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臺玉案》~ 卷之二 (1)
卷之二 (1)
1. 脈云
下痢之脈宜微小。忌浮洪。宜滑大。忌弦急。所謂身涼脈細者生。身熱脈大者死。叔和云。下痢微小卻回生脈大浮洪無瘥日。
白話文:
腹瀉時的脈象應該是微弱細小的。忌諱浮大洪大的脈象。適宜滑順有力的脈象,忌諱弦緊急促的脈象。所謂身體發涼、脈象細小的人可以存活,身體發熱、脈象洪大的人則會死亡。叔和說,腹瀉時脈象微小的人會好轉,脈象浮大洪大的人則無法痊癒。
2. 立方
導滯湯,治初痢濃血。赤白混雜。裡急後重。日夜無度。
黃芩(酒炒),黃連(酒炒),木香(各二錢),當歸,赤芍,檳榔,山楂(各一錢五分),大黃(三錢)
水二鍾。煎八分。熱服。
術苓調中湯,治過傷飲食。大便泄瀉。下痢肚腹膨脹等症。
白芍,豬苓,茯苓,澤瀉,厚朴(各一錢二分),陳皮,甘草,蒼朮,白朮(各八分),山楂,香附,麥芽,神麯(各一錢)
燈心三十莖。食前服。
倉廩湯,治噤口痢。熱毒盛極。水米不下。
前胡,柴胡,甘草,厚朴,川芎(各一錢),獨活,羌活,茯苓,桔梗,人參,枳殼(各八分),陳倉米(三錢)
棗二枚。食前服。
乳香飲,治久痢腸滑。
乳香,人參,肉豆蔻,白朮,地榆,當歸,防風,甘草
棗二枚不拘時服。
屢驗方,治瘧疾兼之於痢。脈氣虛弱。身痛。以此活血養胃。
人參(五分),白朮,蒼朮,滑石(各一錢),白芍,陳皮,川芎,甘草,桃仁(各八分)
水煎空心服。
加味香連丸,治一切新久痢疾。
大川黃連(四兩酒炒),廣木香(五錢),真沉香(五錢同上忌火),吳茱萸(八錢水泡炒),肉豆蔻(五錢麵包煨)
上製為末。荷葉湯法為丸。每服大人二錢。小兒一錢。空心米飲湯下。
立效散,治休息痢。
當歸(一兩),白芍(八錢),粟殼(七錢),石榴皮(一兩一錢),地榆,甘草(各四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空心燈心湯下。
血痢湯,專治血痢。
白朮,條芩(各一錢),蒼朮,黃連(各一錢五分),乾薑,黃柏,當歸,滑石(各八分),烏梅(二個)
水煎食前服。
寶靈散(秘傳),治一切痢疾神效。
當歸(二兩酒洗),黃連(四兩用吳茱萸一兩煎湯浸),白芍(二兩炒),白朮(一兩土炒),山楂肉(一兩),石蓮子(一兩),蒼朮(一兩米泔水浸炒),枳殼(三錢炒),麥芽(一兩炒),神麯(一兩炒),肉豆蔻(一兩面包煨),木香(一兩忌見火)
上製為末。每服大人二錢。小兒一錢。白痢薑湯下。赤痢白滾湯下。水瀉米湯下。
點眼散,治噤口並赤白痢。
以首胎糞(一錢炙乾),雄黃(五分),黃連(八分),冰片(一分)
上為細末點兩眼大眥。
胃風湯,治風冷乘虛。客於腸胃。水穀不化。及腸胃濕毒下如豆汁瘀血。
肉桂(八分),赤茯苓,人參,蒼朮,芍藥(各一錢),川芎,當歸,粟殼(各六分)
水煎溫服。
四味連香丸,治諸痢神效。
黃連(十兩酒炒),大黃(四兩酒煨),木香(二兩),檳榔(二兩五錢)
上為末糊丸綠豆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下。有積自行。無積自止。如下痢色黑。大黃湯下。色紫地榆湯下。色紅黃芩湯下。色淡薑湯下。色白肉桂湯下。色黃山楂湯下。水瀉粟殼湯下。痛甚木香湯下。
白話文:
導滯湯,治療初期痢疾,出現濃稠的血便,紅白血絲混雜,腹部絞痛,一直想上廁所卻又解不出來,日夜不停。
藥材包含:黃芩(用酒炒過)、黃連(用酒炒過)、木香(各二錢),當歸、赤芍、檳榔、山楂(各一錢五分),大黃(三錢)。
用水兩碗煎煮至剩八分,趁熱服用。
術苓調中湯,治療因飲食不當造成的腹瀉,以及痢疾、肚子脹等症狀。
藥材包含:白芍、豬苓、茯苓、澤瀉、厚朴(各一錢二分),陳皮、甘草、蒼朮、白朮(各八分),山楂、香附、麥芽、神麯(各一錢)。
加入燈心草三十根,在飯前服用。
倉廩湯,治療因熱毒極盛而導致無法進食的噤口痢。
藥材包含:前胡、柴胡、甘草、厚朴、川芎(各一錢),獨活、羌活、茯苓、桔梗、人參、枳殼(各八分),陳倉米(三錢)。
