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臺玉案》~ 卷之四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14)

1. 附邪祟

凡人染邪祟。皆因精神衰乏。邪從而入。其脈乍大乍小。乍長乍短是也。

白話文:

【凡人感染邪氣,都是因為精神疲弱。邪氣隨之進入體內。其脈搏會忽大忽小,忽長忽短。】

2. 灸法

灸鬼眼穴。以兩手大指並縛定。用大艾炷騎縫灸之。務令兩甲角。及甲後四處。著火方效。

白話文:

"灸鬼眼穴。以兩手大指並縛定。用大艾炷騎縫灸之。務令兩甲角。及甲後四處。著火方效。"

"灸鬼眼穴。將兩隻大拇指交叉固定。使用大艾炷沿著穴位灸治。確保兩側指甲尖端以及指甲後方的四個位置,火焰燒到才能達到療效。"

3. 痞塊門

(附嘈雜,附呃逆)

痞者否塞之意也。從病從否。故有痞之名焉。又以其堅實有形。故又名之曰痞塊。然是物也。從何而得之哉。蓋因死血不化。宿食不消。痰飲積聚而成也。有三者並而成塊。有三者各自成塊。各自成塊者易治。並而成塊者難消然果何以辨之。察其脈視其形而已矣。脈弦為痰。

脈滑為食。脈芤為血。三脈俱見。則並而成塊也。以其形而言之。宿食成塊者。居於中脘視之則無形。按之則有質。在腸胃之間。以人之飲食。皆入於胃。故不在皮裡膜外。其在皮裡膜外者。皆痰與血。蓋痰能流注於脂膜血能運行於皮肉。痰積而不流。則脂膜之間為其所據。

白話文:

"痞"這個詞,指的是堵塞不通的意思,從字面上看,就是病加上否塞,因此有了"痞"這個名稱。又因為它堅硬且有形狀,所以又被稱為"痞塊"。不過,這樣的東西是怎麼來的呢?通常是因為死血沒有分解、長期積存的食物沒有消化,再加上痰液和飲食的積聚所造成的。

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三種原因一起造成塊狀物;另一種是單一原因各自形成塊狀物。對於單一原因形成的塊狀物較容易治療,但若是多個原因一起形成的塊狀物就比較難以消除。那麼要如何分辨呢?主要透過脈象和形狀來觀察。

脈象弦直代表痰液;脈象滑潤代表食物;脈象虛弱代表血液。如果這三種脈象都出現,那麼就是由多個原因共同形成的塊狀物。再從形狀上來說,長期積存的食物形成的塊狀物,在中脘部分看去是沒有形狀的,但按下去是有質感的。這種塊狀物位於腸胃之間,因為人的飲食都是進入胃部,所以不會在皮膚和膜之外。而在皮膚和膜之外的塊狀物,通常是由痰液和血液造成的。這是因為痰液能夠在脂膜中流動,血液則能在皮膚和肌肉中運行。如果痰液積聚不流動,那麼脂膜之間就會被痰液佔據。

而有形可見。血瘀而不行。則皮肉之間為其所礙。而亦有形可見也。欲辨痰與血之異亦審其痛之何如耳。痛甚者為血。痛不甚者為痰。又手推不動者為血。手推易動者為痰。以熱物熨之而痛緩者為血。熨之而無所覺者為痰。此痰與血之辨也。若痰血相成者。何以辨之。塊之所漸而大者是也。

蓋先有死血。而又有痰。以裹之則以漸而大。先有積痰。而又有血。以並之亦以漸而大。若單是血。或單是痰。無相併相裹之物。只如初起之形而已。何至以漸而大乎。然宿食成塊。亦未有不資於痰與血者。是何也。蓋飲食所傷者。惟中脘作痛。或按之硬實而已。初未嘗如彈丸之形者。

白話文:

在身體上可以見到具體的形狀,如果血液凝滯無法流通,就會阻塞在皮膚和肌肉之間,形成可以看見的形狀。分辨痰和血的不同,主要看疼痛的程度。疼痛嚴重的多是血塊,輕微的疼痛多是痰。用手推按,如果推動困難,多是血塊;如果容易推動,多是痰。使用熱敷,如果疼痛緩解,多是血塊;如果沒有感覺,多是痰。這是區分痰和血的基本方法。如果痰和血混在一起,那麼形狀逐漸增大的塊狀物就是。

