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臺玉案》~ 卷之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1)

1. 重舌鵝口

舌者,心之苗也,以為君火,其體本熱。而況小兒以純陽之軀,先受於胎,復感熱於外,其母愛惜之至,惟恐其寒,而又裹之以綿衣,覆之以重衾,幾何而不為兒之病哉?重舌鵝口之症,未必皆兒之自病,或者其母有以致之也。古人云:「若要小兒安,常令飢與寒,飢則不致於傷脾,

寒則不致於生熱。」此保嬰之道乎?所謂寒者,亦非使之凍也,惟令常溫,不至甚暖耳。冷暖得宜,豈復有鵝口重舌之患耶?然何以名之曰重舌?重者,舌下腫突,其狀又若一層,故謂之重,非真有兩舌也。何以名之曰鵝口?鵝口者,滿口皆白,有似鵝之口中,俗謂之雪口是也。

分而言之,重舌屬心,鵝舌屬脾,合而言之,總為心熱。何者?心統於脾,故曰治於口也。使不由於心熱,則口雖白,而舌自赤,何為而舌上皆白耶?大法內服瀉心清熱之劑,而外敷涼藥,則重者可消,白者可退矣。

白話文:

舌頭是心臟的外在表現,可以把它看作是君主之火的象徵,它的本質就偏熱。更何況小孩子是純陽的體質,在母胎中就帶有熱性,出生後又容易感受到外來的熱邪。母親又過於愛惜孩子,生怕他們著涼,總是給他們穿上厚厚的棉衣,蓋上厚重的被子,這樣怎麼可能不讓孩子生病呢?長重舌、生鵝口瘡這些病,不見得全是孩子本身的問題,有時候可能是母親造成的。古人說:「想要孩子平安,就要讓他常保持飢餓和微寒。」飢餓就不會傷到脾胃,微寒就不容易生熱。這就是保養嬰兒的道理。所謂的「寒」,也不是要讓他們凍著,只是要讓他們保持常溫,不要太過溫暖。冷暖適宜,哪裡還會有鵝口瘡、重舌這些病呢?

那麼,為什麼叫做「重舌」呢?「重」是指舌頭下面腫脹突起,看起來好像又有一層舌頭一樣,所以才稱為「重」,並不是真的有兩條舌頭。為什麼叫做「鵝口」呢?「鵝口」是指滿嘴都是白色的,看起來很像鵝的嘴巴裡面,民間俗稱「雪口」。

分開來說,重舌的問題屬心,鵝口瘡的問題屬脾。合起來說,總的來說都是心熱造成的。為什麼呢?因為心臟統管著脾胃,所以說病症表現在口部。如果不是因為心熱,那麼口雖然會變白,但舌頭本身應該是紅色的,為什麼舌頭上卻都是白色的呢?治療的大原則是,內服清瀉心火的藥,外敷涼性的藥,這樣重舌腫脹就會消退,鵝口瘡的白色就會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