂,使君子,蕪荑(各二兩),蘆薈,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各五錢),蒸餅丸彈子大。
每一丸。布袋盛。同精豬肉二兩煮。肉爛。提起藥掛風處陰乾。只用肉和汁與兒吃。次日又煮服。藥盡止。
此方治丁奚哺露無辜疳。
小兒清心丸,
人參,茯神,防風,硃砂,柴胡(各二錢),金箔(三十片),蜜丸。每一丸。竹瀝化下。
此方治諸熱。及驚熱煩躁。
牛黃奪命散,
白醜,黑醜(各取半生半熟頭末五錢),大黃(一兩),檳榔(二錢半),木香(錢半),輕粉(一字),每末一錢至二錢。蜜水調下。微利為度。一名一捻金。
此方治小兒肺脹胸滿。喘粗氣急。兩脅肩動。兩鼻竅張。痰涎潮塞。悶亂喘渴。死在旦夕者。
蔥豉湯,
蔥白,淡豆豉
此方主表散。
清燥救肺湯,
霜桑葉(三錢),炒杏仁(七分),麥冬(一錢二分),石膏(二錢五分),人參(七分),阿膠(八分),胡麻仁,甘草(各一錢),枇杷葉(一片),食遠服。
白話文:
諸病應用方
全蠍觀音散
人參(三克),蓮子肉,神曲(各二克),茯苓(一克半),白朮,黃耆,木香,扁豆,甘草(各一點二克),羌活,防風,天麻,全蠍(各零點六克)
這個方子治療吐瀉後引起的慢性驚風,也治療慢性脾虛引起的風證。
定魄丸
人參,琥珀,茯神,遠志,硃砂,天麻,石菖蒲,天冬,酸棗仁,甘草,等量磨成粉末。再用硃砂做外衣包覆藥丸。
這個方子治療因受驚嚇而引起的癲癇。
沉香天麻湯
羌活(一點五克),獨活(一點二克),防風,天麻,半夏,炮製過的附子(各零點九克),沉香,益智,炮製過的川烏(各零點六克),薑枝,當歸,甘草(各零點四五克)。加入三片生薑一起煎煮。先用艾灸在兩側腳踝的脈搏處各灸七壯。
這個方子治療因受驚嚇而引起的癲癇,出現抽搐,痰液阻塞,眼睛多見白眼球,脖子和背部僵硬,喉嚨有聲音,神智不清像發呆的情況。
三癇丹
蜈蚣(一條),膽星(六克),全蠍,防風,白附子,遠志,蘆薈,延胡索,硃砂(各三克),麝香(微量),金銀箔(各三片),將所有藥物磨成粉,用糊狀物做成藥丸。用薄荷湯送服,每次服用一顆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這個方子治療急性驚風引起的癲癇。
十全丹
陳皮,青皮,莪朮,川芎,白豆蔻,五靈脂,檳榔,蘆薈(各十五克),使君子,木香,蝦蟆灰(各九克),用豬膽汁浸泡糕點,然後將藥粉混合製作成藥丸,如麻子大小。用米湯送服,每次服用二三十顆。
這個方子治療嬰幼兒因腹瀉而引起的營養不良和各種病症。
布袋丸
夜明砂,使君子,蕪荑(各六十克),蘆薈,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各十五克),將所有藥物磨成粉,用蒸熟的餅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
每次服用一顆,用布袋裝好。與兩兩精瘦豬肉一起煮。等肉煮爛後,將藥袋取出掛在通風處陰乾。只給孩子吃肉和湯汁。第二天再次煮肉服用。直到藥物用完為止。
這個方子治療嬰幼兒因腹瀉而引起的營養不良性疾病。
小兒清心丸
人參,茯神,防風,硃砂,柴胡(各六克),金箔(三十片),將所有藥物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作成藥丸。每次服用一顆,用竹瀝送服。
這個方子治療各種熱症,以及因驚嚇發熱引起的煩躁不安。
牛黃奪命散
牽牛子(黑色和白色,取半生半熟的末端各十五克),大黃(三十克),檳榔(七點五克),木香(四點五克),輕粉(微量),每次服用三至六克。用蜂蜜水調服,以稍微腹瀉為度。也稱為一捻金。
這個方子治療小兒肺脹,胸悶,呼吸急促,兩側肋骨和肩膀都在動,兩個鼻孔張大,痰液阻塞,煩悶喘氣,病危在旦夕的情況。
蔥豉湯
蔥白,淡豆豉。
這個方子主要用於發散表邪。
清燥救肺湯
霜桑葉(九克),炒杏仁(二克),麥冬(三點六克),石膏(七點五克),人參(二點一克),阿膠(二點四克),胡麻仁,甘草(各三克),枇杷葉(一片)。空腹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