通常來說,先有死亡的血液,然後被痰包裹,逐漸增大;或者先有積聚的痰,然後血液加入,也會逐漸增大。如果只是血液或只是痰,沒有互相包裹或混合的東西,就像最初出現的那樣,怎麼會逐漸增大呢?然而,長時間未消化的食物形成塊狀,也不會完全不依靠痰和血。為什麼呢?因為受飲食傷害時,只有中脘部位會感到疼痛,或者按壓時感覺堅硬,從未像彈丸那樣的形狀。

使不資於痰與血。何以成塊乎。必先有硬飯。或魚與肉。或餛飩米團之類。一時失嚼誤咽。停於胃中。經月不能消化。礙其道路。血流過其處。又裹一層。痰與血共相裹之。則不能不成塊矣。裹一層則大一層。故始如彈丸。久則如杯如碗。其初尚隱於胃中。猶有質而無形。其後漸大。

則腹皮頂起。而形外見矣。又有時升時降。時隱時見者。乃氣塊也。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按之不見塊。不按又若有形。而漉漉作聲。乃停飲也。非塊也。此才論其塊云耳。然以其在人而言。則雖各有專病。又不可拘也。如婦人之塊。多惡血而亦有氣成者。小兒之塊。多食積而亦有痰成者。

白話文:

古人認為,結塊的原因往往和體內的痰和血有關。那麼,這些結塊為什麼會形成呢?這必須從身體的某種「硬物」開始,可能是堅硬的食物,如魚、肉,或是像餛飩、米團等不易咀嚼的食物。如果在進食時不小心吞嚥下去,這些食物就會停留在胃部,長時間無法消化,阻塞了消化道的道路。當血液流經這些阻塞的地方時,會被包裹住,痰和血液一起被包裹,因此難免會形成結塊。

這些結塊會逐漸增大,從最初的小如彈丸大小,經過一段時間後,可能就會像杯子或碗一樣大。起初,這些結塊還隱藏在胃部,有實質但無特定形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結塊會變得更大,使得腹部表面隆起,外部也能看到形狀。此外,這些結塊可能會出現忽上忽下、時隱時現的情形,這是氣塊的表現。氣塊可能在身體的某個部位形成,像是左邊或右邊、上方或下方,按壓時看不到結塊,但不按壓時卻有形狀,且能聽到漉漉的聲音,這表示是停滯的飲食而非真正的結塊。

這樣的討論只涉及結塊的形成過程,但對於個體而言,雖然每個人的疾病特徵可能不同,但都不可一概而論。例如,婦女的結塊可能與惡性血液有關,但也可能因為氣的問題;小孩的結塊多因食物積聚引起,也可能由痰引起。

易怒之人。多氣癖而亦有血成者肥胖之人。多痰飲而亦有食成者。當問其得病之由。或偶傷食。自此日而起始也。或毆受氣者。自此而起。或偶因負重勞力。自此日而起者。或平素有郁痰膠固。偶發作而起者。在婦人。必審其月事之通閉。在小兒。必審其飲食之多寡。皆當以意求之不能盡述也。

白話文:

易怒的人多半是因為情緒問題導致的氣體不順,同時也可能有血質過旺的狀況,這種人往往比較肥胖。他們可能有多餘的體液(痰飲)並且容易因過量飲食而導致健康問題。診斷時應探討他們生病的原因,可能是偶然過度飲食從此開始,也可能因受人打擊而情緒受創,或者是在負重勞累後出現問題。此外,有可能是長期情緒抑鬱,導致痰液凝固,突然發作而引起疾病。

對於女性患者,必須詳細詢問她的經期是否正常。對兒童而言,則需瞭解飲食是否適量。這些都需要我們用心去瞭解和判斷,但無法一一詳述。

4. 脈云

經曰。積塊之脈必結伏。見在左。塊居左。見在右。塊居右。此其驗也。

白話文:

經典中提到,積聚的脈象必定會隱藏著結塊,如果在左側出現脈象,那麼積聚的塊狀物質也會在左側;如果在右側出現脈象,那麼積聚的塊狀物質也會在右側。這就是診斷的根據。

5. 立方

磨平飲,治死血成塊。奔走作楚。

紅花,桃仁,山楂,蘇木(各二錢),京三稜,蓬莪朮,枳殼,香附,烏藥(各一錢五分)水煎空心服。

萬靈丹,治痰積成塊。

半夏(薑製),南星(薑汁炒),瓦礱子(煆),青礞石(煆),沉香(銼各二兩),青皮(醋炒),莪朮(醋煮),三稜,香附(醋炒),白芍(各一兩二錢)

