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臺玉案》~ 卷之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

1. 脈云

經曰。脈來弦數無力為虛火。實大有力為實火。洪數見於左寸為心火。見於右寸為肺火。見於左關為肝火。見於右關為脾火。見於兩尺腎與命門火。

白話文:

經書上說,脈象來時呈現弦而快的狀態,但按下去卻沒有力氣,這是虛火的表現;如果脈象來時強大有力,則是實火的表現。脈象洪大且快,出現在左手寸關部位,代表心火;出現在右手寸關部位,代表肺火;出現在左手關部,代表肝火;出現在右手關部,代表脾火;出現在兩手的尺部,代表腎和命門的火氣。

2. 立方

黃連解毒湯,治實火躁亂。煩渴蓄熱內盛。

黃連,黃芩,黃柏,山梔仁(各二錢)

水煎服。加大黃。名梔子金花丸。

滋陰抑火湯,治陰虛火動。火起於湧泉穴此補坎水降離火。

當歸,川芎,知母,白芍(各一錢二分),生地,黃連,人參,熟地(各一錢),龜板(二錢),丹皮,杜仲(各八分)

棗二枚。煎服。

葆膈散,治一切鬱火。

連翹,黃芩,山梔,薄荷(各一錢二分),大黃(三錢),甘草(五分),芒硝(二錢)

加姜三片煎服。如咽喉痛。加桔梗。荊芥。酒毒加黃連。乾葛。淡竹葉。咳而嘔。加半夏。衄血。加當歸。赤芍。生地。小便淋瀝。加滑石。茯苓。風眩加防風。川芎。石膏。斑疹。加乾葛。荊芥。赤芍。防風。天花粉。咳嗽。加桑皮。杏仁。桔梗。款冬花。譫語發狂。加黃連。目生翳瘴流淚。加菊花。木賊。生地。

益元散,治火不流通。(方見傷寒門)

碧雪,治積熱不行。口舌生瘡。心煩喉閉。並痰火神效。

芒硝,石膏,青黛,寒水石,馬牙硝(各二兩研細末),甘草(六兩),牛黃(三錢)

上將甘草煎濃湯去渣。入諸藥末。再以柳木條不住手攪令硝溶。入青黛和勻。傾砂盆內候冷。結成霜。研為末。每用少許。含化津嚥下。

清咽丸,治肺火作嗽。咽喉痛甚。

薄荷葉(五兩),犀角(一兩五錢),川芎(八錢),防風(一兩),桔梗(二兩),真柿霜(一兩五錢)

上研細末。蜜為丸。如龍眼核大。噙化。

三黃丸,治三焦積熱。咽喉煩躁。小便赤澀。大便秘結。

黃連(二兩),黃芩,大黃(各四兩酒浸蒸曬)

共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玄明粉,治邪熱所幹。胸中氣滯。一切痰火。咳嗽等症。

朴硝二十斤。入鍋化開炒極燥。貯陽城罐內。上以園瓦蓋之。鹽泥封固。入火煆至裡外通紅為度。乘熱傾入水研化。用竹籃上以布綿紙二層將水瀝下清汁。露一宿明早去水。其下凝結白如冰者。復照前法。滾湯化開。又露約數次。待其味淡即成粉矣。曬收瓷罐內。每一斤加甘草生熟各一兩為末。和勻每服一二錢不拘時服。

清火神秘湯,治四肢發燒。鬱火不散。心煩內熱。口苦咽乾。

丹皮,地骨皮,柴胡,沙參(各一錢二分),人參(一錢),玄參,天花粉,生地,當歸(各二錢),白芍,甘草,知母(各六分)

燈心三十莖。食前服。

祛火利痰丸,治一切痰火。久嗽不住。

大黃(錦紋者一斤切片好酒浸二日上下柳葉蒸黑色曬乾為末),巴戟天(四兩水泡去骨),蘿蔔子(炒),真蘇子(炒),麥芽(炒),枳實(炒各二兩)

上為細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清茶下。

凡大怒動火起於肝經。醉飽動火起於脾經。悲哀動火起於肺經。房勞動火起於腎經。思慮動火起於心經。見牙痛齦宣。腮頰頤腫。此胃火動也。見月黃口苦。坐臥不安。此膽火動也。見舌苔喉痛。便秘不通。此大腸火動也。見頭眩體倦。手足心熱。此三焦火動也。

白話文:

