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臺玉案》~ 卷之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7)

1. 附飲

痰伏胞絡。自肺竅嗽出。涎伏脾胃。自口角流出。飲生胃腑。從食脘吐出。飲症有六。水停腸胃。腹響轆轆有聲。名痰飲。水流在脅。咳吐則痛。名懸飲水流四肢。身體重痛。名溢飲。水停膈上。飽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名支飲。水停心下。背冷如手掌大。四肢歷節疼痛。缺盆咳嗽轉甚。

名留飲。水停膈滿。嘔吐喘咳。腰背痛淚出。名伏飲。六者不同。皆因飲水。及茶酒停蓄不散。再加外邪生冷七情。相搏而成。脈多弦滑或伏。眼下皮如炭黑。治法在皮裡膜外。表分者汗之。在胸膈者吐之。在四肢經絡脅肋者。分利之。在腸胃裡分者下之。病人一臂痛。不一時復移在一臂。

其脈沉細非風也。必有飲在上焦矣。

2. 立方

挖涎卅,治一切痰飲症。或漉漉有聲。或手足冷痹。

氣脈不通。

大戟白芥子,栝蔞曲(各二兩),薄桂(三錢),全蠍(八個),雄黃硃砂(各一錢)

上為末。粉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臨臥薑湯送下。

五飲湯,治五飲神效。曰留飲。曰癖飲。曰痰飲。曰溢飲。曰流飲。

旋覆花人參橘紅枳實白朮(各錢),茯苓厚朴半夏澤瀉,獵苓(各八分)前胡,桂心,白芍甘草(各六分)

姜五片煎服。

降痰丸,治三焦氣閉。痰飲痞滿。咳嗽吐痰。肢體倦怠。不思飲食。

木香檳榔青皮陳皮三稜枳殼(麩炒),半夏(姜礬制),大黃黑牽牛(各一兩)

上為末。麵糊為丸。每服三錢。薑湯食前服。

3. 三消門

消者易消之謂也。邪火內鑠。真陰枯竭。善渴善飢。不能滋養肌膚。飲食入胃。頃刺消盡。故名消症。以其上中下三焦受熱。故又曰三消。所謂三消者何。口乾不休。曰消渴。多食善消。曰消中。小便頻數。曰消腎。乃心脾與腎三經之火症也。而心脾二經之熱。又皆由於腎虛。

蓋腎之所主者水也。真水不竭。自足以滋養乎脾。而上交於心。何至有乾枯消渴之病乎。惟腎水一虛。則無以制餘火。火旺不能撲滅煎熬臟腑。火因水竭而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陽盛陰衰。構成此症。而三消之患始劇矣。其根源非本於腎耶。然分而言之。又若有自為病者。

如心經既虛。邪火乘之。而又內擬心火。心火與邪火一時騰起。不能制抑。熏蒸上焦。以致口乾舌燥。咽喉如燒。引飲雖多。而煩渴不止。小便頻數而短少。所謂消渴是也。脾經既虛。邪火乘之。而內灸脾土。脾家為火所爍。胃火亦從而起。倉廩之官失職。中宮之位已空。令人消穀而易飢。

飲食大倍於平日。肌肉漸瘦。小便如泔。雖甚煩渴。而飲不多。所謂消中者是也。腎經既虛。邪火乘之。水本能勝火。而今反為火勝。一杯之水易干。車薪之火方熾。則先天真一之精必煎熬殆盡。由是骨髓皆枯。肢節瘦細。腿膝痠疼。唇烈火燥。渴而引飲。飲雖不多。而便溺時下。

不能收攝。所謂消腎者是也。三焦雖自為病。而其本總歸腎經。真水一虛。而二病從之。醫者可以求其原矣。此病惟好酒好色。喜食炙爆。愛服丹砂金石之藥。而成之。蓋好酒則熱易積。好色則火難制。喜食炙爆則津液耗亡。愛服丹砂金石腸胃燥烈。而火症起矣。能食者必生癰疽。

不能食者必不免中滿鼓脹也。慎之

4. 脈云

脈訣云。消渴脈數大者生。虛小病深厄難治。

5. 立方

生津散,治上焦之病。渴而飲水。

黃柏天花粉黃連,山梔(各一錢),白扁豆,生地,麥門冬知母(各一錢五分),茯苓,乾葛(各八分)

加燈心三十莖。空心服。

清心降火湯,治消渴小便不利。

黃連,天花粉,麥門冬(去心),滑石(各二錢)五味子木通,茯苓(各一錢),甘草(五分)加燈心三十莖。食前服。

三黃丸,治男婦消渴。不生肌肉。飲水無度。口燥咽乾。小便短澀。

春三月,大黃(二兩),黃連(四兩),黃芩(四兩)

夏三月,大黃(一兩),黃連(一兩),黃芩(六兩)

秋三月,大黃(二兩),黃連(二兩),黃芩(六兩)

冬三月,大黃(五兩),黃連(三兩),黃芩(三兩)

上三味。依時加減為末。蜜丸如綠豆大。每服百丸。一日三服。一月病愈。

神效散,治消渴。形容漸瘦。精神倦怠。

麥門冬,黃耆,天花粉,白扁豆(各一錢五分),枇杷葉天門冬烏梅(各一錢),甘草(五分)

水煎食前服。

茯兔丸,治三消等症。並治白濁。

茯苓(四兩),菟絲子(八兩),北五味(五兩),石蓮子(肉三兩),山藥(五兩)

上為末。以山藥為粉。作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六十丸。滾湯下。

加味地黃丸,治下消。

山藥(炒),山茱萸,北五味,澤瀉(去毛),黃柏(鹽水炒),知母(各四兩青鹽水炒),懷生地(八兩),牡丹皮(炒),白茯苓(去皮各二兩五錢)

上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錢。空心滾湯下。

抑火理脾湯,治中消。

山梔,白朮,扁豆,寒水石(各二錢),山藥,黃連,茯苓,沙參

蓮子七枚。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