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臺玉案》~ 卷之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6)

1. 附傷風

傷風之症乃風邪客於腠里。灑淅惡寒。噴嚏呵欠。頭疼發熱類於傷寒。但見風寒即怕。亦不太甚者是也。

白話文:

感冒的症狀是風邪入侵到皮膚的微細孔隙中,會有發冷、顫抖、不喜歡風寒的情況。會打噴嚏、想伸懶腰,頭痛、發燒,類似於傷寒的症狀。只是對風寒特別敏感,但又不會太嚴重。

2. 脈云

陽浮陰弱。大蓋肺部見浮者。多以此為辨。

3. 立方

加味香蘇飲

川芎,紫蘇,羌活,防風,蒼朮,香附,甘草,荊芥,白芷(各三錢),葛根,前胡(各一錢)上加蔥頭十枚。生薑三片。煎服以被覆取汗為度。

若以為小疾而不治。日久則風入於肺。必成咳嗽。即費調理矣。凡感風邪。初起忌服茯苓。以其味淡。善干滲泄。有表症服之則引邪入於陰經也。如當用補。或消痰。或消食。以香蘇飲為主方。隨症加減。不得一一細贅矣。

白話文:

加味香蘇飲配方如下:

  • 川芎:三錢
  • 紫蘇:三錢
  • 羌活:三錢
  • 防風:三錢
  • 蒼朮:三錢
  • 香附:三錢
  • 甘草:三錢
  • 荊芥:一錢
  • 白芷:一錢
  • 葛根:一錢
  • 前胡:一錢

另外加入大蔥十枚和生薑三片,一起煎煮後服用,服用時需蓋上被子以發汗為度。

如果輕視小病不治療,長時間下去風邪會進入肺部,可能會導致咳嗽,治療起來就更困難了。對於初次感染風邪的人來說,應該避免使用茯苓,因為茯苓的味道淡,具有利水滲濕的特性,如果在有表證的情況下使用,會導致風邪進入陰經。如果是需要補充、消痰或消食的情況,可以以香蘇飲為主方,再根據病情增減藥物,這裡就不一一詳細說明瞭。

4. 中風門

(附癇症)

夫人似乎無恙而卒然中風者。豈一朝一夕之故哉。蓋內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土必先潰也。而後水決之。木必先枯也。而後風摧之。夫物且然而況於人乎。

經曰。邪之所輳。其氣必虛風豈能以自中乎人亦人之自受乎風耳。使其內氣充足。精神完固。則榮衛調和。腠理緘密。雖有風將安入乎。惟其不戒暴怒。不節淫欲。或飢不暇於食。或寒不暇於衣。或嗜酒而好色。或勤勞而忘身。或當風而沐浴。或大汗而行房或畏熱而露臥。或冒雨而奔馳。

以致真元耗亡氣血消盡。大經細絡。積虛彌年。平時無甚痛苦。而不知榮衛皆空。徒存軀殼。正猶無心之木。將折未折。無基之牆。欲頹未頹。其勢已不可支。而方且自謂無恙。遂迷而不知戒。一旦為賊風所襲。如劇冠操刃。直入無人之境。勢若破竹。不移時而皆潰。則杯酒談笑之間。

白話文:

人類看似健康,卻突然中風,這並非一朝一夕之故,而是因為內部先已腐敗。就像土地先腐爛了,然後才會洪水泛濫;樹木先枯萎了,然後才會被風吹倒。物尚且如此,人又何況呢?

根據經典說法,邪氣之所以聚集,一定是有氣虛的地方。風又怎麼會自己進入人體呢?這是因為人的身體本身就有接受風邪的條件。如果一個人的內在氣息充盈、精神堅固,那麼他的血液和津液就會調和,皮膚和腠理就會閉合緊密,即使有風邪也無法侵入。只要他不放縱情緒,不濫用性行為,或者在飢餓時不吃東西,在寒冷時不穿衣服,或者嗜酒好色,或者勞累到忽略自己的健康,或者迎風洗澡,大汗淋灕後進行房事,害怕熱度而露宿,或者冒雨奔跑,導致真正元氣耗損,血液和體液消失,主要和細微的脈絡都積聚著虛弱,經過多年,平時沒有太大的痛苦,但實際上血液和津液已經空虛。僅剩一副空殼,就像沒有根的樹木,即將折斷,沒有基礎的牆壁,即將倒塌。這種情況已經無法支持,人們還自我認為沒有問題,於是就陷入迷惘而不自覺警覺。一旦受到強烈的風邪攻擊,就像在劇烈的場合下操持刀劍,直入無人之地,勢如破竹,不到片刻就全部崩潰。在談笑間,生命已經走向終點。

