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臺玉案》~ 卷之二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7)

1. 瘟疫

理中湯

人參,白朮,乾薑,甘草

大便澀者。用散。利者用丸。寒甚腹痛。四肢冷。加附子臍下動氣。欲作奔豚。去朮。加肉桂。吐多。去朮。加半夏。薑汁製。下多。還用術。悸。加茯苓。渴。倍白朮。腹痛裡虛。倍人參。寒。倍乾薑。

吐不止。去甘草。加薑汁。吐蛔。去甘草。加烏梅。飢逆。加丁香柿蒂。噦逆。加木香。霍亂轉筋。加石膏。寒濕發黃。加茵陳。脾弱瀉不止。溺不利。倍參朮。合五苓散。內虛腹痛。合小建中湯。陶氏加肉桂。陳皮茯苓薑棗臨服入陳壁土炒一匙。自利肚腹痛。加木香磨。薑汁。腹痛甚。去白朮。或陰結症。本方加大黃利之。

金沸草散

金沸草,荊芥,麻黃,甘草,赤芍,半夏,前胡,薑棗

潤燥湯

生地,山梔,升麻,柴胡,石膏,生薑

自汗加桂枝。無汗。加蘇葉。乾葛。虛煩。加麥門冬。渴。加天花粉。咳嗽。加杏仁。

陽毒升麻湯

升麻,犀角,射干,黃芩,人參,甘草

加減調中湯

芍藥,茯苓,白朮,麥門冬,生地,陳皮,桔梗,烏梅

痰。加貝母。熱甚。加黃芩。

藿香正氣散

此方治內傷脾胃。外感風寒。若病在太陽。頭疼發熱。骨節痛。不可用。

藿香,紫蘇,白芷,大腹皮,茯苓,厚朴,白朮,陳皮,桔梗,半夏曲,甘草,薑棗

一方去白朮加香附米。

香蘇散

香附,紫蘇,陳皮,甘草,蔥姜,頭目痛。加川芎白芷。熱甚。加柴胡。

參蘇飲

人參,半夏,茯苓,陳皮,枳殼,桔梗,前胡,乾葛,甘草,紫蘇

後人去人參。以川芎代人參。柴胡代前胡。芎蘇飲。

若寒天氣促。咳嗽。加麻黃杏仁。金沸草。若溫天咳嗽。加桑白皮。杏仁。如有熱痰。加黃芩。栝蔞仁。周身骨節疼。加羌活。婦人胎前產後。加川芎。當歸。芍藥。

又秘方,人中黃五錢。蒼朮。羌活。各三錢。煎服立愈。

小陷胸湯,胸膈迷悶。乃邪熱結於上焦。而生痰也。

半夏(六錢),黃連(三錢),栝蔞(一個)

連皮肉取四分之一作一服水二鍾。先煮栝蔞至一鍾半。下余藥煎至一鍾溫服。如未效再服。口出黃涎即愈。

大陷胸湯,胸前脹悶煩滿。不進飲食。及渴多飲水。有停飲在上。行早之故。名曰結胸。

大黃(五錢),芒硝(一兩八錢五分),甘遂(二錢五分)

為末。作二服。水二鍾。煎大黃至一鍾去渣。入硝煎一沸。入甘遂末溫服。得快利止。

白話文:

瘟疫

理中湯

由人參、白朮、乾薑、甘草組成。

如果大便乾澀,就用散劑;如果腹瀉,就用丸劑。如果寒氣很重,腹痛、四肢冰冷,要加附子。如果肚臍下有氣在動,好像要發生奔豚的感覺,就去掉白朮,加入肉桂。如果嘔吐很多,就去掉白朮,加入用薑汁製過的半夏。如果腹瀉很多,就要用回白朮。如果心悸,就加入茯苓。如果口渴,就加倍白朮。如果腹痛是裡虛引起的,就加倍人參。如果是寒氣引起的,就加倍乾薑。

如果嘔吐不止,就去掉甘草,加入薑汁。如果吐出蛔蟲,就去掉甘草,加入烏梅。如果覺得飢餓卻噁心想吐,就加入丁香、柿蒂。如果打嗝不止,就加入木香。如果霍亂導致抽筋,就加入石膏。如果是寒濕引起的黃疸,就加入茵陳。如果是脾虛導致腹瀉不止,小便不利,就要加倍人參、白朮,並合用五苓散。如果是內虛腹痛,就合用小建中湯。陶氏的用法是加入肉桂,另外加入陳皮、茯苓、薑、棗,臨服時再加入用陳舊土塊炒過的一匙。如果是腹瀉、肚子痛,就加入磨成粉的木香和薑汁。如果腹痛很嚴重,就去掉白朮。如果屬於陰結症,可以用本方加大黃來通便。

金沸草散

由金沸草、荊芥、麻黃、甘草、赤芍、半夏、前胡、薑、棗組成。

潤燥湯

由生地、山梔、升麻、柴胡、石膏、生薑組成。

如果自汗,就加入桂枝。如果沒有汗,就加入蘇葉、乾葛。如果虛煩,就加入麥門冬。如果口渴,就加入天花粉。如果咳嗽,就加入杏仁。

陽毒升麻湯

由升麻、犀角、射干、黃芩、人參、甘草組成。

加減調中湯

由芍藥、茯苓、白朮、麥門冬、生地、陳皮、桔梗、烏梅組成。

如果有痰,就加入貝母。如果熱氣很重,就加入黃芩。

藿香正氣散

這個方子治療因內傷脾胃,又外感風寒引起的疾病。如果病在太陽經,出現頭痛發熱、骨節疼痛,就不可以用這個方子。

由藿香、紫蘇、白芷、大腹皮、茯苓、厚朴、白朮、陳皮、桔梗、半夏曲、甘草、薑、棗組成。

另一個方子是去掉白朮,加入香附米。

香蘇散

由香附、紫蘇、陳皮、甘草、蔥、薑組成。如果頭痛、眼睛痛,就加入川芎、白芷。如果熱氣很重,就加入柴胡。

參蘇飲

由人參、半夏、茯苓、陳皮、枳殼、桔梗、前胡、乾葛、甘草、紫蘇組成。

後人將人參去掉,用川芎代替人參,用柴胡代替前胡,稱為芎蘇飲。

如果天氣寒冷,呼吸急促,咳嗽,就加入麻黃、杏仁、金沸草。如果天氣溫和,咳嗽,就加入桑白皮、杏仁。如果有熱痰,就加入黃芩、栝蔞仁。如果全身骨節疼痛,就加入羌活。如果是婦女在懷孕或產後,就加入川芎、當歸、芍藥。

還有一個秘方,用五錢人中黃、三錢蒼朮、三錢羌活煎服,可以馬上見效。

小陷胸湯,治療胸膈悶痛,是由於邪熱結在上焦而產生痰液。

由半夏(六錢)、黃連(三錢)、栝蔞(一個)組成。

連皮肉取四分之一做為一服,用水兩碗煎煮,先煮栝蔞至一碗半,再下剩餘的藥煎至一碗,溫服。如果沒有效果,再服一次。如果口中流出黃色的口水,就表示快要好了。

大陷胸湯,治療胸前脹悶煩躁,不想吃東西,並且口渴多喝水,這是因為有停滯的飲液在上,影響腸胃的運作,稱為結胸。

由大黃(五錢)、芒硝(一兩八錢五分)、甘遂(二錢五分)組成。

將藥材研成粉末,分成兩服。用水兩碗煎煮大黃至一碗,去掉藥渣,加入芒硝煎煮沸騰,再加入甘遂粉末,溫服。如果腹瀉通暢就停止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