白話文:

"磨平飲",用來治療因死血凝結而成的塊狀物。症狀表現為在行走時感到疼痛,有如被楚杖抽打一般。

配方如下:紅花、桃仁、山楂、蘇木(各二錢),京三稜、蓬莪朮、枳殼、香附、烏藥(各一錢五分)。以上材料用水煎煮後,於空腹時服用。

"萬靈丹",適用於治療痰塊凝結而成的狀況。

配方如下:半夏(薑製)、南星(薑汁炒)、瓦礱子(煆)、青礞石(煆)、沈香(銼各二兩)、青皮(醋炒)、莪朮(醋煮)、三稜、香附(醋炒)、白芍(各一兩二錢)。

請注意,這些方劑和藥材的使用應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並且不同個體可能對同一種藥物有不同的反應。

上為末。醋打糊為丸。每服二錢。空心酒送下。

立消丸,治飲食積聚成塊。

檳榔,草果(炒),山楂肉,萊菔子(炒各二兩),阿魏(酒煮化一兩),三稜,莪朮(醋煮)廣木香,青皮(醋炒),香附(各一兩五錢),

上為末。神麯六兩。打糊為丸。每服三錢。薑湯送下。

化痞丸,治積氣成塊。並瘧母而成痞塊者神效。

白話文:

"立消丸",用來治療因飲食過量導致的食物積聚成塊。

檳榔、炒草果、山楂肉、炒萊菔子、酒煮化的阿魏、三稜、醋煮的莪朮、廣木香、醋炒的青皮、香附,以上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

再加入神麯六兩,調和成糊狀,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二錢,空腹時以酒送服。

"化痞丸",用來治療因積氣形成的塊狀物質,以及因瘧疾母蟲而導致的痞塊,具有極佳的療效。

黑醜(半炒半生),檳榔,沉香,阿魏(各一兩),針砂(醋炒五錢),官桂,青皮(醋炒),白朮(土炒),蒼朮(米泔浸炒),枳殼(麩炒),半夏(薑製各一兩二錢)

上為末。醋打麵糊為丸。每服二錢。空心薑湯送下。

秘方消痞膏藥,內服丸子。外以膏藥貼在塊上。內外挾攻。定然消熔。

紅花,蓬朮,三稜,當歸(各四兩),兩頭尖,五靈脂,穿山甲,川烏,生地,丹皮,巴豆肉,木鱉子(各一兩)

白話文:

黑醜(一半炒一半生)、檳榔、沈香、阿魏(各1兩)、針砂(醋炒5錢)、官桂、青皮(醋炒)、白朮(土炒)、蒼朮(米泔浸炒)、枳殼(麩炒)、半夏(薑製)各1兩2錢。

以上材料磨成粉末。用醋調和麵糊做成丸狀。每次服用2錢,空腹時以薑湯送服。

祕方消痞膏藥,內服丸子。外用膏藥貼在塊狀物上。內外夾攻,必定能夠消融。

紅花、蓬朮、三稜、當歸(各4兩)、兩頭尖、五靈脂、穿山甲、川烏、生地、丹皮、巴豆肉、木鱉子(各1兩)。

注意:這些藥方可能涉及強烈的藥性,請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不適應症或藥物相互作用可能發生,使用前應詳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或諮詢醫生。

前藥為咀片。以麻油斤半。浸五日。熬枯去渣。再用文武火煎至滴水成珠。再入後藥。

阿魏,沉香(銼末),乳香(研各一兩),蘇合油,麝香(研細五錢),廣木香(銼末),子丁香(研細),檀香(銼各一兩五錢),前八味。俟藥油熬致滴水成珠。緩緩加入。即成膏矣。

白話文:

配方中的藥材為咀片狀。使用麻油半斤加量至總計1.5斤,浸泡五天。再將其煮至油盡渣去,再以文武火煎煮,直到滴水成珠。接著加入以下後續的藥材。

  • 阿魏:一兩
  • 沈香(磨成粉):一兩
  • 乳香(研磨):一兩
  • 蘇合油:適量
  • 麝香(研磨成細粉):五錢
  • 廣木香(磨成粉):一兩五錢
  • 子丁香(研磨成細粉):一兩五錢
  • 檀香(磨成粉):一兩五錢

在熬煮出藥油,待到滴水成珠的狀態時,慢慢加入這些後續的藥材。這樣就可以形成膏狀的藥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