舉步轉移之頃。卒然顛仆頓為廢人。不亦重可快哉。由是觀之。雖由外風之中。實因內氣之虛也。然人之一身。表裡上下未必皆虛。惟積虛之處。氣多不貫而勢有偏重。故一為風所入。而肢體是乎廢矣。若以臟腑言之。則又各有形症焉。中臟者。多滯九竅。故有唇緩矢音。鼻塞耳聾。

目瞀便秘之症。中腑者。多著四肢。故有半身不遂。手足不隨。左癱右瘓之形。又有中血脈者。則外無六經之形症。內無便溺之阻澀。惟口眼歪斜。或左或右而已。而手足動靜起居。食息故無恙也。其或股不能舉。口不能言。更無別症。乃中經也。比中臟腑則為輕。比之中血脈猶為重耳。

白話文:

在行動轉換的一瞬間,突然倒下,成為行動受限的人。這不是令人悲痛的事嗎?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使是由外在風邪所導致,其實是因為內在氣血虛弱所致。然而人的全身並非每處都虛弱,只有長期積累的虛弱部位,氣血流通不暢且有偏重現象。因此,一旦風邪侵入,就會導致四肢機能障礙。如果從臟腑的角度來看,則各有不同的症狀表現。如果傷及內臟,會導致九孔阻滯,出現嘴脣弛緩、發音困難、鼻塞耳聾、視力模糊、大便不通等症狀。如果傷及腑臟,會影響四肢,導致半身不遂、手腳不靈活,出現左側癱瘓、右側僵硬的形狀。還有傷及血液循環系統的,外表看起來沒有六經症狀,內在沒有排尿困難,只會出現口眼歪斜,或是偏向左或右的情況。但手腳活動、飲食作息都沒有問題。如果股部不能抬舉、口不能說話,並且沒有其他症狀,這是傷及經絡的情況。比起傷及臟腑來說輕一些,但比起傷及血液循環系統來說還是重一些。

然因其病而藥之。則中臟者。宜下。中腑者。宜汗。中經者。宜補血以養筋。中血脈者。宜養血以通氣。此皆可治之症也。而又有難易於其間。中臟為難而。中腑次之。中經又次之。其或初中於血脈。藥之而愈。苟不守禁忌。必復中而中必在於臟。中一次則虛一次。虛一次。

則重一次。故中腑雖可治也。由先中血脈與經。而後及於腑。則難治矣。中臟本難治也。由先中腑而後及於臟。則不治矣。若中腑而兼中臟與傷寒兩感者何異。其又可生耶。凡中風口開者。為心絕。手撒者。為脾絕。眼合者。為肝絕。遺尿者。為腎絕。聲如鼾睡者。為肺絕。

汗出如油者。為元氣內絕。筋痛者。為無血。髮直指而為頭上竄面赤如妝。而汗綴如珠。皆所不治之症也。其有一中即死者。何為而如此之急耶。蓋人之五臟。以心為君。心也者。所以主宰乎一身者也。五臟之中。惟心最難死。故人死氣絕一身盡冷。而心頭獨熱者。以其難死故也中臟之人。

白話文:

根據病情來選用藥物,如果是影響到內臟的病症,應使用下藥;如果是影響到體表(如皮膚、肌肉等)的病症,應使用發汗的方法;如果涉及的是神經系統,則需補充血液以滋養筋骨;如果涉及到脈管系統,則需養血以通暢氣息。這些都是可以治療的病症,但其中又存在難易程度的區別。影響內臟是最難治療的,其次影響體表,再次是神經系統,而如果先影響脈管系統再影響到體表,就更難治了。同樣,影響內臟本身就難治,如果先影響到體表再影響到內臟,則無法救治了。如果影響到體表同時也影響到內臟和傷寒兩種情況,這和只有體表受影響的情況有何不同呢?這又怎能生存下去呢?