立方

**黃連解毒湯:**治療實火引起的躁動不安,口渴,體內積熱過盛。 藥材:黃連、黃芩、黃柏、山梔子(各八克) 用法:用水煎服。如果加入大黃,就稱為梔子金花丸。

**滋陰抑火湯:**治療陰虛導致的火氣上炎,火氣從湧泉穴上升。此方用來滋補腎水,降低心火。 藥材:當歸、川芎、知母、白芍(各四點八克),生地、黃連、人參、熟地(各四克),龜板(八克),丹皮、杜仲(各三點二克) 用法:加入紅棗兩枚,用水煎服。

**葆膈散:**治療各種鬱結的火氣。 藥材:連翹、黃芩、山梔子、薄荷(各四點八克),大黃(十二克),甘草(二克),芒硝(八克) 用法:加入生薑三片,用水煎服。如果咽喉疼痛,加入桔梗、荊芥;如果因酒引起的毒熱,加入黃連、葛根、淡竹葉;如果咳嗽且想吐,加入半夏;如果流鼻血,加入當歸、赤芍、生地;如果小便不順暢,加入滑石、茯苓;如果頭暈,加入防風、川芎、石膏;如果出現皮疹,加入葛根、荊芥、赤芍、防風、天花粉;如果咳嗽,加入桑白皮、杏仁、桔梗、款冬花;如果胡言亂語、發狂,加入黃連;如果眼睛出現翳障、流淚,加入菊花、木賊、生地。

**益元散:**治療火氣不流通。(藥方在傷寒門)

**碧雪:**治療積熱不散,導致口舌生瘡、心煩、咽喉腫痛,對於痰火症狀有奇效。 藥材:芒硝、石膏、青黛、寒水石、馬牙硝(各八十克,研成細末),甘草(二百四十克),牛黃(十二克) 用法:先用甘草煎煮濃湯,去除藥渣,再加入其他藥末,用柳木條不停攪拌使硝溶解,加入青黛攪拌均勻,倒入砂盆中冷卻,結成霜後研成細末,每次取少量含在口中,慢慢吞下。

**清咽丸:**治療肺火引起的咳嗽,以及嚴重的咽喉疼痛。 藥材:薄荷葉(二百克),犀角(六十克),川芎(三十二克),防風(四十克),桔梗(八十克),柿霜(六十克) 用法:將藥材研成細末,用蜂蜜製成丸劑,大小如龍眼核,含在口中慢慢化開。

**三黃丸:**治療三焦積熱,咽喉煩躁,小便赤黃澀痛,大便秘結。 藥材:黃連(八十克),黃芩、大黃(各一百六十克,用酒浸泡後蒸過曬乾) 用法:將藥材研成細末,用蜂蜜製成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白開水送服。

**玄明粉:**治療邪熱侵襲,胸中氣滯,以及各種痰火、咳嗽等症狀。 藥材:樸硝十公斤。 用法:將樸硝放入鍋中熔化,炒至極乾燥,放入陽城罐內,用圓瓦蓋住,用鹽泥封固。放入火中燒至內外通紅,趁熱倒入水中研磨溶解。用竹籃上鋪兩層布棉紙,將水瀝出,取清汁靜置一夜,第二天早上去除水,剩餘凝結如冰的白色物質。再按前法,用熱水溶解,靜置數次,待味道變淡即成粉末。曬乾後放入瓷罐中。每一斤玄明粉加入生、熟甘草末各四十克,攪拌均勻。每次服用四至八克,不限時間。

**清火神秘湯:**治療四肢發熱,鬱火難散,心煩內熱,口苦咽乾。 藥材:丹皮、地骨皮、柴胡、沙參(各四點八克),人參(四克),玄參、天花粉、生地、當歸(各八克),白芍、甘草、知母(各二點四克) 用法:加入燈心草三十根,飯前服用。

**祛火利痰丸:**治療各種痰火,久咳不止。 藥材:大黃(五百克,選擇有錦紋的,切片用好酒浸泡兩天,用柳葉蒸至黑色,曬乾研末),巴戟天(二百克,用水泡過去除骨頭),萊菔子(炒)、紫蘇子(炒)、麥芽(炒)、枳實(炒)(各八十克) 用法:將藥材研成細末,用蜂蜜製成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時用清茶送服。

凡是因大怒而動火,是肝經的火;因醉飽而動火,是脾經的火;因悲哀而動火,是肺經的火;因房事勞累而動火,是腎經的火;因思慮過多而動火,是心經的火。如果牙痛、牙齦腫脹、腮頰腫大,這是胃火引起的。如果出現月經不調、口苦、坐臥不安,這是膽火引起的。如果舌苔黃膩、咽喉疼痛、便秘不通,這是大腸火引起的。如果頭暈體倦、手足心熱,這是三焦火引起的。

以下是瀉各經之火的藥物:

黃連瀉心火,黃芩瀉肺火,芍藥瀉脾火,柴胡、人中白瀉肝火,知母、黃柏瀉腎火,木通瀉小腸火,青黛瀉五臟的鬱火,玄參、石膏瀉胃經的遊火,龍膽草瀉肝膽之火,童子小便能降各經之火,山梔子能去除全身彎曲的火氣,滑石能降三焦的妄火,大黃瀉大腸火,玄明粉能滋潤十二經的燥火。這些都是苦寒之藥,能瀉有餘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