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臺玉案》~ 卷之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7)

1. 附飲

痰伏胞絡。自肺竅嗽出。涎伏脾胃。自口角流出。飲生胃腑。從食脘吐出。飲症有六。水停腸胃。腹響轆轆有聲。名痰飲。水流在脅。咳吐則痛。名懸飲水流四肢。身體重痛。名溢飲。水停膈上。飽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名支飲。水停心下。背冷如手掌大。四肢歷節疼痛。缺盆咳嗽轉甚。

名留飲。水停膈滿。嘔吐喘咳。腰背痛淚出。名伏飲。六者不同。皆因飲水。及茶酒停蓄不散。再加外邪生冷七情。相搏而成。脈多弦滑或伏。眼下皮如炭黑。治法在皮裡膜外。表分者汗之。在胸膈者吐之。在四肢經絡脅肋者。分利之。在腸胃裡分者下之。病人一臂痛。不一時復移在一臂。

其脈沉細非風也。必有飲在上焦矣。

白話文:

[痰液阻塞胞絡,從肺部的孔隙咳出。涎液積聚於脾胃,會從口角流出。飲食過量積聚在胃部,從食道吐出。飲食過量的症狀有六種:水停於腸胃,腹內會響動,發出聲音,稱為痰飲;水滯於肝膽,咳嗽時會感到疼痛,稱為懸飲;水滯於四肢和脅肋,身體沈重疼痛,稱為溢飲;水滯於膈上,會引起飽脹、倚靠和呼吸困難,稱為支飲;水滯於心下,背部冷感,四肢和關節疼痛,稱為心下水滯,或稱為伏飲。這六種症狀各有不同,但都與飲食過量、茶酒停滯不散,加上外邪、生冷和情緒影響有關。脈象多呈弦滑或隱伏。眼睛下方的皮膚如炭黑色。治療方法在於調理皮膚和膜層之外,對於表面的症狀,可以出汗治療;對於胸膈的症狀,可以吐瀉治療;對於四肢、脅肋的症狀,可以分別調理;對於腸胃內部的症狀,可以通便治療。病人的一側手臂疼痛,不久後可能轉移到另一側手臂。如果脈象沈細,但不是風症,那麼很可能有上焦的水滯。]

2. 立方

挖涎卅,治一切痰飲症。或漉漉有聲。或手足冷痹。

氣脈不通。

大戟,白芥子,栝蔞曲(各二兩),薄桂(三錢),全蠍(八個),雄黃,硃砂(各一錢)

上為末。粉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臨臥薑湯送下。

五飲湯,治五飲神效。曰留飲。曰癖飲。曰痰飲。曰溢飲。曰流飲。

旋覆花,人參,橘紅,枳實,白朮(各錢),茯苓,厚朴,半夏,澤瀉,獵苓(各八分)前胡,桂心,白芍,甘草(各六分)

白話文:

治療所有痰濕病症,包括喉嚨發出漉漉聲響,或四肢寒冷麻木,氣血流通不順的問題,可以使用以下藥方:

  • 大戟(2兩)、白芥子(2兩)、栝蔞曲(2兩)、薄桂(3錢)、全蠍(8個)、雄黃(1錢)、硃砂(1錢)。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用米粉糊做成丸狀,每個約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約60到70個,睡前以薑湯送服。

治療五種不同類型的飲食積滯:留飲、癖飲、痰飲、溢飲、流飲,可使用以下藥方:

  • 旋覆花(錢)、人參(錢)、橘紅(錢)、枳實(錢)、白朮(錢)、茯苓(錢)、厚朴(錢)、半夏(錢)、澤瀉(錢)、獵苓(錢)、前胡(8分)、桂心(6分)、白芍(6分)、甘草(6分)。以上材料加水煎煮,根據個人情況適量服用。

姜五片煎服。

降痰丸,治三焦氣閉。痰飲痞滿。咳嗽吐痰。肢體倦怠。不思飲食。

木香,檳榔,青皮,陳皮,三稜,枳殼(麩炒),半夏(姜礬制),大黃,黑牽牛(各一兩)

上為末。麵糊為丸。每服三錢。薑湯食前服。

白話文:

使用五片薑煎煮後飲用。

服用降痰丸,用於治療三焦氣流通受阻、痰飲聚積、胸腹脹滿、咳嗽咳痰、四肢疲倦、無胃口等症狀。

成分包括:木香、檳榔、青皮、陳皮、三稜、枳殼(麩炒)、半夏(薑礬制)、大黃、黑牽牛(各一兩)。

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粉末,用麵粉糊製成藥丸,每次服用約為三錢,於飯前以薑湯送服。