凡風邪從口而出者,表明心絶;手鬆弛無力者,表明脾絶;眼睛閉合者,表明肝絶;尿失禁者,表明腎絶;聲音如打呼嚕般沈悶者,表明肺絶;汗水像油一樣滑出者,表明元氣內絕;筋骨疼痛者,表明血液不足;頭發直立、面色紅潤、汗水凝結成珠狀者,都是不可治的病症。還有一種情況,一旦生病就立即死亡,為什麼會如此急迫呢?因為人的五臟中,以心為首,心主全身,五臟之中,唯有心最難死亡。所以人死時,氣絕、全身冰冷,唯獨心頭仍熱,這是因為心最難死亡的緣故。影響內臟的人,就是指這樣的情況。

不即死者。以四臟之氣雖絕。而心猶未絕也。一中其心則杯酒未乾。片言未盡。而魂魄先亡矣。縱有起死回生之藥。亦何所施乎。大法中風諸症。總屬風痰。初中之時。不論在表在裡。必先以攻痰祛風為主。待其甦醒。然後審其經絡。分其氣血而治之。不可因其內氣之虛。而驟用補劑。

蓋一中之間。道路以為痰阻絕。雖欲補之。孰從而補之。若其病的系太虛口眼不喎斜。手足不偏廢。便溺不阻澀。但汗出不休。眩運不定。四肢軟弱。氣息短促。方可用獨參湯。而猶必佐之以橘紅。加以薑汁。竹瀝。始可服也。若無監製一時或可全愈。而痰邪不泄。當為患他日。

或發癰疽必無救藥者矣。

白話文:

"對於那些似乎無法立刻獲救的人,因為四個主要器官的氣息可能已經停止,但心臟還在跳動。一旦心臟受到影響,即使一杯酒還沒有喝完,一句話還沒有說完,靈魂和魂魄就會先離開身體。即使有能夠起死回生的藥物,又有什麼用呢?對於中風的症狀來說,總的來說都是由風和痰引起的。在初期,無論是表還是裡,都必須首先以攻擊痰和祛除風為主。等到患者清醒後,再審視經絡,區分氣血進行治療。不可以因為體內氣力的虛弱,就突然使用補益的藥物。

蓋因在中風的過程中,道路可能被痰阻塞,即使想要補充,也不知道該如何補充。如果病人的病狀並非因為虛弱導致的眼角歪斜、四肢功能障礙、排尿困難等,只是出汗不停、頭暈不定、四肢軟弱、呼吸急促,這時候可以使用「獨參湯」。但仍然需要輔以「橘紅」,加入薑汁和「竹瀝」,這樣才能服用。如果沒有監督調製,也許可以短期痊癒,但是痰邪沒有排出,將會成為未來的問題。

或者,如果發癰疽,那麼很可能就無法救藥了。"

5. 脈云

風之中人。六脈沉伏者多。但以人迎為主。訣云。中風口噤遲浮吉。急實大數三魂孤。舉要云。中風脈浮滑兼痰氣。其或沉滑。勿以風治。浮大者帶虛。浮緩者帶濕浮緊者帶寒。其有微而數者。虛弱熱極也。

白話文:

風邪入侵身體時,脈搏往往會沈伏,但主要參考的人迎脈。古語有雲,如果中風後出現口啞、四肢僵硬,脈象浮現,則是病情較輕,預後良好;反之,脈象緊密、數跳過快,可能代表病情嚴重,甚至影響生命。總結來說,中風脈象若呈現浮現、滑動、伴隨痰與氣體的情況,應特別留意。如果脈象沈伏且滑動,不能單純以風邪來診斷治療。浮現且大跳的脈象可能伴隨著虛弱之症狀,浮現且緩慢的脈象可能伴隨著濕氣,而浮現且緊張的脈象可能伴隨著寒冷。若有微小而快速的脈象,可能表示體質虛弱、熱度極高。

6. 立方

通關利竅散,治中風不省人事。牙關緊閉。湯水難進。

麝香(一錢),半夏(三錢),青黛(八分),豬牙皂角(五錢)

