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臺玉案》~ 卷之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2)

1. 立方

上為末。蜜丸如雞豆大。噙口中潤下。

加味滾痰丸,治諸般痰症。失心喪志。癲狂癇病。效驗如神。

大黃(六兩蒸曬九次),黃芩(五兩酒炒),膽南星,青礞石(焇煆),沉香,橘紅(各二兩)

上為細末。竹瀝為丸。每服三錢。空心白湯下。

舒中化痰湯,治氣不降升。痰涎壅盛。

橘紅,貝母,枳實,柴胡,膽南星(各一錢二分),木通,半夏,蔞仁,桔梗,蘇子(各一錢)

生薑三片。水煎熱服。

化痰湯,治痰嗽。並氣上逆。

黃連(一錢五分酒炒),桑白皮,杏仁,枳殼,海石(各二錢研細),橘紅,蘇子(炒研),茯苓,黃芩(酒炒),半夏曲(各一錢二分)

生薑三片煎服。

和中丸,治濕痰症。

蒼朮(米泔浸炒),橘紅(薑汁拌曬),黃芩(各四兩酒炒),半夏(姜礬制),香附(各三兩醋炒)

上為末。水法為丸。每服三錢。空心白滾湯下。

牛黃丸,治諸風緩縱。言語謇澀。心怔健忘。頭目眩暈。胸中煩郁。痰涎壅塞。心經不足。神志不定。驚恐畏怖。虛損少睡。喜怒無時。癲狂癇症。並皆治之。

茯神,遠志(去骨),羚羊角,麥門冬(各一兩五錢去心),牛黃(一兩二錢),犀角,龍腦真阿膠(蛤粉炒),麝香,沉香(各二兩),川芎,杏仁(去尖油),人參,枳實(各八錢麩炒),金箔(三百片為衣),防風,當歸(酒洗),硃砂(研細),大附子(黃連甘草煮),桔梗(各一兩炒)白芷(七錢),黃連(二兩薑汁炒)

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重一錢二分。硃砂金箔為衣。蠟封。薑湯調下。小兒驚風。薄荷湯下。

四制丸,化痰清熱。並治陰虛咳嗽。

半夏(四斤泡去臍),分作四分。一分生薑黃連各四兩。水二碗同煮乾。一分知母貝母各四兩。水二碗同煮乾。一分人參杏仁各四兩。水二碗同煮乾。一分桔梗桑皮各四兩。水二碗同煮乾。

上諸藥揀出。只用制過半夏。切片曬乾。為細末。水法為丸。每服二錢。空心薑湯送下。

白話文:

[立方]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如雞豆大小的藥丸。含在口中慢慢讓它潤化吞下。

加味滾痰丸,治療各種痰症,精神錯亂、失憶、癲癇等疾病,效果神奇。

將大黃(蒸過曬過九次)六兩、黃芩(用酒炒過)五兩、膽南星、青礞石(煅燒過)、沉香、橘紅(各二兩)磨成細末,用竹瀝汁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三錢,空腹用白開水送服。

舒中化痰湯,治療氣機升降失常,痰液壅盛的狀況。

將橘紅、貝母、枳實、柴胡、膽南星(各一錢二分),木通、半夏、蔞仁、桔梗、蘇子(各一錢)加入生薑三片,用水煎煮後趁熱服用。

化痰湯,治療咳嗽有痰,以及氣逆上衝的症狀。

將黃連(用酒炒過)一錢五分、桑白皮、杏仁、枳殼、海石(磨細)各二錢、橘紅、蘇子(炒過磨細)、茯苓、黃芩(用酒炒過)、半夏曲(各一錢二分)加入生薑三片煎服。

和中丸,治療濕痰的病症。

將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炒過)、橘紅(用薑汁拌過曬乾)、黃芩(各四兩用酒炒過)、半夏(用生薑和明礬處理過)、香附(各三兩用醋炒過)磨成粉末,用水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三錢,空腹用白開水送服。

牛黃丸,治療各種風病引起的肢體癱軟無力、說話不清楚、心神不定、健忘、頭暈目眩、胸悶煩躁、痰液壅塞、心氣不足、精神恍惚、驚恐害怕、虛弱少眠、喜怒無常、癲癇等疾病。

將茯神、遠志(去骨)、羚羊角、麥門冬(去心)各一兩五錢,牛黃一兩二錢,犀角、龍腦、真阿膠(用蛤粉炒過)、麝香、沉香各二兩,川芎、杏仁(去尖和油脂)、人參、枳實(用麩皮炒過)各八錢,金箔三百片(作藥丸外衣),防風、當歸(用酒洗過)、硃砂(磨成細粉)、大附子(用黃連和甘草煮過)、桔梗(炒過)各一兩,白芷七錢,黃連(用薑汁炒過)二兩磨成極細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每顆重一錢二分,用硃砂和金箔做外衣,用蠟封好。用薑湯調和後服用。小兒驚風,可以用薄荷湯送服。

四制丸,能化痰清熱,並治療陰虛咳嗽。

將半夏四斤分成四份。第一份加入生薑和黃連各四兩,用兩碗水同煮至乾。第二份加入知母和貝母各四兩,用兩碗水同煮至乾。第三份加入人參和杏仁各四兩,用兩碗水同煮至乾。第四份加入桔梗和桑白皮各四兩,用兩碗水同煮至乾。

將以上處理過的藥材揀出,只取用炮製過的半夏,切片曬乾,磨成細粉,用水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薑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