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臺玉案》~ 卷之一 (11)
卷之一 (11)
1. 節食
五經環列。土位中都病從口入。昔有良謨。過飽脾怯。食多胃浮。不節則嗟是則誰辜。
白話文:
五臟像環一樣排列,脾胃位居中央,疾病多半是從口吃進去的。以前有很好的告誡,吃太飽會使脾虛弱,吃太多會使胃脹滿,如果不節制飲食就要感嘆是自己造成的過失了,那又能怪誰呢?
2. 慎勞
干靜故專。坤靜故翕。人身二氣。惟休乃逸。如彼勞薪燃之猶急。筋骨日瘁。安有餘息。
白話文:
心神寧靜,才能專注。大地寧靜,萬物才能收斂。人身有陰陽二氣,唯有休息才能安逸。如果像燃燒乾柴一樣過度勞累,筋骨就會日漸衰弱,哪還有剩餘的氣力呢?
3. 酌飲
曲臺糟丘。濫腸狂藥。無量不亂。至人斯樂溺則精撓。湎則神索知止弗殆。是在自酌。
白話文:
飲酒作樂,如同在曲折的臺榭和堆積如山的酒糟旁,喝得爛醉如泥、胡亂服用猛烈的藥物,這樣就算喝得再多也不會感到不適。真正懂得養生的人,會從中得到樂趣。但如果沉溺於酒,精氣就會損耗;如果過度貪杯,精神就會萎靡。所以懂得適可而止,不讓自己陷入危險,關鍵在於自我節制。
4. 懲忿
怒氣屬肝。過並傷肺。衝冠裂眥。忽發難制。炎炎隆隆。天君狂吠。克之弗力。胡以息氣。
白話文:
怒氣與肝臟相關。但如果過度發怒,反而會傷害肺部。發怒時怒髮衝冠,眼睛瞪裂,情緒突然爆發難以控制,就像火焰般熊熊燃燒、轟隆作響,彷彿心神的主宰(天君)像瘋狗一樣亂叫。想要克制卻力不從心,要如何才能平息怒氣呢?
5. 守口
古人有訓。守口如瓶。匪第蓄德。亦以尊生多言耗氣。謾語搖心。淵然靜嘿。抱寂凝真。
白話文:
古人有教誨說,要守口如瓶,不輕易洩露言語。這樣做不僅能培養德行,也能保養生命。話說多了會耗損精氣,隨意說謊會擾亂心神。所以要保持深沉寧靜、沉默寡言的狀態,才能抱持清靜,凝聚真元。
6. 防感
邪氣乘虛。風寒襲逆。榮衛稍疏。感輒易入。譬猶勁敵。有間則突。慎之慎之。宜固吾鐍。
白話文:
外來的病邪會趁著人體虛弱時侵入。風寒之邪侵襲人體,導致體內的營衛之氣稍微疏鬆,就很容易感受外邪而生病。這就像強大的敵人,只要有空隙就會進攻。要小心謹慎啊!應該要鞏固我們身體的防禦機制。
7. 去疑
弓影非蛇。蕉夢豈鹿。境因疑生。致此成郁。忽二忽三。茫無定局。渙然冰消。乃慊幽獨。
白話文:
弓箭的影子看起來像蛇,芭蕉樹下的夢境怎麼會是鹿呢?這些都是因為心中的疑惑而產生,才會導致內心鬱悶。一下覺得是這樣,一下又覺得是那樣,茫然沒有定論。如果能像冰塊消融一樣,把疑惑都解開,就能夠心安理得地獨處了。
8. 破拘
神圓則融。脈膠則括。抱此沉憂。天機宜活。瀟然散步。灑然獨樂。解攣釋拘。生意灼灼。
白話文:
精神飽滿圓融,就能通暢無阻。如果脈象如膠著般凝滯,就會像被束縛捆綁。心中懷抱著這樣沉重憂慮,天賦的靈機應該要靈活運用。不如悠閒地散步,灑脫自在地享受獨處的快樂。解開身心的拘束和僵硬,生命的活力自然會蓬勃煥發。
9. 寡交
伐木丁丁。友生是求。值此煩疴。艱厥應酬。靜處一室。可以優遊。何用往還。頻如馬牛。
白話文:
砍伐樹木,丁丁作響。結交朋友是為了有所求。正值這些煩惱病痛,應酬變得艱難。安靜待在一個房間,可以悠閒自在。何必來來往往,頻繁得像牛馬一樣呢?
10. 自貴
吾性吾命。吾愛吾真。彼蒼異我。肩荷匪輕百爾調攝衛生有經。𨪊然桎梏。胡不自尊。
白話文:
我的本性和命運,我愛惜我的真實本性。上天賦予我獨特之處,我肩負的責任並不輕。你們眾人調養身體、注重衛生都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感到被束縛,為何不自我尊重呢?
11. 能斷
我有慧劍。倚天耀雪。水可斷蛟。陸可剸革。況此情緣。何難斬截。一揮立碎。乃為後特。
以上數款。不假藥石。其用較藥石猶精。無事餌術。其功視餌術更捷。所謂一帖清涼。二豎立瘥。抱疴者。洵宜置之榻左。永為箴砭焉。
尊生主人孫文胤謹識
白話文:
我擁有一把智慧之劍,它像倚天劍般閃耀著雪白光芒。水中的蛟龍都能被它斬斷,陸地上的皮革也能被它切開。更何況是這區區的情緣,又有什麼難以斬斷的呢?只要揮劍一斬,就能立刻粉碎,這才能成就未來的特別之處。
以上這些方法,都不需要依靠藥物或石頭(指砭石),它們的效用比藥物、砭石還要精純。不用服食任何藥物,它們的效果比服藥更快捷。這就像一帖清涼的藥方,能讓病魔立刻痊癒。身患疾病的人,實在應該把這些道理放在床邊,永遠作為警惕自己的箴言。
尊生主人孫文胤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