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臺玉案》~ 卷之六 (1)
卷之六 (1)
1. 八卦舉症歌
乾宮屬大腸。稠密背受殃。糞門多癢塌。宜服保元湯。
坎宮屬腎水。稠密陰疔起。腎腧似火燒。七日歸泉里。
艮宮屬腎經。梅花甚不仁。若加紫黑色。八日落牙根。
震宮乃肝木。宜大不宜三。如品如串樣。十四日歸山。
巽宮屬小腸。稀疏宜帶黃。若還梅品赤。淋閉還不妨。
離宮屬心火。蟻形甚不可。四肢不容針。遍身無你我。
坤宮屬命門。生死在其中。稠密終不好。疏朗亦無凶。
充宮屬肺金。更多我不驚。若還無空地。胸背反相因。
白話文:
乾卦對應大腸,如果長得密密麻麻的,背部就會受影響。肛門會很癢、下陷,適合服用保元湯來治療。
坎卦對應腎,如果長得密密麻麻的,陰部會長疔瘡。腎俞穴附近會像火燒一樣,七天內就會死亡。
艮卦對應腎經,梅花狀的疹子非常不好,如果呈現紫黑色,八天內牙齒就會脫落。
震卦對應肝,疹子宜大片不宜三三兩兩的,如果像物品串起來一樣,十四天內就會死亡。
巽卦對應小腸,疹子稀疏而且呈現黃色是好的,如果像梅花且呈紅色,小便不順暢還算無妨。
離卦對應心,像螞蟻一樣的疹子非常不好,四肢會痛到無法扎針,全身都會麻木沒有知覺。
坤卦對應命門,生死就看這裡。如果長得密密麻麻的就不太好,但如果長得稀疏就沒有什麼凶險。
兌卦對應肺,長得再多我也不會驚慌。如果沒有空隙,胸部和背部就會互相影響。
2. 耳紋看法一見吉凶皆知
歌曰
耳後筋紋淡淡紅。疏疏磊磊決無凶。若然紫黑青白色。任是軒岐枉費功。
耳後紅筋赤一條。又無枝葉上面高。將來必主心經痘。頭面若稀不必憂。
耳邊紫黑魚刺形。紛紛卻向裡邊行。將來必主肝經痘。滿身斑黑八朝冥。
耳後蒼筋痘主稀。頭大尾尖人不知。將來必主脾經痘。向外排行疏更奇。
耳後淡白亂如麻。紛紛俱往外頭爬。將來必主脾經痘。形如蠶種七朝嗟。
痘。疹忌觸十四款。
腋下狐臭氣。溝渠濁惡氣。房中淫液氣。婦人經候氣。諸般白腥氣。酒醉葷腥氣。硫黃毒藥氣。麝香臊穢氣。痰汗蒸濕氣。誤燒頭髮氣。魚骨腥臭氣。蔥蒜韭韭氣。烹煎油膩氣。坑廁尿糞氣。
白話文:
耳紋看法一見吉凶皆知
歌訣說:
耳朵後面的筋脈紋路呈現淡淡的紅色,而且分布稀疏、排列清晰,這樣通常沒有什麼凶險。如果筋脈紋路呈現紫黑色、青色或白色,那就算華佗再世也難以醫治。
耳朵後面出現一條紅色筋脈,而且沒有分叉,也沒有往上延伸,將來很可能會長心經痘。如果頭面部的痘痘很少,就不用太過擔心。
耳朵旁邊出現紫黑色的,像魚刺一樣的紋路,而且紛亂地向內延伸,將來很可能會長肝經痘。如果全身布滿黑色的斑點,那情況就很危險了。
耳朵後面的青色筋脈紋路,表示痘痘會長得比較稀少,而且頭部粗大尾部尖細,一般人不容易察覺。將來很可能會長脾經痘,而且這些痘痘會向外排列,分布稀疏但很特別。
耳朵後面出現淡白色的筋脈紋路,像亂麻一樣,而且紛紛向外擴散,將來很可能會長脾經痘,形狀像蠶卵,病情可能會讓人感到悲哀。
長痘疹時,要避免接觸以下十四種東西:
腋下的狐臭氣味、臭水溝的惡臭氣味、房事後的淫液氣味、婦女經期氣味、各種白色的腥臭氣味、酒醉後的葷腥氣味、硫磺毒藥氣味、麝香的臊臭氣味、痰和汗蒸發的濕氣、燒焦頭髮的氣味、魚骨的腥臭氣味、蔥蒜韭菜的氣味、烹調的油膩氣味、以及廁所的尿糞氣味。
3. 治痘總論秘訣
痘之發與雜症不同。雜症只在一經。痘則五臟之症俱見。古云似傷寒者。亦大概言也。寒由外入。痘自里出。故惡寒無汗。頭痛脊強。左額青紋。面色慘而不舒。此傷寒之所有。而痘症之所無也。兩眼含淚。臭氣出粗。睡中微驚。耳紋現。惡熱不惡寒。此痘症之所有。而傷寒之所無也。五臟症已詳。
