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臺玉案》~ 卷之二 (1)
卷之二 (1)
1. 立方
破血散聚湯,治血鼓腫脹。堅硬如石。朝寬暮急。臍凸發喘。
桃仁,紅花,歸尾,牛膝(各一錢),三稜,蓬朮(各二錢),蘇木,木通,官桂,青皮,穿山甲(各八分),酒煎空心服。
神仙蒸臍法,治血鼓血瘕。血瘋等症。(方見噎膈門)
桂紅丸,治血瘕血痞。神效。
官桂,紅花,桃仁,當歸梢,阿魏(各一兩),廣木香(一兩五錢),白豆蔻,蓬朮,血見愁,穿山甲(一兩二錢)
上為末。醋打米糊為丸。每服三錢。早晚一服。酒下。
消腫丸,治血腫等症。
人參,當歸,大黃(九蒸過各一兩),桂心,瞿麥,蘇木,白茯苓,葶藶子,廣木香(各一兩四錢),木通(五兩)
上為末。以木通煎湯法為丸每服二錢。空心米飲送下。
消腫飲,治症同前。
五靈脂,肉桂,川芎,當歸(各一錢五分),牛膝,青皮(各一錢),玄胡索,黑牽牛(各二錢),生薑五片。空心煎服。
紫金錠,治血鼓。並血瘕血腫。酒磨三錢服。(方見痰門)
祛風治血湯,治一切血風等症。
防風,當歸,川芎(各一錢五分),荊芥,紅花,生地,桃仁,青皮,香附,天麻(各一錢二分),水酒各一鍾煎服。
又方,治症同前。
蒼耳草(陰乾),小薊(陰乾)
上為末。每服二錢。酒調下。
清熱涼血飲,治熱入血室。
麥門冬,丹皮,赤茯苓(各一錢二分),連翹,秦艽,生地,當歸,川芎(各一錢五分),黃芩,赤芍(各一錢),燈心三十莖。不拘時服。
白話文:
破血散聚湯,治療因血瘀積聚引起的腹部腫脹,腫塊堅硬如石頭,早上感覺寬鬆,傍晚加劇,肚臍突出,呼吸急促。
藥方組成:桃仁、紅花、當歸尾、牛膝(各一錢),三稜、蓬朮(各二錢),蘇木、木通、肉桂、青皮、穿山甲(各八分),用水和酒煎煮,空腹服用。
神仙蒸臍法,治療因血瘀積聚引起的腹部腫塊,以及因血病引起的瘋狂等症狀。(藥方見噎膈門)
桂紅丸,治療因血瘀積聚形成的腹部腫塊,有神效。
藥方組成:肉桂、紅花、桃仁、當歸梢、阿魏(各一兩),廣木香(一兩五錢),白豆蔻、蓬朮、血見愁、穿山甲(一兩二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醋調製的米糊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三錢,早晚各一次,用酒送服。
消腫丸,治療因血瘀積聚引起的腫脹等症狀。
藥方組成:人參、當歸、大黃(蒸過九次,各一兩),桂心、瞿麥、蘇木、白茯苓、葶藶子、廣木香(各一兩四錢),木通(五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木通煎煮的湯汁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米湯送服。
消腫飲,治療與消腫丸相同的症狀。
藥方組成:五靈脂、肉桂、川芎、當歸(各一錢五分),牛膝、青皮(各一錢),玄胡索、黑牽牛(各二錢),生薑五片。空腹煎煮服用。
紫金錠,治療因血瘀積聚引起的腹部腫脹,以及因血瘀積聚形成的腫塊,用酒磨服三錢。(藥方見痰門)
祛風治血湯,治療各種因血病引起的瘋狂等症狀。
藥方組成:防風、當歸、川芎(各一錢五分),荊芥、紅花、生地、桃仁、青皮、香附、天麻(各一錢二分),用水和酒各一盅煎煮服用。
另一個藥方,治療相同的症狀。
藥方組成:蒼耳草(陰乾)、小薊(陰乾)。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調服。
清熱涼血飲,治療熱邪侵入血室引起的病症。
藥方組成:麥門冬、丹皮、赤茯苓(各一錢二分),連翹、秦艽、生地、當歸、川芎(各一錢五分),黃芩、赤芍(各一錢),燈心草三十根。不拘時間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