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臺玉案》~ 卷之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1)

1. 瘡瘍科

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則瘡瘍之疾。非外得也。而昔人列之為外科者。以形症在外。非若內症之無形可見也。然外之所成。皆內之所發。未有不由臟腑而出者。其可視以為外症而忽之乎。瘡瘍之中。癰疽為甚。而大疔之毒。尤甚於癰疽。故治大疔者。十活其一二。治疽者。

十活其五六。治癰者。十活其八九。惟毒有淺深。故治有難易耳。然何以辨其癰疽大疔哉。亦視其腫之高下。地之廣狹。脈之浮沉而已。蓋癰者。壅之義也。氣血為毒所壅瘀而不行。故發而為癰。其初發之時。必灑淅惡寒。而身微熱。多生於背與頂。在背之上部。或左或右。

為上搭手。在背之下部。或為正發。生於腦後者。為對口。比之上下搭手。尤為毒也。凡癰皆掀然熱而腫高。其勢易大。其根不甚深。從乎陽也。疽者沮之義也。氣血為毒所阻滯而不行。故發而為疽。其初發之時。亦灑淅惡寒。先覺麻癢如㾦㿔之狀。按之內實。手推不能動。

多發於背腰肩隅之間。及小腹胸傍。其發股足之間者。名附骨疽。凡疽皆腫不甚高。勢不易大。而其根反深。惟發於背心及股者。為至重。乃五臟所發。從乎陰也。疔者。丁之似也猶釘之在木。拔之不能出。搖之不能動。其根至深。其毒至甚。其頭至硬。其初發之時。反不知痛癢。

但不覺麻木。外雖如麻。里則如瓜。及其勢甚。則痛苦異常。應心入膽。而不可忍乃五臟六腑所發之火。煆煉已久。併合於一處。而生疔者。多見於面部骨節之間。而究其毒之所從來。多由於飲食服餌之中。經曰。膏粱之變。足生大疔。凡肥甘厚味。炙爆煎熬之物。最能助火。

嗜味之人。恣供口腹。醉之以酒。勞之以色。脾土於是乎燥烈。腎水於是乎枯竭。積之既久。留於五臟。布於六腑。火鬱而不散。乘其氣血所虛之處。而發之根抵於內。而煩熾於外。其毒甚於鳩鳥。試割其肉。以飼雞犬。立見其斃。此大疔之所以多死也。若夫似疔而非疔者。

則俱以腫毒治之。而無大害。然三者之脈。何以辨之。蓋浮而數者毒氣在表。故知其為癰。沉而數者。毒氣在裡。故知其為疽。若沉而又滑。數而弦急者。必疔也。此皆有形之可見者。雖其治有難易。猶可因其症而施之。至於腸癰。腹癰。肺癰之類。皆為內癰。其狀與癥瘕痞癖無異。

苟或以為內科之症。而進以削堅破結之劑。所治非其所忍。幾何而不殞人之命也。大法瘡瘍之在外者。初發無如一灸。艾煙一透。其毒立效。若延至六七日。則不可灸矣。毒之淺者點之。毒之深者決之。毒之尤深而針刀所不及者。則烙之。未成毒膿。則用化毒。既成膿。則用托裡。

此外在人之臨症機變矣。

白話文:

各種疼痛、搔癢、瘡瘍,都屬於心火旺盛所引起。所以瘡瘍這種疾病,並不是從外部直接得到的。以前的人把它歸類為外科,是因為它的症狀顯現在體表,不像內科疾病那樣無形難見。但實際上,外在的病變都是由內在發出的,沒有不是從臟腑而來的。難道可以把它們當成單純的外科疾病而忽略嗎?

在各種瘡瘍中,癰和疽最為嚴重,而大疔的毒性又比癰和疽更甚。因此,治療大疔,十個病人中能活下來的只有一兩個;治療疽,十個病人中能活下來的有五六個;治療癰,十個病人中能活下來的有八九個。只是毒性的深淺不同,所以治療的難易程度也不同。

那麼,要如何分辨癰、疽和大疔呢?主要是看它們腫脹的高低、範圍的大小以及脈象的浮沉。癰,有壅塞的意思,是氣血被毒邪壅塞不通而形成的。剛開始發病時,一定會感到發冷,身體微微發熱,大多長在背部和頭頂。如果長在背的上部,可能在左邊或右邊,叫做「上搭手」;如果長在背的下部,可能會正對著中間長出來;如果長在腦後,叫做「對口」,比上下搭手更加嚴重。凡是癰,都會明顯發熱、腫脹,而且容易擴大,但根部不深,屬於陽性的疾病。

疽,有阻滯的意思,是氣血被毒邪阻滯不通而形成的。剛開始發病時,也會感到發冷,先覺得麻癢,像蟲子在皮膚裡爬一樣。按下去裡面是實的,用手推也推不動。大多長在背部、腰部、肩部等交接的地方,以及小腹和胸部的旁邊。如果長在腿和腳之間,就叫做「附骨疽」。凡是疽,腫脹都不會太高,不容易擴大,但根部反而很深,只有長在背部中心和腿上的最為嚴重,是由五臟引起的,屬於陰性的疾病。

疔,就像釘子一樣,牢牢地釘在木頭上,拔不出來,搖不動,根部很深,毒性極強,頭部很硬。剛開始發病時,反而不知道疼痛搔癢,只是覺得麻木,表面雖然像麻木一樣,裡面卻像瓜一樣腫脹,等到病情加重時,就會非常痛苦,痛得鑽心入膽,難以忍受。這是五臟六腑的火氣,長期累積、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疔大多長在面部和骨節之間,追究其毒的來源,大多是因為飲食和服藥的問題。《內經》說:「過食肥甘厚膩的食物,容易長大疔。」凡是肥甘厚味、燒烤煎炸的食物,最容易助長火氣。

喜歡吃味道重的人,放縱口腹之慾,又沉迷於酒色,導致脾土變得乾燥燥熱,腎水變得枯竭。長期積累,就會留在五臟,散佈在六腑,火鬱積而不散,乘著氣血虛弱的地方發出來,根部在內,煩躁在表。它的毒性比毒鳥還要強。如果把疔的肉割下來餵雞或狗,馬上就會死亡。這就是大疔死亡率高的原因。

至於那些看起來像疔卻不是疔的,都用治療腫毒的方法來處理,就不會有大害。那麼,這三種病(癰、疽、疔)的脈象,要怎麼分辨呢?脈象浮而數的,表示毒氣在表,所以是癰;脈象沉而數的,表示毒氣在裡,所以是疽;如果脈象沉而且滑,又數而且弦急,一定是疔。這些都是有形的、可以看得出來的。雖然治療的難易程度不同,還是可以根據症狀來處理。

至於腸癰、腹癰、肺癰之類的,都屬於內癰,它們的症狀和癥瘕痞癖很相似。如果把它們當成內科疾病來治療,而使用削堅破結的藥物,病人就無法承受,很快就會喪命。一般來說,長在體表的瘡瘍,剛開始發病的時候最好用艾灸,艾煙一透,毒性馬上就能消解。如果拖延到六七天,就不能再用艾灸了。毒性淺的,用點藥;毒性深的,就切開排膿;毒性特別深,針刀也無濟於事的,就用燒烙。如果還沒形成膿,就用化毒藥;如果已經化膿,就用托裡藥。這些都是根據臨症時的變化來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