凡初熱時。睡中微悸。鼻氣出粗斯二者僅可作痘症驗有云。中指獨冷。耳尻冷等說不必信。
痘者豆也。肖其形則生。不肖其形則死。形之不肖。元神竭矣。尖圓而凸。周淨而聳。形之有神者也。如麩如沸。如疹如疥如蠶種。如蛇皮。如蚊跡。如蚤斑。如湯泡。如火刺形之無神者也。形而無神。可冀生乎。至如色也。欲如春花之在露。不欲如秋草之經霜。紅白兩分。
明潤光活。色之有彩者也。如膩粉。如枯骨。如紅米飯。如豬肝色。色之無彩者也形不有神。色不現形。生意可知矣。嗚呼神彩。其生死之門戶也。
凡看痘。先看元氣。痘兒元氣。非有非無唯心領意會耳。已如形色初善。而終變惡者。元氣內竭也。形色初惡。而終歸善者。元氣內強也。元氣本也。形色末也。故善者必求本。
人知痘藉氣血。不知痘之所藉。尤有超於氣血者。元氣是也。蓋元氣盛則氣血流通而領遂。有負戴並行祛毒。痘必應期而開落。元氣一虧則在外者內不續。在內者外不固。毒肆妄行。或出或入。而為外剝內攻矣。調養真元。補益氣血。誠治痘完策。不得已而欲攻。他症中病即已。經曰常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
夫包血成圓者氣也。氣能拘血製毒。則痘窠必圓。尖而周淨。附氣成暈者血也。血能附氣製毒。則痘暈必光明而紅活。頂陷者氣之虛。塌陷者氣之離。暈枯者血之虛。根散者血之離。圓也。暈也。氣血之所為也。而所以成圓成暈者。氣血不得專主也。
根窠者。血之暈。膿者血之腐。故六日之前。專看根窠。無根窠。必不貫膿。六日以後。專看膿色。無膿色。必難收靨。此理也勢也。
無形者。依有形。有形者。附無形。互相依附。固天地之道。亦氣血之道也。氣之離。不由血之散乎。故自氣血交後。常觀根窠為憑準。粗緊紅活。生意沛然。若微細而不現不斂。且黯淡。則氣將飛去。而必不剋制毒矣。是故內攻根散者死。內攻而根血猶附。非毒作楚。必三因致之。
頂白根紅。氣血分也。在四五日間不分。則後必作癢。頂沖根附。氣血交也。在六七日不交。則後必有變。至是而根白地清。起勢勃勃。可不藥而愈。若深紅壯熱。疔將作也。四日用清。六日用補。乃治常痘繩釐。
氣血有常。而不能盈於常。而能自虧於常。然亦有盈者。何也。毒壅於氣。火搏於血耳。斑者血有餘也。泡者氣多甚也。經曰。邪氣甚則實。精真氣奪則虛。
白話文:
痘瘡的發生和一般雜病不同。雜病通常只影響一個經脈,而痘瘡則會顯現五臟的病症。古人說痘瘡的症狀像傷寒,也只是大概而言。傷寒是由外感寒邪引起的,而痘瘡是從身體內部發出來的。所以,傷寒會出現怕冷、無汗、頭痛、背部僵硬、左額有青筋、面色蒼白而無光澤等症狀,這些是痘瘡所沒有的。而痘瘡則會有兩眼含淚、呼吸有臭味、睡覺時輕微驚醒、耳朵出現紋路、怕熱不怕冷等症狀,這些是傷寒所沒有的。五臟的病症在前面已經詳細說明。
凡是初發熱時,睡覺中會輕微驚悸、呼吸粗重,這兩點可以作為判斷是否為痘瘡的依據。至於有人說中指獨冷、耳後或臀部發冷等說法,不必相信。
痘瘡就像豆子一樣,長得像豆子的痘瘡會好轉,不像豆子的痘瘡則會惡化。痘瘡形狀不像豆子,表示身體的元氣已經耗盡。痘瘡如果呈現尖而圓,凸起且周圍乾淨聳立,這是有元氣的表現。如果像麥麩、沸騰的樣子,像疹子、疥瘡、蠶種、蛇皮、蚊子叮咬的痕跡、跳蚤斑點、湯水燙傷的泡、或火刺的樣子,就表示痘瘡沒有元氣。形狀沒有元氣的痘瘡,又怎麼能期望它好轉呢?至於顏色方面,要像春天帶露水的花朵一樣,不要像秋天經霜的草一樣。紅白分明,明亮光潤,表示痘瘡有生機。如果像塗了膩粉、枯骨、紅米飯、豬肝的顏色,就表示痘瘡沒有生機。痘瘡的形狀沒有元氣,顏色也沒有生機,其病情就可想而知了。哎呀,痘瘡的神彩,關係著病人生死的關鍵啊!