3. 三消門

消者易消之謂也。邪火內鑠。真陰枯竭。善渴善飢。不能滋養肌膚。飲食入胃。頃刺消盡。故名消症。以其上中下三焦受熱。故又曰三消。所謂三消者何。口乾不休。曰消渴。多食善消。曰消中。小便頻數。曰消腎。乃心脾與腎三經之火症也。而心脾二經之熱。又皆由於腎虛。

蓋腎之所主者水也。真水不竭。自足以滋養乎脾。而上交於心。何至有乾枯消渴之病乎。惟腎水一虛。則無以制餘火。火旺不能撲滅煎熬臟腑。火因水竭而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陽盛陰衰。構成此症。而三消之患始劇矣。其根源非本於腎耶。然分而言之。又若有自為病者。

如心經既虛。邪火乘之。而又內擬心火。心火與邪火一時騰起。不能制抑。熏蒸上焦。以致口乾舌燥。咽喉如燒。引飲雖多。而煩渴不止。小便頻數而短少。所謂消渴是也。脾經既虛。邪火乘之。而內灸脾土。脾家為火所爍。胃火亦從而起。倉廩之官失職。中宮之位已空。令人消穀而易飢。

白話文:

"消症"指的是病情容易消失的情況。這是由於邪氣的內侵,使得真正的陰液耗盡。患者常感到口渴且胃口大增,但這些消耗並不能滋潤身體的皮膚。食物進入胃部後,很快就會被消耗掉,因此得名為消症。因為熱邪影響了上中下三焦,所以又稱為三消。

三消的特徵如下:口乾不息,稱為消渴;食量大且容易消瘦,稱為消中;小便頻繁,稱為消腎。這是心、脾和腎三個經絡的火症。而心和脾的熱氣,都源自於腎虛。

腎主管著水,如果真水沒有耗盡,自然可以滋養脾,再向上交心,哪來乾枯消渴的病症呢?只有當腎水虛弱,無法控制餘火,火勢旺盛無法熄滅,煎熬著五臟六腑,火勢因水的缺乏而更熾烈,水因火的強烈而更加乾涸,陽氣過盛陰氣衰微,形成了這種病症。而三消的問題開始變得嚴重了。難道不是因為腎虛造成的嗎?

然而,如果細分來說,似乎有自己發病的部分。例如,心經虛弱,邪氣乘機而入,再加上內生的心火,心火與邪火同時興起,無法控制抑制,燻蒸上焦,導致口乾舌燥,咽喉如同被燒灼,飲水雖多,但口渴不減,小便頻繁且量少,就是所謂的消渴。如果脾經虛弱,邪氣乘機而入,再加熱脾土,脾的部位被火燒灼,胃火也隨之上升。糧倉之官失職,中宮的位置已經空虛,讓人容易消化食物且容易感到飢餓。"

飲食大倍於平日。肌肉漸瘦。小便如泔。雖甚煩渴。而飲不多。所謂消中者是也。腎經既虛。邪火乘之。水本能勝火。而今反為火勝。一杯之水易干。車薪之火方熾。則先天真一之精必煎熬殆盡。由是骨髓皆枯。肢節瘦細。腿膝痠疼。唇烈火燥。渴而引飲。飲雖不多。而便溺時下。

不能收攝。所謂消腎者是也。三焦雖自為病。而其本總歸腎經。真水一虛。而二病從之。醫者可以求其原矣。此病惟好酒好色。喜食炙爆。愛服丹砂金石之藥。而成之。蓋好酒則熱易積。好色則火難制。喜食炙爆則津液耗亡。愛服丹砂金石腸胃燥烈。而火症起矣。能食者必生癰疽。

不能食者必不免中滿鼓脹也。慎之

白話文:

飲食量大大超過平常,肌肉逐漸消瘦。小便如同米泔,雖然非常口渴,但飲水量不多。這就是所謂的「消中」情況。腎經如果虛弱,邪火就會乘機而入。原本水應該能勝過火,但現在反而被火所勝。一杯水很快就乾了,一堆柴火卻正在燃燒,那麼先天的純真精氣必定會被煎熬殆盡。因此,骨髓都枯竭了,四肢和節處變得細小,腿和膝蓋疼痛,嘴脣如同烈火一般乾燥。即使感到口渴,飲水量也不多,但小便卻頻繁。無法控制這種情況,這是「消腎」的情況。三焦即使有自己獨立的疾病,但其根本原因還是與腎經有關。真水一旦虛弱,兩種疾病就會隨之出現。醫生們可以從這裡找到病因。這種疾病通常是由喜歡喝酒、喜歡性行為、喜愛食用烤炸食物,以及服用丹砂金石等藥物所造成的。因為喜歡喝酒容易積熱,喜歡性行為難以控制火氣,喜愛食用烤炸食物會導致津液耗損,愛服丹砂金石等藥物會使腸胃乾燥,火症也因此產生。能夠正常飲食的人,可能會生出瘡毒或膿腫。無法正常飲食的人,則必定會出現腹脹的狀況。請謹慎處理。