加入紅棗兩枚,在飯前服用。
乳香飲,治療因久病而導致腸道虛滑的痢疾。
藥材包含:乳香、人參、肉豆蔻、白朮、地榆、當歸、防風、甘草。
加入紅棗兩枚,不拘時服用。
屢驗方,治療瘧疾同時又患痢疾,身體虛弱疼痛者,用此方活血養胃。
藥材包含:人參(五分),白朮、蒼朮、滑石(各一錢),白芍、陳皮、川芎、甘草、桃仁(各八分)。
用水煎煮後,在空腹時服用。
加味香連丸,治療各種新舊痢疾。
藥材包含:大川黃連(四兩,用酒炒過),廣木香(五錢),真沉香(五錢,不可用火處理),吳茱萸(八錢,用水泡過再炒過),肉豆蔻(五錢,用麵包皮包著煨烤)。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用荷葉湯將藥粉製成藥丸。成人每次服用二錢,兒童服用一錢,在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立效散,治療反覆發作的休息痢。
藥材包含:當歸(一兩),白芍(八錢),粟殼(七錢),石榴皮(一兩一錢),地榆、甘草(各四錢)。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在空腹時用燈心草湯送服。
血痢湯,專門治療血痢。
藥材包含:白朮、條芩(各一錢),蒼朮、黃連(各一錢五分),乾薑、黃柏、當歸、滑石(各八分),烏梅(二個)。
用水煎煮後,在飯前服用。
寶靈散(秘傳),治療各種痢疾,效果極佳。
藥材包含:當歸(二兩,用酒洗過),黃連(四兩,用吳茱萸一兩煎煮的湯浸泡),白芍(二兩,炒過),白朮(一兩,用土炒過),山楂肉(一兩),石蓮子(一兩),蒼朮(一兩,用米泔水浸泡後炒過),枳殼(三錢,炒過),麥芽(一兩,炒過),神麯(一兩,炒過),肉豆蔻(一兩,用麵包皮包著煨烤),木香(一兩,不可用火處理)。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成人每次服用二錢,兒童服用一錢。白痢用薑湯送服,赤痢用白開水送服,水瀉用米湯送服。
點眼散,治療因痢疾導致無法進食的噤口痢,以及赤白痢。
藥材包含:以首次胎糞(一錢,烤乾),雄黃(五分),黃連(八分),冰片(一分)。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點在兩眼內側的眼角。
胃風湯,治療因風寒入侵,腸胃虛弱,導致水穀不化,以及腸胃濕毒,大便像豆汁一樣有瘀血的狀況。
藥材包含:肉桂(八分),赤茯苓、人參、蒼朮、芍藥(各一錢),川芎、當歸、粟殼(各六分)。
用水煎煮後,溫服。
四味連香丸,治療各種痢疾,效果極佳。
藥材包含:黃連(十兩,用酒炒過),大黃(四兩,用酒煨烤),木香(二兩),檳榔(二兩五錢)。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用糊狀物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十丸,在空腹時用米湯送服。如果有積食,會自行排出;如果沒有積食,則會自動停止腹瀉。如果腹瀉顏色為黑色,用大黃湯送服;如果為紫色,用地榆湯送服;如果為紅色,用黃芩湯送服;如果為淡色,用薑湯送服;如果為白色,用肉桂湯送服;如果為黃色,用山楂湯送服;如果是水瀉,用粟殼湯送服;如果疼痛劇烈,用木香湯送服。
固腸湯,治療因冷熱失調引起的紅白痢疾。
藥材包含:木香、陳皮、白芍、當歸、人參、枳殼(各一錢),粟殼、訶子肉、茯苓、乾薑(各八分)。
用水煎煮後,溫服。
連薷湯,治療因暑熱引起的痢疾,出現鮮血。
藥材包含:黃連(三錢,用吳茱萸炒過),香薷(一兩),烏梅(三個)。
用水煎煮後,在飯前服用。
升陽除濕湯,治療因痢疾久病導致脾陰下陷,腹部絞痛,一直想上廁所卻解不出來的狀況。
藥材包含:蒼朮、白朮、茯苓、白芍、防風(各二錢),木通、車前(各一錢)。
用水煎煮後,在飯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