上為細末。用少許吹鼻。有嚏者生。無嚏不治。

仙授立刻回生丹

牛黃(真西者一兩),膽星(制過九次者一兩二錢),鉛霜(二錢),橘紅(廣皮去白一兩五錢),蛇舍石(醋煆七次五錢),麝香(三錢),枳實(用小者麩炒一兩),沉香(一兩忌火),真金箔(三十片),硃砂(研極細三錢)

白話文:

【通關利竅散】,此方專治中風後病人昏迷不醒,牙關緊閉,飲食困難的情況。配方包含以下草藥:

  • 麝香(一錢):具有強烈的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功效。
  • 半夏(三錢):能化痰止咳、和胃降逆。
  • 青黛(八分):具有清熱解毒、消炎利咽的作用。
  • 豬牙皁角(五錢):能開竅醒腦、舒筋活絡。

以上各項草藥研磨成細粉,取少量用於鼻腔,若有打噴嚏現象則表示有療效,若無則可能無法治癒。

【仙授立刻回生丹】,這是一種緊急救生的藥方,專門針對中風昏迷、呼吸困難等危急情況。配方如下:

  • 牛黃(真西者一兩):具有強大的清熱解毒、開竅醒神功效。
  • 膚星(制過九次者一兩二錢):能清熱化痰、開竅醒神。
  • 鉛霜(二錢):有解毒、止痛作用。
  • 橘紅(廣皮去白一兩五錢):能理氣止痛、化痰消食。
  • 蛇捨石(醋煆七次五錢):具開竅醒神、解毒之效。
  • 麝香(三錢):開竅醒神、活血化瘀。
  • 枳實(用小者麩炒一兩):能破氣消積、化痰止咳。
  • 沈香(一兩,忌火):調理氣血、醒腦開竅。
  • 真金箔(三十片):貴重的輔助材料,可增加藥效。
  • 紅硃砂(研極細三錢):清熱解毒、安神定驚。

取鉛霜法,用出山鉛十斤。打寸許方牌。以線穿懸之於大磁砵內下以燒酒六斤。好醋二斤。上另以一砵覆之。外用鹽泥封固。燉在鍋內熱水中。五日取開。掃下即成鉛霜矣。

上各為極細末。以竹瀝加老薑汁為丸。分作七十二丸。硃砂金箔為衣。外加蠟封之。每服一丸去蠟。薑湯調下。此丹乃異人秘授。效驗通神。真萬金不易之方。予以濟眾心切。不敢自私。故爾錄之。

治一切中風不拘臟腑中痰中氣不省人事垂危等症。灌下一丸立醒。並治一切急慢驚風。辛未年秋。槜李姚叔祥先生。七旬有二。忽然中倒。不省人事。便遺出。痰壅上。聲如鼾睡。手措眼合先賢有言。遺便者必不能治。投下一丸。少頃即醒。至今甚健。功效廣大。救人甚溥。不能一一概錄。

白話文:

【取鉛霜法】,使用出山鉛十斤。製成約一寸見方的牌子,用線穿著懸掛在大型磁器壺內,底下倒入燒酒六斤,加上好醋二斤。再另外用一個壺覆蓋在上面,外部用鹼土密封好,放在鍋內熱水裡蒸煮五天,取出後掃除即可得到鉛霜。

以上各項材料研磨成極細粉末,以【竹瀝】和老薑汁製成藥丸,分成七十二個丸。用硃砂金箔包裹,外層再塗蠟密封。每次服用一顆,去掉蠟後,用薑湯調服。這是奇人所傳授的祕方,效果神奇,真是千金難得之良方。因為我心懷濟世之心,不敢獨享,所以記錄下來。

這藥方可以治療各種中風,無論是哪個臟腑,或是因痰或氣息阻塞而昏迷、生命垂危等症狀,灌下藥丸立刻清醒。同時也能治療各種急性和慢性驚風。在辛未年秋天,槜李姚叔祥先生,年已七十二歲,突然中風倒地,失去意識,吐出大量痰液,聲音像在夢中喘息,雙手亂動,雙眼閉合。前賢曾言,失禁者難以救治。但我們投下一丸藥,不久他就恢復了清醒。至今他仍然非常健康。藥方的功效廣泛,救了很多人的性命,無法一一詳細描述。