4. 脈云

脈訣云。消渴脈數大者生。虛小病深厄難治。

5. 立方

生津散,治上焦之病。渴而飲水。

黃柏,天花粉,黃連,山梔(各一錢),白扁豆,生地,麥門冬,知母(各一錢五分),茯苓,乾葛(各八分)

加燈心三十莖。空心服。

清心降火湯,治消渴小便不利。

黃連,天花粉,麥門冬(去心),滑石(各二錢)五味子,木通,茯苓(各一錢),甘草(五分)加燈心三十莖。食前服。

白話文:

【生津散】,用來治療上焦的疾病。當感到口渴想要喝水時使用。

  • 黃柏、天花粉、黃連、山梔(各取一分錢的量),白扁豆、生地、麥門冬、知母(各取一分五錢的量),茯苓、乾葛(各取八分的量)
  • 加上燈心三十根。在空腹時服用。

【清心降火湯】,用來治療消渴和小便不順暢的問題。

  • 黃連、天花粉、麥門冬(去心)、滑石(各取二分錢的量),五味子、木通、茯苓(各取一分的量),甘草(取五分的量)
  • 加上燈心三十根。在飯前服用。

三黃丸,治男婦消渴。不生肌肉。飲水無度。口燥咽乾。小便短澀。

春三月,大黃(二兩),黃連(四兩),黃芩(四兩)

夏三月,大黃(一兩),黃連(一兩),黃芩(六兩)

秋三月,大黃(二兩),黃連(二兩),黃芩(六兩)

冬三月,大黃(五兩),黃連(三兩),黃芩(三兩)

上三味。依時加減為末。蜜丸如綠豆大。每服百丸。一日三服。一月病愈。

神效散,治消渴。形容漸瘦。精神倦怠。

白話文:

【三黃丸】,治療男女消渴症狀。不生長肌肉,飲水量無限制,口乾咽痛,小便頻密且量少。

春季三月配方:大黃(二兩),黃連(四兩),黃芩(四兩)。

夏季三月配方:大黃(一兩),黃連(一兩),黃芩(六兩)。

秋季三月配方:大黃(二兩),黃連(二兩),黃芩(六兩)。

冬季三月配方:大黃(五兩),黃連(三兩),黃芩(三兩)。

以上三種藥物,根據季節調整比例研磨成粉,用蜂蜜調和成如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百粒,每日三次。一個月後疾病痊癒。

【神效散】,治療消渴症狀,導致身材逐漸消瘦,精神疲憊。

麥門冬,黃耆,天花粉,白扁豆(各一錢五分),枇杷葉,天門冬,烏梅(各一錢),甘草(五分)

水煎食前服。

茯兔丸,治三消等症。並治白濁。

茯苓(四兩),菟絲子(八兩),北五味(五兩),石蓮子(肉三兩),山藥(五兩)

上為末。以山藥為粉。作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六十丸。滾湯下。

加味地黃丸,治下消。

白話文:

麥門冬、黃耆(各五分)、天花粉、白扁豆(各三分)、枇杷葉、天門冬、烏梅(各一分)、甘草(五分)。

用水煎煮後,在餐前服用。

茯兔丸,用於治療三消等病症。同時也適用於治療白濁。

茯苓(四兩)、菟絲子(八兩)、北五味(五兩)、石蓮子(肉三兩)、山藥(五兩)。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以山藥為粘合劑做成丸狀,大小如同梧桐籽。每次服用六十粒,用熱湯送服。

加味地黃丸,用於治療下消。

山藥(炒),山茱萸,北五味,澤瀉(去毛),黃柏(鹽水炒),知母(各四兩青鹽水炒),懷生地(八兩),牡丹皮(炒),白茯苓(去皮各二兩五錢)

上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錢。空心滾湯下。

抑火理脾湯,治中消。

山梔,白朮,扁豆,寒水石(各二錢),山藥,黃連,茯苓,沙參

加蓮子七枚。煎服。

白話文:

材料:

  • 山藥(炒)
  • 山茱萸
  • 北五味
  • 澤瀉(去毛)
  • 黃柏(鹽水炒)
  • 知母(各四兩青鹽水炒)
  • 懷生地(八兩)
  • 牡丹皮(炒)
  • 白茯苓(去皮各二兩五錢)

做法:以上材料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丸狀,大小如梧桐籽,每次服用三錢,空腹時用沸水送下。

藥方名稱:抑火理脾湯,適用於治療中消症狀。

材料:

  • 山梔
  • 白朮
  • 扁豆
  • 寒水石(各二錢)
  • 山藥
  • 黃連
  • 茯苓
  • 沙參
  • 加蓮子七枚

做法:將上述材料加水煮沸後,加入蓮子煮至熟透,然後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