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臺玉案》~ 卷之一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4)

1. 靈蘭秘典篇

補,橘核,菖蒲,龍骨,續斷,益智仁

瀉,芒硝,滑石,澤瀉,車前子

溫,茴香,烏藥

涼,生地,甘草梢,黃柏

引經,藁本,羌活(行上),黃柏(行下)

十二經絡中。惟三焦獨無圖者。上焦如霧。中焦如瀝。下焦如瀆。有象無質。即上中下。三部臟腑空處是也。

補,黃耆,甘草,益智仁

瀉,澤瀉,

溫,附子

涼,石膏,地骨皮

引經,柴胡,川芎(行上),青皮(行下)

八風宜避(風者髮屋折木揚砂起石開發腠里體虛弱病後宜當避之)

從正南方來。名曰大弱風。其傷人。內舍於心。外在於脈。其氣主為熱。(夏至為實風冬至為虛風)

從西南方來。名曰謀風。其傷人。內舍於脾。外在於肌。其氣主弱。(立秋為實風立春為虛風)

從正西方來。名曰剛風。其傷人。內舍於肺。外在皮膚其主氣為燥。(秋分為實風春分為虛風)。

從西北方來。名曰折風。其傷人。內舍於小腸。外在於手太陽脈。脈絕則溢。脈閉則結。(立冬為實風立夏為虛風)

從西北方來名曰大剛風。其傷人內舍於腎。外在於骨。與肩背之膂筋。其氣主為寒。(冬至為實風夏至為虛風)

從東北方來名曰凶風。其傷人內舍於大腸。外在於兩脅腋骨下及肢節。(立春為實風立秋為虛風)

從正東方來名曰嬰兒風。其傷人內舍於肝。外在於筋紐。其主為身濕。(春分為實風秋分為虛風)

從東南方來名曰弱風。其傷人。內舍於胃。外藏於肌肉。其氣主體重。(夏至為實風冬至為虛風)。

此八風。皆從其虛之所襲。乃能病人。故聖人云。風如避矢石焉。

白話文:

[靈蘭秘典篇]

補益:橘核、菖蒲、龍骨、續斷、益智仁。

瀉下:芒硝、滑石、澤瀉、車前子。

溫熱:茴香、烏藥。

寒涼:生地、甘草梢、黃柏。

引導藥性歸經:藁本、羌活(引藥性向上走)、黃柏(引藥性向下走)。

十二經絡中,只有三焦沒有具體圖形。上焦就像霧一樣瀰漫,中焦像水從高處滴落,下焦像溝渠一樣。三焦有其功能卻沒有實質的形體,指的就是上、中、下三個部位臟腑之間的空隙。

補益:黃耆、甘草、益智仁。

瀉下:澤瀉。

溫熱:附子。

寒涼:石膏、地骨皮。

引導藥性歸經:柴胡、川芎(引藥性向上走)、青皮(引藥性向下走)。

要避開八方來的風(風會吹倒房屋、折斷樹木、揚起塵沙、掀動石頭、使皮膚腠理開泄,身體虛弱或剛病癒的人應該避開)。

從正南方吹來的風,叫做「大弱風」。它傷害人體,在內會影響心臟,在外會影響脈絡,它的性質偏熱。(夏至的風屬於實邪,冬至的風屬於虛邪)。

從西南方吹來的風,叫做「謀風」。它傷害人體,在內會影響脾臟,在外會影響肌肉,它的性質偏虛弱。(立秋的風屬於實邪,立春的風屬於虛邪)。

從正西方吹來的風,叫做「剛風」。它傷害人體,在內會影響肺臟,在外會影響皮膚,它的性質偏燥。(秋分的風屬於實邪,春分的風屬於虛邪)。

從西北方吹來的風,叫做「折風」。它傷害人體,在內會影響小腸,在外會影響手太陽經脈,經脈斷絕會導致血液外溢,經脈閉塞會導致氣血瘀滯。(立冬的風屬於實邪,立夏的風屬於虛邪)。

從西北方吹來的風,叫做「大剛風」。它傷害人體,在內會影響腎臟,在外會影響骨骼,以及肩背的肌肉和筋,它的性質偏寒。(冬至的風屬於實邪,夏至的風屬於虛邪)。

從東北方吹來的風,叫做「凶風」。它傷害人體,在內會影響大腸,在外會影響兩脅、腋下以及四肢的關節。(立春的風屬於實邪,立秋的風屬於虛邪)。

從正東方吹來的風,叫做「嬰兒風」。它傷害人體,在內會影響肝臟,在外會影響筋的連結,它的性質會導致身體濕重。(春分的風屬於實邪,秋分的風屬於虛邪)。

從東南方吹來的風,叫做「弱風」。它傷害人體,在內會影響胃,在外會影響肌肉,它的性質會導致身體沉重。(夏至的風屬於實邪,冬至的風屬於虛邪)。

這八種風,都是從人體虛弱的地方侵入,才會使人發病。所以古人說,避風要像避開箭矢和石頭一樣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