小續命湯,治卒暴中風不省人事。痰涎壅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顫搖。言語謇澀。身體麻痹。神昏目眩。筋脈拘攣。四肢不能屈伸者。並療之。

川芎,附子(童便制過各八分),防風,官桂,黃芩,杏仁(去皮尖),甘草,防己(各一錢二分),人參,白芍,麻黃(去節各一錢)

白話文:

【小續命湯】,用於治療突然遭受中風,導致失去意識的狀況。痰液與唾液積聚,身體半邊無法活動,臉部與口脣歪斜,手腳顫抖,說話困難,全身麻木,神志混亂,頭暈,筋骨肌肉緊繃,四肢無法活動等症狀,都能用此方來治療。

【川芎】、【附子】(經過童便製造,各取八分量)、【防風】、官桂、【黃芩】、【杏仁】(去皮和尖端部分),【甘草】、【防己】(各取一錢二分量),【人參】、【白芍】、【麻黃】(去節部分,各取一錢量)。

水二鍾。煎八分。臨服加薑汁五茶匙。

烏藥順氣散

治一切風攻四肢。骨節疼痛。腳膝軟弱。婦人血風。老人冷氣上攻。胸腹脹痛。吐瀉腸鳴。烏藥,陳皮,川芎(各二錢),殭蠶,白芷,麻黃(去節),枳殼,桔梗(各一錢),甘草,乾薑(炒黑各五分)

水二鍾。加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熱服。

排風湯,治風邪中入於臟。狂言妄語。精神錯亂。手足不仁。痰氣上逆。

白話文:

【水二鍾,煎至八分,臨服時加入薑汁五茶匙。】

【烏藥順氣散】 用於治療所有風邪侵襲四肢、骨節疼痛、腳膝軟弱的情況,以及婦人因血風引起的症狀、老年人因冷氣上攻導致的胸腹脹痛、吐瀉腸鳴等症狀。配方包括烏藥、陳皮、川芎(各取二錢)、僵蠶、白芷、麻黃(去節)、枳殼、桔梗(各取一錢)、甘草、乾薑(炒黑各取五分)。 將水煮沸兩鍾,加入三片薑和兩個棗,再煎至八分,溫服。

【排風湯】 用於治療風邪進入內臟所導致的狂言妄語、精神錯亂、手足無感、痰氣上逆等症狀。

茯苓,獨活,川芎,當歸,杏仁,白芍,防風,甘草(各八分),肉桂(四分),白朮,麻黃,白蘚皮(各七分)

水二鍾。姜三片。臨服加竹瀝半酒鍾。熱服。

愈風湯,治言語難。肝腎虛。筋骨弱。及風熱體重。四肢偏枯。半身不遂。一切中風等症。

獨活,羌活,蟬殼,半夏(姜礬制),川芎,黃芩(酒炒各一錢二分),黃連(薑汁炒),白芍(酒炒),當歸,陳皮,荊芥,防風(各八分),生地,威靈仙,金沸草,殭蠶,貝母,茯苓(各一錢五分),膽星(八分)

白話文:

茯苓、獨活、川芎、當歸、杏仁、白芍、防風、甘草(各8分)、肉桂(4分)、白朮、麻黃、白蘚皮(各7分)。

用法:加水煎煮至兩鍾,加入三片薑,於飲用前加入半酒鍾的竹瀝,熱服。

愈風湯,適用於語言困難、肝腎虛弱、筋骨疲弱,以及風熱導致體重增加、四肢活動受限或單側身體機能不全等中風相關症狀。

獨活、羌活、蟬殼、半夏(經過姜礬製備)、川芎、黃芩(經過酒炒)、黃連(經過薑汁炒)、白芍(經過酒炒)、當歸、陳皮、荊芥、防風(各8分)、生地、威靈仙、金沸草、殭蠶、貝母、茯苓(各1錢5分)、膽星(8分)。

水二鍾。姜五片。棗二枚。煎八分。溫服。

稀涎散,治中風痰涎隔壅。服此下痰。

明礬(一兩),肥皂角(四條)

