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臺玉案》~ 卷之六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6)

1. 疳積門

小兒疳症。大抵多是過食甘甜膠膩之物。停積於脾。不能消化。則變而為疳。疳者甘也。脾喜甘。而凡屬於甘者。其味皆屬於脾。從病從甘。故名曰疳。其症身體常熱。形容黃瘦。小便如泔。肚腹膨脹。毛髮黃䐈。臉多白印。噁心欲吐。飲食不為肌膚。或頭面頭上多生瘡癢而疳之大概有如此者。

此脾之症也。脾先受病。傳於他臟。故有五疳之名焉。在心則為驚疳。在肝則為風疳。在脾則為滾疳。在肺則為氣疳。在腎則為急疳。五疳分屬五臟。而其為病。亦未盡同悉而言之。則渾身壯熱。四肢無力。面黃臉赤。怕寒愛暖。口鼻乾燥者。因驚撲而成。所謂驚疳是也。搖頭揉鼻。

白話文:

小孩的疳症,大多是由於過度食用甜膩的食物,導致這些食物在脾臟積聚,無法被消化,進而引發疳症。疳字就是指這種情況,脾喜歡甜食,所以凡是甜的東西,味道都與脾有關,因此稱為疳。此症狀表現為身體經常感到熱,皮膚黃而瘦弱,尿液像米湯一樣,肚子脹大,毛髮黃而稀疏,臉上常有白色斑點,容易感到噁心,食物並不能被身體吸收,或者頭部、面部長出疹子和皮膚問題。這類問題大約就是這樣。

這是脾臟的問題,當脾臟首先生病,會傳染到其他器官,因此有五種不同類型的疳症。在心臟會引起驚厥性疳症,在肝臟會引發風性疳症,在脾臟則是滾動性疳症,在肺部則是氣性疳症,在腎臟則是急性的疳症。五種疳症分別對應著五個器官,但他們引起的病症並非完全相同。全身高熱,四肢乏力,臉色黃紅,畏寒喜暖,口鼻乾燥的,可能是因為受到驚嚇而造成的,也就是所謂的驚厥性疳症。還會有搖頭、揉鼻子的行為。

白膜縵眼。揩磨多淚。面有青色。體渾瘡癬。毛髮焦豎者。因感風而成。所謂風疳是也。食物難消。愛食泥土。腹大有筋頭髮松疏。喘息呵欠。無歡欲啼。痢多酸臭者。因傷食而成。所謂滾疳是也。多啼嗽逆。鼻頸生瘡。昏昏愛睡。體瘦腸滑。四肢軟弱。面色帶白。瀉濃吐血者。

因傷氣而成。所謂氣疳是也。瀉痢兼作吐逆。脫肛身體壯熱。手足偏冷。飲食不進者。病勢已急。所謂急疳是也。五疳之症。惟急疳為難療。以其腎氣不足。土來剋水故也。要而言之。總歸於脾。脾土一虛。則不能攝五臟之氣。故其位至於如此耳。

白話文:

['白膜縵眼',眼睛常常被白膜覆蓋且容易流淚。臉部有青色,全身布滿了疹子和癬塊。毛髮枯黃且直立,這是因為風邪所引起的,我們稱之為「風疳」。消化困難,喜歡吃泥土,腹部膨大且有筋脈突出,頭髮鬆散,喘息和打呵欠頻繁,沒有歡樂時會哭泣。經常拉肚子且有酸臭味,這是因為吃了不適合的食物所導致的,我們稱之為「滾疳」。經常哭鬧、咳嗽反胃,鼻孔和脖子長出疹子,昏昏欲睡,身體瘦弱且腸道滑膩,四肢軟弱無力,臉色蒼白。經常拉稀且吐血,這是因為氣體受損所引起的,我們稱之為「氣疳」。同時出現拉肚子和嘔吐的情況,肛門脫出,身體發熱,手腳偏冷,飲食無法進食,這表明病情已經很嚴重,我們稱之為「急疳」。五種疳病中,「急疳」是最難治療的,因為腎氣不足,土克水所致。總的來說,這些問題都歸結到脾臟,脾臟一旦虛弱,就不能控制五臟之氣,所以情況才會如此。']

