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臺玉案》~ 卷之四 (5)
卷之四 (5)
1. 脈云
下手脈沉。便知是氣。沉極則伏。澀弱難治。其或沉滑。氣兼痰飲。又曰。沉弦細動皆氣痛心痛在寸。腹痛在關下部痛在尺。脈象顯然。
白話文:
把手放在脈搏上,如果感覺到脈象沈實,這表示體內可能有「氣」的問題。如果脈象沈到極度,甚至有「伏」的現象,且脈象既澀又弱,那麼治療起來就比較困難。若脈象沈而帶滑,這可能是氣與痰飲共同造成的問題。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脈象沈、弦、細、動,這些特徵都可能指向心痛,尤其當脈象在寸的位置時。腹痛則可能在「關」的位置,下部的痛感則在「尺」的位置。這樣的脈象特徵非常明顯。
2. 立方
利氣丹,治一切氣滯。心腹脹悶疼痛。嘔吐酸水。痰涎不利。頭目眩暈。或下利膿血。大小便結滯不快。鬱結等症。
沉香,木香(各二兩),黑醜(一兩半生半熟),玄胡索,檳榔,枳殼(麩炒),莪朮,烏藥(各一兩五錢),大黃(四兩),黃連(三兩),山楂肉(一兩八錢)
白話文:
【利氣丹】,治療所有氣滯的情況。包括心腹脹滿不舒、疼痛,嘔吐酸水,痰涎難以排出,頭暈眼花,或者出現下痢帶有膿血,以及大小便不通暢、腹部積聚等症狀。
【沈香】(987號藥材)、【木香】(1124號藥材)(各用二兩),【黑醜】(一兩半生半熟),【玄胡索】,【檳榔】(974號藥材),【枳殼】(1244號藥材)(麩炒),【莪朮】(1026號藥材),【烏藥】(1205號藥材)(各用一兩五錢),【大黃】(1002號藥材)(四兩),【黃連】(1080號藥材)(三兩),【山楂】肉(1164號藥材)(一兩八錢)。
上為末水丸。每服二錢。空心白滾湯下。
心氣虛。則補之以炒鹽。心氣實。則瀉之以生甘草。此本經之補瀉也。然肝為心之母。虛則以姜橘補肝。脾為心之子。實則以黃連枳殼瀉脾。
肺氣虛。則補之以五味子。肺氣實。則瀉之以桑白皮。此本經之補瀉也。然脾為肺之母。虛則以炙甘草大棗補脾。腎為肺之子。實則以澤瀉瀉腎。
肝氣虛。則補之以姜橘。肝氣實。則瀉之以芍藥。此本經之補瀉也。然腎為肝之母。虛則以地黃黃柏補腎。心為肝之子。實則以生甘草瀉心。
白話文:
上級的配方做成粉末,再製成水丸。每次服用量為兩錢,於空腹時用白開水送服。
心氣虛弱時,使用炒鹽來補充;心氣過旺時,則使用生甘草來調節。這是根據經典的補與瀉方法。然而,肝是心的母器官,當心氣虛時,應使用姜和橘子來補肝;脾是心的子器官,當心氣過旺時,應使用黃連和枳殼來調理脾。
肺氣不足時,使用五味子來補充;肺氣過旺時,則使用桑白皮來調節。這是根據經典的補與瀉方法。然而,脾是肺的母器官,當肺氣不足時,應使用炙甘草和大棗來補脾;腎是肺的子器官,當肺氣過旺時,應使用澤瀉來調理腎。
肝氣不足時,使用姜和橘子來補充;肝氣過旺時,則使用芍藥來調節。這是根據經典的補與瀉方法。然而,腎是肝的母器官,當肝氣不足時,應使用地黃和黃柏來補腎;心是肝的子器官,當肝氣過旺時,應使用生甘草來調理心。
脾氣虛。則補之以甘草大棗。脾氣實。則瀉之以黃連枳實。此本經之補瀉也。然心為脾之母。虛則以炒鹽補心。肺為脾之子。實則以桑白皮瀉肺。腎氣虛。則補之以地黃黃柏。腎氣實。則瀉之澤瀉。此本經之補瀉也。然肺為腎之母。虛則以五味子補肺。肝為腎之子。實則以芍藥瀉肝。
合而言之。諸氣之病。分為五臟。五臟之病。分為諸症。皆不可以一節言也。此之所陳。乃補瀉之大略耳。然此正藥之外。又不能無增益者焉。如炒鹽補心。甘草瀉心固矣。而麥冬亦可以補心。黃連亦可以瀉心。又如五味子補肺桑白皮瀉肺固矣。而人參亦可以補肺黃芩亦可以瀉肺。
白話文:
脾氣虛弱時,可用甘草和大棗來補充。如果脾氣過旺,則可用黃連和枳實來調節。這是根據傳統中醫理論對補充和調節的方法。
心是脾的母親,當心虛弱時,可用炒鹽來補強心臟。肺是脾的兒子,當肺過於旺盛時,可用桑白皮來降肺。腎氣不足時,可用地黃和黃柏來補強腎氣;腎氣過旺時,可用澤瀉來調節。這也是根據傳統中醫理論對補充和調節的方法。