凡是看痘瘡,要先看病人的元氣。痘瘡病人的元氣,說有好像沒有,說沒有卻又好像有,只能用心去體會。如果痘瘡的形色開始很好,最後卻變壞,是元氣內耗的表現;如果痘瘡的形色開始不好,最後卻變好,是元氣內強的表現。元氣是根本,形色是末節。所以治療痘瘡,必須求其根本。
人們知道痘瘡的發生要依靠氣血,但不知道痘瘡所依靠的,還有比氣血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元氣。如果元氣旺盛,氣血就能順暢流通,帶動身體祛除毒素,痘瘡就能按時出現和消退。如果元氣虧損,則表面的病症無法得到內部的支持,內部的病症也無法穩固,毒素就會肆虐妄行,時而出時而入,形成外攻內守的局面。所以調養元氣、補益氣血,才是治療痘瘡的完善策略。如果不得已要攻邪,治療其他疾病只要能使病症減輕即可。經書上說,用毒藥治療疾病,十個病人能治好八個;不用毒藥治療疾病,十個病人能治好九個。
能把血包圍成圓形的,是氣的作用。氣能夠約束血液,控制毒素,痘瘡的根部就會呈現圓形,尖而周圍乾淨。附著在氣上形成暈圈的,是血的作用。血能夠附著在氣上控制毒素,痘暈就會呈現光明而紅潤的顏色。痘瘡頂部凹陷,是氣虛的表現;痘瘡塌陷,是氣散的表現;痘暈枯萎,是血虛的表現;痘瘡根部散亂,是血離散的表現。痘瘡的圓形和暈圈,是氣血作用的結果。而之所以能形成圓形和暈圈,氣血卻不能單獨起作用。
痘瘡的根部就像是血的暈圈,膿液就像是腐敗的血。所以,在發病六天之前,要專門觀察根部和暈圈。沒有根部和暈圈的痘瘡,肯定不會形成膿液。在發病六天之後,要專門觀察膿液的顏色。沒有膿液的痘瘡,肯定很難結痂。這是痘瘡發展的規律和趨勢。
無形的東西依附於有形的東西,有形的東西依附於無形的東西,這是互相依存的關係,是天地運行的法則,也是氣血運行的法則。氣的離散,難道不是由血的散亂引起的嗎?所以,從氣血開始交合之後,要經常觀察痘瘡的根部和暈圈作為判斷病情的標準。如果痘瘡的根部和暈圈粗大、緊密、紅潤有生機,表示病勢良好;如果痘瘡的根部和暈圈微細而不明顯、不收斂、且顏色暗淡,表示氣將要離散,一定不能控制毒素。因此,內攻而根部散亂的病人會死亡。內攻而根血還能附著的病人,如果不是毒素作祟,肯定是其他三個因素引起的。
痘瘡頂部呈現白色,根部呈現紅色,表示氣血分離。如果在發病四五天之間還沒有分離,之後肯定會發癢。痘瘡頂部向上衝起,根部向下附著,表示氣血交合。如果在發病六七天之間還沒有交合,之後肯定會發生變化。到了這個階段,如果痘瘡根部變成白色,周圍乾淨,痘瘡的勢頭很旺盛,就可以不吃藥而自癒。如果痘瘡顏色深紅,發熱很嚴重,就是疔瘡要發作的跡象。發病四天時用清熱的藥物,發病六天時用補益的藥物,這是治療普通痘瘡的常規方法。
氣血運行有一定的規律,但氣血不能一直保持在正常的狀態,可能會自行虧損。然而,也有氣血過盛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毒素壅塞在氣中,火氣侵襲了血液的緣故。出現斑點,表示血液有餘;出現水泡,表示氣過多。經書上說,邪氣盛就會導致身體強實,精氣真氣被奪走就會導致身體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