2. 立方

保命丹,治諸般疳積神效。

大蟬(二隻剖開。砂仁。胡黃連。各五錢。裝入縫好。外以泥裹。煆紅取出。),皂角(二枚煆灰存性),蛤粉(三錢),麝香(三分),使君子肉(一兩)

上為末。以神麯打糊為丸。如粟米大。每服一錢。薑湯下。

肥兒丸,治疳積。肌肉消瘦。肚大筋青。飲食不思。或泄瀉口渴。

白話文:

【保命丹】,能對各種疳積有神奇的療效。

材料包括:大蟬兩隻(剖開),砂仁五錢,胡黃連五錢,先將這三種材料包裝好再縫合,然後外層用泥土包裹,燒到紅色後取出。接著加入皁角兩枚,燒成灰,保持其活性。蛤粉三錢,麝香三分,使君子肉一兩。

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以神麪調和成糊狀,製成丸子,大小如粟米。每次服用一錢,以薑湯送下。

【肥兒丸】,用於治療疳積,導致肌肉消瘦,肚子膨大,筋骨突出,對食物沒有興趣,或者出現腹瀉、口渴的情況。

黑蟬(以大者不拘幾隻。放深缸中。取糞坑內蛆淘淨。倒其缸內。任從自食。待五日瀉出糞水取起。倒掛陰乾。炙脆為末。三兩)

人參(一兩),白朮,砂仁,使君子肉,山楂肉(各一兩五錢),宣黃連,胡黃連,白茯苓蘆薈,蓮子(各八錢)

上為末。陳米糊為丸每服一錢。米飲化下。

雞肉丸,治疳癆壯熱。形體羸瘦。眼閉不開。四肢漸小肚腹漸大。

白話文:

黑蟬(不限數量,使用較大的即可。放入深缸中。取出蛆蟲,清洗乾淨,倒入缸中讓其自行食用。等待五天後瀝出糞水,取出晾乾,炒至脆硬,研磨成粉末,約需三兩)

人參(一兩),白朮,砂仁,使君子肉,山楂肉(各一兩五錢),宣黃連,胡黃連,白茯苓蘆薈,蓮子(各八錢)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用陳年的米糊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化開服用。

「雞肉丸」,用於治療疳癆壯熱、體型消瘦、眼睛閉合無法開啟、四肢逐漸變細,肚子卻逐漸膨大之症狀。

黃連(姜炒),柴胡,鶴蝨,秦艽,知母(酒炒),黃芩(酒炒),使君子(炒),蘆薈(各一兩),蕪荑(五錢)

共為末。用黃雌雞一隻。以大麻子飼之。七日縊死去毛淨。尾上開一孔。取腸洗淨拭乾。入前藥末於內縫密。以小甑先用黑豆鋪底。安雞上又以黑豆蓋之。厚三寸。早晨蒸至晚。俟冷去骨。搗爛為丸。如干加酒少許。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五歲二十丸。量兒大小加之。白滾湯下。

白話文:

材料:黃連(與姜一同炒)、柴胡、鶴蝨、秦艽、知母(與酒一同炒)、黃芩(與酒一同炒)、使君子(炒過)、蘆薈(各一兩)、蕪荑(五錢)。

做法: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

接著,用一隻黃雌雞,以大麻子餵養七天後,讓它窒息死亡,並清理羽毛。在雞尾部開一小孔,取出腸道,清潔並擦乾。將粉末放入腸道中,然後縫合。

使用小蒸籠,底部先放黑豆,將雞放置其上,再以黑豆覆蓋,厚度約三寸。早上開始蒸,直到傍晚。待涼卻後,去除雞骨,將其搗碎成糊狀。如果太乾,可加入少量酒。將糊狀物做成如芝麻大小的丸子。

服用方式:成人每次十顆,五歲孩童則為二十顆,依年齡大小酌情增加。使用熱水吞服。

雞肝散,治疳積眼目不明。翳膜朦瞀。

雄雞肝(一具),威靈仙,白土(各二錢為末。即打米光粉)

上雞肝同二末煮熟。只食肝。每日一個。七個全愈。

白話文:

【雞肝散】,治療因疳積導致的眼目模糊不清,以及翳膜遮蔽視線。

雄雞肝(一片),威靈仙(兩錢研磨成粉),白土(兩錢研磨成粉)