肺是腎的母親,當肺虛弱時,可用五味子來補強肺。肝是腎的兒子,當肝過於旺盛時,可用芍藥來調節肝氣。總的來說,各種氣候問題可分為五臟的問題,五臟的問題可引發多種症狀,這些都不能用單一的方法來概括。這裏所描述的,只是補充和調節的基本原則。
此外,在正規藥物之外,還需要有其他增強或調節的藥物,例如炒鹽可以補強心臟,甘草可以調節心臟,但麥冬也可以補強心臟,黃連也可以調節心臟。同樣,五味子可以補強肺,桑白皮可以調節肺,但人參也可以補強肺,黃芩也可以調節肺。
如姜橘補肝芍藥瀉肝固矣。而細辛亦可以補肝。黃連亦可以瀉肝。如炙甘草大棗補脾。黃連枳實瀉脾固矣。而白朮亦可以補脾。石膏大黃亦可以瀉脾。如地黃黃柏補腎。澤瀉瀉腎固矣。而杜仲亦可以補腎。茯苓亦可以瀉腎。臨病用藥。其可以執一耶。
白話文:
如同生薑和橘子能滋補肝臟,芍藥則能清熱解毒,確實如此。但細辛也能滋補肝臟。黃連則有清肝火的作用。類似地,炙甘草和大棗能補益脾臟,黃連與枳實則能清脾火。而白朮同樣具有補脾的功效。石膏和大黃則能清脾火。地黃與黃柏能滋補腎臟,澤瀉則能利水除腎熱。杜仲同樣能滋補腎臟,而茯苓則能清腎火。在臨牀使用藥物時,不能固守一法,應靈活變通。
3. 附氣滯
蒼天之氣。清淨不息。變為雲霧。為雷雨者。山澤濕熱熏蒸也。人身元氣導引血液。升降三焦。周流四體。變則為火有升無降。以致膠乎咽膈。則為嘔咳。為痞滿。充乎臟腑則為積聚。為痃癖。而心腹脅肋刺痛。蓄於下焦。則為腰痛。為脹墜。流乎經絡。則周迴刺痛。多因七情飲食。
郁為濕熱。成痰與積。起初宜辛溫之藥。開鬱行氣。豁痰消積。稍久即以辛平之藥和之。辛寒之藥折之。如此則火易降。氣易平。而病根可除矣。
白話文:
"天之清氣永不停歇,轉化為雲霧,形成雷雨,這象徵山澤中的濕熱蒸騰。人的本元之氣引導血液運行,調節三焦,周遊全身,若變異成為只升不降的火氣,就可能導致堵塞在咽喉、食道,引起嘔吐、咳嗽、脹滿等症狀。如果在內臟中積聚,會形成結塊,引起腹痛、脹痛。在下焦積聚,則會導致腰痛、脹痛。這些症狀都可能由經絡阻塞引起,表現為周身刺痛。這些問題往往由情緒和飲食因素引發。
當出現積聚和痰液時,初期應使用辛溫的藥物來疏解情緒,活血通氣,消散痰積。隨著時間的推移,需要使用辛平的藥物來調和,以及辛寒的藥物來制衡,這樣可以幫助降低火氣,使氣息平和,從而根治疾病。"
4. 立方
開鬱理氣湯,治氣鬱不散。肚腹脹滿。
香附,沉香,半夏(各一錢),蘇子,枳實,蘿蔔子(各一錢五分),丁香,大腹皮,藿香(各八分),水煎熱服。
清氣抑肝丸,治氣不消散。凝滯膈上。
青皮,桑白皮,枳殼(各三錢),檀香,山梔仁,烏藥(各一錢),半夏曲,橘紅,白豆蔻(各一錢五分),砂仁(一錢二分),加生薑三片。煎服。
白話文:
【開鬱理氣湯】,用於治療氣鬱未能疏散的情況,以及腹部脹滿的症狀。此方包含以下草藥:香附、沈香、半夏(各一錢)、蘇子、枳實、蘿蔔子(各一錢五分)、丁香、大腹皮、藿香(各八分)。將這些草藥用水煎煮後,熱服即可。
【清氣抑肝丸】,用於治療氣體未能消散的情況,以及在膈上的凝滯物。此方包含以下草藥:青皮、桑白皮、枳殼(各三錢)、檀香、山梔仁、烏藥(各一錢)、半夏曲、橘紅、白豆蔻(各一錢五分)、砂仁(一錢二分),並加上生薑三片。同樣地,將這些草藥用水煎煮後,即可服用。
氣滯上焦。以橘紅。枳殼。桔梗。甘草。藿香。香附。黃連。砂仁。枇杷葉。栝蔞仁為主。
氣滯中焦。以木香。檳榔。山楂。枳殼。蓬朮。在兩脅。加青皮。柴胡。龍膽草。芍藥為主。氣滯下焦。以沉香。茴香。川楝子。荔枝核。山梔為主。
白話文:
氣滯上焦,以橘紅、枳殼、桔梗、甘草、藿香、香附、黃連、砂仁、枇杷葉、栝蔞仁為主。
氣滯中焦,以木香、檳榔、山楂、枳殼、蓬朮,在兩脅加青皮、柴胡、龍膽草、芍藥為主。
氣滯下焦,以沈香、茴香、川楝子、荔枝核、山梔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