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臺玉案》~ 卷之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2)

1. 附骨疽

2. 立方

黍米寸金丹,專治附骨疽。並諸腫毒。神效。

乳香,沒藥,雄黃,狗寶,輕粉,烏金石(各三錢),蟾酥,硇砂(各四錢),白粉霜(水銀升煉),黃蠟(各五錢),鯉魚膽(三個陰乾),狗膽(一個),白丁香(四十九枚),金頭蜈蚣(七條酥炙黃色),人乳(頭胎者佳)

上為末。先以乳蠟二味熬成膏。同藥為丸。如綠豆大。大人三丸。小兒一丸。重者五丸。蔥湯送下。衣被密蓋。出汗為度。

當歸拈痛湯,治附骨疽。因濕熱下注。腿腳赤腫。痛不可忍。

羌活,當歸,防風,茵陳,蒼朮(各一錢),苦參,升麻,術(各七分),葛根,甘草,黃芩,知母,澤瀉,豬苓,人參,黃柏(各五分),水煎溫服。

托裡黃耆湯,治附骨疽。初起腫痛。外貼太乙神應膏。(方見本門)

黃耆,當歸,柴胡,木瓜,連翹,羌活,肉桂,生地,黃柏(各等分),水酒各一鍾。煎服。

羌活防己湯,治附骨疽。初發於太陽太陰。厥陰分者。

羌活,川芎,蒼朮,防己,木香(各一錢),連翹,射干,甘草,赤芍,木通,歸尾,蘇木(各一錢二分),水酒各一鍾煎服。

黃連消毒飲,治附骨疽。在腿外側。堅硬漫腫作痛。不能行步。

黃連,羌活,黃柏,黃芩(各一錢二分),防己,生地,防風,歸尾,知母,獨活,陳皮黃耆,人參,蘇木(各一錢),水煎溫服。

十全大補湯,治附骨疽將愈時。服十餘劑。永無他患。(方見發背門)

白話文:

黍米寸金丹,專門治療附骨疽,以及各種腫毒,效果非常神奇。

藥材: 乳香、沒藥、雄黃、狗寶、輕粉、烏金石(各三錢),蟾酥、硇砂(各四錢),白粉霜(水銀升煉)、黃蠟(各五錢),鯉魚膽(三個陰乾),狗膽(一個),白丁香(四十九枚),金頭蜈蚣(七條酥炙黃色),人乳(頭胎的最好)。

製作方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先用乳香和黃蠟兩味藥熬成膏狀,再將其他藥粉加入攪拌均勻,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成人每次服用三丸,小孩每次服用一丸,病情嚴重者可服用五丸。用蔥湯送服,然後蓋好被子,讓身體微微出汗即可。

當歸拈痛湯,治療附骨疽,因為濕熱下注導致腿腳紅腫,疼痛難忍的情況。

藥材: 羌活、當歸、防風、茵陳、蒼朮(各一錢),苦參、升麻、白朮(各七分),葛根、甘草、黃芩、知母、澤瀉、豬苓、人參、黃柏(各五分)。

服用方法: 用水煎煮,溫熱服用。

托裡黃耆湯,治療附骨疽初期腫痛,外敷太乙神應膏(藥方在本門中)。

藥材: 黃耆、當歸、柴胡、木瓜、連翹、羌活、肉桂、生地、黃柏(各等分)。

服用方法: 用水和酒各一鐘,一同煎煮服用。

羌活防己湯,治療附骨疽初發於太陽、太陰、厥陰這三個部位的情況。

藥材: 羌活、川芎、蒼朮、防己、木香(各一錢),連翹、射干、甘草、赤芍、木通、歸尾、蘇木(各一錢二分)。

服用方法: 用水和酒各一鐘,一同煎煮服用。

黃連消毒飲,治療附骨疽發生在腿外側,堅硬腫脹疼痛,導致無法行走的情況。

藥材: 黃連、羌活、黃柏、黃芩(各一錢二分),防己、生地、防風、歸尾、知母、獨活、陳皮、黃耆、人參、蘇木(各一錢)。

服用方法: 用水煎煮,溫熱服用。

十全大補湯,治療附骨疽快要痊癒時,服用十幾劑,可以永絕後患(藥方在發背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