以上成分與雞肝一同煮熟。只食用雞肝。每日一個,共七個為一療程,即可完全康復。

3. 瘧疾門

小兒瘧疾。不外乎風痰與食。無食不發熱。無風不作寒。而痰食風之所成也。外感風寒。則手太陰肺經先病。肺主皮毛。故風易入。內傷飲食。則足太陰脾經先病。脾受有形。故食多則傷脾也。肺氣不清。則生痰。脾土受傷。則裹痰。故痰者風食之所成也。無痰則不成瘧。故寒熱作焉。

要而言之。風雖屬肺。食雖屬脾。而風食之所藏。又近於膽經。故作寒熱。蓋膽經為足之少陽。其位在半表半裡。是以寒熱往來也。大率寒多則為風。熱多則為食。寒熱相半。則風食俱多。治此病者。惟消食疏風化痰而已。然消食必兼疏風。疏風必兼消食。而消食疏風必兼化痰。

蓋三者不全。則不能成瘧。故宜兼用。但量其所屬輕重可也。

白話文:

小兒患有瘧疾,通常是由風痰和飲食不當引起。沒有飲食,發熱就無法產生;沒有風,寒涼就不會出現。風、痰、食是導致疾病的主要因素。

外感風寒,首先影響的是肺經,因為肺主管皮膚和毛髮,所以風容易進入。內傷飲食,則首先影響脾經,因為脾經主管消化,飲食過量會傷害脾臟。

肺部不清潔,就會生成痰;脾臟受損,就會積聚痰液。因此,痰是風和飲食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沒有痰,就不可能形成瘧疾,所以寒熱就會出現。

總而言之,風雖然主要與肺有關,飲食主要與脾有關,但風和飲食的問題往往與膽經密切相關。因此,寒熱交替出現。大體上,寒多就是風,熱多就是飲食,寒熱相半,則是風和飲食都比較嚴重。

治療這種疾病,只需要消除飲食,疏散風氣,並化痰即可。然而,消除飲食必須結合疏散風氣,疏散風氣也必須結合消除飲食,並且消除飲食、疏散風氣都應該結合化痰。

這三個方面都不能缺少,否則就不能形成瘧疾,因此需要同時使用,只是根據病情的輕重來調整使用的比例即可。

4. 立方

疏脾飲,治小兒因風成瘧。

紫蘇,柴胡,半夏(各一錢),防風,青皮,厚朴,川芎(各五分),生薑三片。不拘時熱服。檳陳飲治小兒因食成瘧。

山楂,青皮,草果(各八分),檳榔,枳實,半夏,柴胡,麥芽(各六分),生薑三片。空心煎服。

白話文:

【疏脾飲】,用來治療小孩因風邪引發的瘧疾。

  • 紫蘇、柴胡、半夏(各一錢):這三味藥材能調和氣血,散風邪,止癢癥。
  • 防風、青皮、厚朴、川芎(各五分):這四味藥材能強化脾胃功能,消風毒,解疼痛。
  • 生薑三片:生薑能溫胃,助藥力吸收,對癥下藥。

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熱服。

【檳陳飲】,用來治療小孩因食物不當引發的瘧疾。

  • 山楂、青皮、草果(各八分):這三味藥材能消食開胃,除風邪,止痛。
  • 檳榔、枳實、半夏、柴胡、麥芽(各六分):這五味藥材能健脾理氣,消食化積,解風毒。
  • 生薑三片:生薑能溫胃,助藥力吸收,對癥下藥。

空腹時煎煮後服用。

平妥飲,治小兒痰瘧。來時作嘔。

半夏,貝母,橘紅,柴胡(各七分),黃芩,草果,白朮,枳殼(各五分),生薑三片。不拘時熱服。鱉甲飲,治小兒久瘧不住。

何首烏,鱉甲(酒炙),當歸,白朮,人參,黃芩(各八分),黑棗三枚。空心煎服。

白話文:

【平妥飲】,用於治療小孩的痰性瘧疾。發病時會有噁心現象。

半夏、貝母、橘紅(各取七分)、柴胡(各取五分)、黃芩、草果、白朮、枳殼(各取五分)、生薑三片。不分時刻,熱病時即可服用。

【鱉甲飲】,用於治療小孩長期未愈的瘧疾。

何首烏、鱉甲(以酒炙)、當歸、白朮、人參、黃芩(各取八分)、黑棗三枚。早晨空腹時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