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臺玉案》~ 卷之二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4)

1. 立方

稀涎散,治中風痰涎隔壅。服此下痰。

明礬(一兩),肥皂角(四條)

上共為細末。每服五分。溫水調下。

清神解語湯,治中風痰迷心竅。不省人事。舌強不能言語。四肢不能舉動。口眼喎斜。半身不遂。

石菖蒲,南星(薑汁炒),黃連(薑汁炒),茯苓,麥門冬(去心),防風,陳皮,當歸(各一錢),白芍,生地,川芎,遠志(去骨),半夏(姜礬制),烏藥,枳實,羌活,甘草(各六分)

水二鍾。生薑三片。竹茹三分煎熟。加童便。竹瀝。同服。

保命金丹,治中風口眼喎斜。手足嚲拽。言語謇澀。四肢不舉。晨昏痰多。

貫仲(七錢),生地,大黃(各五錢),青黛,板藍根(各三錢),硃砂,蒲黃,薄荷(各二錢),珍珠,龍腦(各一錢五分),麝香(一錢),牛黃(三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雞豆大。每日晨昏以清茶調化一丸。

解語丸

治中風語言不正。

白附子,石菖蒲,遠志(各一兩),全蠍(三錢),羌活,明天麻,殭蠶(各五錢)

上為細末。蜜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薑湯下。

正舌湯

治中風舌強難言。

明雄黃,荊芥(各等分)

上為極細末。每服二錢。以豆酒調下。

稀薟丸

中風或初中。或中過者。並體胖之人。宜久服甚妙。

稀薟草。又名火扻草。五月五日。或六月六。九月九採者。甚效。去其花實。只留葉。刷去葉上毛。以酒蜜拌。入甑蒸曬九次。焙乾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空心以溫酒。或米湯下六十丸。服過千服。鬚髮變黑。筋骨強健。飲食倍進。步履如飛。

白話文:

稀涎散,治療中風導致痰液阻塞、壅塞的情況。服用此藥可以化解痰液。

成分:明礬(約37.5克),肥皂角(四條)

製作方法:將以上兩種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服用方法:每次服用約1.5克,用溫水調服。

清神解語湯,治療中風導致痰迷心竅,出現意識不清、人事不省、舌頭僵硬不能說話、四肢不能活動、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狀。

成分:石菖蒲,南星(用薑汁炒過),黃連(用薑汁炒過),茯苓,麥門冬(去心),防風,陳皮,當歸(各約3.75克),白芍,生地,川芎,遠志(去骨),半夏(用薑汁、礬製過),烏藥,枳實,羌活,甘草(各約2.25克)

煎煮方法:用水約500毫升,加入生薑三片、竹茹少許(約1克)煎煮至熟。服用時,加入少量童便和竹瀝一起服用。

保命金丹,治療中風導致口眼歪斜、手腳無力、說話困難、四肢不能舉動、早晚痰多等症狀。

成分:貫仲(約26.25克),生地,大黃(各約18.75克),青黛,板藍根(各約11.25克),硃砂,蒲黃,薄荷(各約7.5克),珍珠,龍腦(各約5.6克),麝香(約3.75克),牛黃(約11.25克)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雞豆。服用方法:每天早晚用清茶化服一丸。

解語丸,治療中風導致語言表達不清。

成分:白附子,石菖蒲,遠志(各約37.5克),全蠍(約11.25克),羌活,明天麻,殭蠶(各約18.75克)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綠豆。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薑湯送服。

正舌湯,治療中風導致舌頭僵硬、難以說話。

成分:明雄黃,荊芥(各等分)

製作方法:將以上兩種藥材研磨成極細的末。服用方法:每次服用約7.5克,用豆酒調服。

稀薟丸,適用於中風初期或曾經中風,以及體型肥胖的人長期服用,效果非常好。

成分:稀薟草,又名火扻草。最好在農曆五月初五、六月初六或九月初九採摘,效果最佳。去除花和果實,只留下葉子。刷去葉子上的毛,用酒和蜂蜜拌勻,放入蒸籠蒸曬九次,烘乾後研磨成細末,再用煉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服用方法:空腹時用溫酒或米湯送服六十丸。如果服用超過一千次,頭髮會變黑,筋骨會強健,食慾會增加,走路像飛一樣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