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臺玉案》~ 卷之三 (1)
卷之三 (1)
1. 痰門
(附痰飲)
痰本脾胃津液。周流運用,血氣山之如道路。然不可無者。但內外感傷,則津液壅逆稠濁,故名為痰。或吐咯上出,或凝滯胸膈,或聚積腸胃,或流注四肢,或在皮裡膜外,或在脅下,或隨氣升降,遍身上下無處不到。其為病也種種不一。初起頭疼發熱,類是外感表症。久則咳嗽朝輕夜重。
內傷陰火,又有痰飲流注肢節。痰痛類乎風症,但痰症胸滿食減,肌色如故,脈滑不勻為異耳。又眼胞及眼下如炭,煙燻黑者痰也。要分久新。新而輕者,形色青白稀薄,氣味亦淡。久而重者,黃濁稠黏凝結,咯之難出,漸成惡味,酸辣腥臊鹹苦,甚至帶血而出。生於脾多四肢倦怠。
或腹痛腫脹泄瀉,其脈緩。肥人多有之,名曰濕痰。若挾食積瘀血,遂窠囊痞塊,又名食痰。留於胃脘,多嘔吐吞酸嘈雜,上衝頭面烘熱,名曰火痰。若因飲酒乾嘔,多成臂脅痛,又名酒痰。升於肺,多毛焦面白如枯骨,咽乾口燥,咳嗽喘促,名曰燥痰。久為老痰、郁痰。又七情鬱滯咽膈。
多胸脅痞滿,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形如破絮,或如梅核,名曰氣痰。迷於心多怔忡顛狂,夢寐奇怪,其脈洪,名曰熱痰。動於肝,多眩運頭風,眼目瞤動昏澀,耳輪瘙癢,脅肋脹痛,左癱右瘓,麻木蜷跛奇症,名曰風痰。聚於腎,多足膝痠軟,腰背強痛,肢節冷痹骨痛,名曰寒痰。
又勞力色欲過度,有氣虛痰、血虛痰。凡身中習習如蟲行,或身中結核,不紅不痛,或走馬喉痹,或胸腹間如有二氣交紐,噎塞煩悶,或背中常有一點如冰冷痛,或心下冰冷時痛,或四肢腫硬似痛非痛,或骨節刺痛無常處,或吐冷涎綠水黑汁,或大小便膿,或關格不通,以致癆瘵荏苒。
婦人經閉,小兒驚搐,皆須先去敗痰,然後調理。如斗毆胸骨撲傷刺痛不已,散血之劑罔功,續以自己,飲之須臾吐痰,其痛立止。百病兼痰,如此治法。以痰生於脾胃,宜實脾燥濕,又隨氣而升,宜順氣為先,分導次之。又氣升屬火,順氣在於降火。熱痰則清之,濕痰則燥之。
風痰則散之,郁痰則開之,頑痰則軟之,食痰則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之。中氣虛者宜固中氣,以運痰。若攻之太急,則胃氣虛而痰愈盛矣。凡痰喘聲脈散,汗出如油,身冷如冰者必死也。
白話文:
痰,本來是脾胃的津液,在身體裡循環運行,就像血氣在道路上運行一樣,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如果因為內外受到損傷,津液就會阻塞、變得濃稠,這就形成了痰。痰可能從嘴裡吐出來,可能凝結在胸膈,可能積聚在腸胃,可能流注到四肢,可能在皮膚或肌肉之間,可能在脅肋下,可能隨著氣的升降而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引起的疾病也各種各樣。
剛開始可能像感冒一樣出現頭痛發熱,時間久了會咳嗽,而且早上輕晚上重。內傷陰火也會導致痰飲流注到肢體關節,引起痰痛,看起來像風濕病。但是痰症會胸悶、食慾減退,皮膚顏色基本不變,脈象是滑而不均勻,這和風濕病有所不同。另外,如果眼皮和眼下像被炭燻黑一樣,也是痰的表現。痰還分為新舊,新痰比較輕,顏色是青白色,稀薄,氣味也淡;久痰比較重,顏色黃濁,濃稠黏膩,難以咳出,而且味道越來越難聞,可能出現酸辣、腥臭、鹹苦的味道,甚至會帶血。痰如果生於脾,通常會導致四肢倦怠,或者腹痛腫脹、腹瀉,脈象是緩慢的,肥胖的人比較多,這叫濕痰。如果痰裡夾雜著食物殘渣或瘀血,就會形成包塊,這叫食痰。食痰停留在胃部,容易引起嘔吐、吞酸、嘈雜,還會向上衝到頭面部,出現發熱感,這叫火痰。如果因為喝酒引起乾嘔,多半會導致手臂和脅肋疼痛,這叫酒痰。痰如果向上到肺部,多半會面色憔悴,皮膚乾燥像枯骨一樣,咽喉乾燥,咳嗽氣喘,這叫燥痰。久了會變成老痰、鬱痰。另外,七情鬱結在咽喉,也會導致胸脅脹滿,想咳咳不出,想咽咽不下,感覺像破棉絮或者梅核一樣,這叫氣痰。氣痰如果影響到心,多半會引起心悸、癲狂、做奇怪的夢,脈象是洪大的,這叫熱痰。氣痰如果影響到肝,多半會引起頭暈、頭痛、眼皮跳動、眼睛昏花、耳輪瘙癢、脅肋脹痛,甚至會出現半身不遂、麻木、肢體蜷縮等奇怪的症狀,這叫風痰。氣痰如果聚積在腎,多半會引起足膝酸軟、腰背強痛、肢體冰冷麻木、骨頭疼痛,這叫寒痰。
此外,勞累過度、性慾過度,也會產生氣虛痰、血虛痰。凡是身體裡感覺像有蟲子在爬,或者身體裡長出不紅不痛的結核,或者出現走馬喉痹(急性咽喉腫痛),或者感覺胸腹之間有兩股氣在相互纏繞,導致噎塞煩悶,或者背部經常有一點像冰一樣的冷痛,或者心下冰冷時常疼痛,或者四肢腫脹僵硬,像痛又不像痛,或者骨節刺痛,沒有固定位置,或者吐出冷的黏液、綠色水或黑色汁液,或者大小便有膿,或者大小便不通暢,導致癆病纏身,婦女月經不來,小兒驚厥抽搐,這些情況都必須先去除痰,然後再進行調理。如果因為打鬥或撞擊導致胸骨疼痛不止,用活血化瘀的藥物都沒用,可以用催吐的方法,讓人喝下去後吐出痰,疼痛就會立刻停止。各種疾病都可能與痰有關,治療方法應該從痰的產生原因入手,痰是由脾胃產生,所以應該健脾祛濕。痰還會隨著氣的升降而移動,所以應該先調理氣機,使之順暢,再疏導痰。氣升屬火,所以順氣的重點在於降火。熱痰就用清熱的方法,濕痰就用燥濕的方法,風痰就用疏散的方法,鬱痰就用開鬱的方法,頑痰就用軟堅的方法,食痰就用消食的方法。痰在上就用催吐的方法,痰在中間就用通下的方法。中氣虛弱的人應該補中氣,幫助運化痰。如果過於急於攻伐,就會損傷胃氣,導致痰更多。凡是喘氣有痰聲,脈象散亂,大汗淋漓,身體冰冷的人,都屬於危重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