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臺玉案》~ 卷之二 (2)
卷之二 (2)
1. 立方
分為二服。水二鍾棗七枚。姜七片。煎七分。臨發日空心服。
二陳湯,以此湯為主。照各經病症。加藥錄後。
茯苓(一錢),甘草(六分),陳皮,半夏(各二錢五分)
太陽經瘧。必腰背頭項俱痛。加藁本。防風。羌活。少陽經瘧。必口苦嘔吐。噁心脅痛。加柴胡。黃芩。青皮。少陰經瘧。發於子午卯酉四正之日。舌乾口噪。嘔吐欲閉戶牖。加芎歸。黃連。黃柏。或小柴胡。半夏厥陰經瘧。發於寅申巳。夾四旁之日。小腹痛引入陰。作淋。加桂枝。姜附重者四物加玄胡。金鈴子。附子。
太陽經瘧。發於辰戍丑未之日。腹滿自利。善嘔。嘔已乃衰。加蒼白朮。柴胡。此三味瘧家必用。以上三陰血分受病。發在處暑後者。俱謂之痰瘧。寒重者理中湯。(方見傷寒門)
白話文:
將藥分為兩次服用。用水兩碗,紅棗七顆,生薑七片,煎煮至剩下七分。在發病當天空腹服用。
二陳湯,以這個藥方為主。依照各經脈的病症,加入後方記載的藥材。
茯苓(一錢),甘草(六分),陳皮,半夏(各二錢五分)
太陽經的瘧疾,必定腰背、頭項都疼痛。加入藁本、防風、羌活。少陽經的瘧疾,必定口苦、嘔吐、噁心、脅痛。加入柴胡、黃芩、青皮。少陰經的瘧疾,發病在子、午、卯、酉四個正時,舌頭乾燥、口渴煩躁、嘔吐,想要關上門窗。加入川芎、當歸、黃連、黃柏,或者用小柴胡湯加半夏。厥陰經的瘧疾,發病在寅、申、巳時,以及夾在四旁的日子,小腹疼痛牽引到陰部,小便淋漓不暢。加入桂枝、薑附,嚴重者用四物湯加玄胡、金鈴子、附子。
太陽經的瘧疾,發病在辰、戌、丑、未的日子,腹脹、腹瀉、容易嘔吐,嘔吐後病情才會減輕。加入蒼朮、白朮、柴胡。這三味藥是治療瘧疾必須使用的。以上三陰經的病變,是屬於血分受病,發病在處暑之後的,都稱為痰瘧。寒冷症狀嚴重者,用理中湯。(藥方在傷寒篇)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