上共為細末。每服五分。溫水調下。

清神解語湯,治中風痰迷心竅。不省人事。舌強不能言語。四肢不能舉動。口眼喎斜。半身不遂。

石菖蒲,南星(薑汁炒),黃連(薑汁炒),茯苓,麥門冬(去心),防風,陳皮,當歸(各一錢),白芍,生地,川芎,遠志(去骨),半夏(姜礬制),烏藥,枳實,羌活,甘草(各六分)

白話文:

【水二鍾,姜五片,棗二枚,煎八分,溫服】 取兩杯水,加入五片薑和兩個棗,煮沸後再煮八分鐘,趁熱飲用。

【稀涎散,治中風痰涎隔壅。服此下痰】 使用稀涎散來治療中風引起的痰液堵塞。服用後可以幫助排出痰液。

【明礬(一兩),肥皂角(四條) 上共為細末 每服五分 溫水調下】 取明礬一兩和四條肥皂角,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量,用溫水調服。

【清神解語湯,治中風痰迷心竅。不省人事。舌強不能言語。四肢不能舉動。口眼喎斜。半身不遂】 使用清神解語湯來治療中風導致的痰液堵塞在心窩,引發昏迷、語言困難、四肢運動障礙、口角歪斜以及半身不遂的情況。

【石菖蒲 南星(薑汁炒) 黃連(薑汁炒) 茯苓 麥門冬(去心) 防風 陳皮 當歸(各一錢) 白芍 生地 川芎 遠志(去骨) 半夏(姜礬制) 羌活 甘草(各六分)】 成分包括:石菖蒲、南星(以薑汁炒)、黃連(以薑汁炒)、茯苓、麥門冬(去心)、防風、陳皮、當歸(各一錢)、白芍、生地、川芎、遠志(去骨)、半夏(以姜礬製)、羌活、甘草(各六分)。這是一種配方湯劑,用於治療中風相關的症狀。

水二鍾。生薑三片。竹茹三分煎熟。加童便。竹瀝。同服。

保命金丹,治中風口眼喎斜。手足嚲拽。言語謇澀。四肢不舉。晨昏痰多。

貫仲(七錢),生地,大黃(各五錢),青黛,板藍根(各三錢),硃砂,蒲黃,薄荷(各二錢),珍珠,龍腦(各一錢五分),麝香(一錢),牛黃(三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雞豆大。每日晨昏以清茶調化一丸。

白話文:

【水二鍾,生薑三片,竹茹三分煎煮至熟,加入童便與竹瀝,一起服用。】

【保命金丹,用於治療中風導致的口眼歪斜、手腳抽搐、語言不清、四肢不能活動、以及早晨和傍晚時分的痰多症狀。】

【配方:貫仲(七錢)、生地、大黃(各五錢)、青黛、板藍根(各三錢)、硃砂、蒲黃、薄荷(各二錢)、珍珠、龍腦(各一錢五分)、麝香(一錢)、牛黃(三錢)。】

【以上成分研磨成細粉,煉製蜂蜜丸,大小如雞豆。每日早晨和傍晚用清水調和一丸服用。】

解語丸

治中風語言不正。

白附子,石菖蒲,遠志(各一兩),全蠍(三錢),羌活,明天麻,殭蠶(各五錢)

上為細末。蜜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薑湯下。

正舌湯

治中風舌強難言。

明雄黃,荊芥(各等分)

上為極細末。每服二錢。以豆酒調下。

稀薟丸

中風或初中。或中過者。並體胖之人。宜久服甚妙。

白話文:

【解語丸】

治療中風導致的語言不清。

白附子、石菖蒲、遠志(各取一兩),全蠍(取三錢),羌活,明天麻,殭蠶(各取五錢)。

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調和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姜湯送服。

【正舌湯】

治療中風導致的舌頭僵硬,說話困難。

明雄黃、荊芥(份量相同)。

以上材料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豆酒調和後飲用。

【稀薟丸】

適用於中風初期或已過一段時間,或者體型肥胖的人。適合長期服用,效果非常好。

稀薟草。又名火扻草。五月五日。或六月六。九月九採者。甚效。去其花實。只留葉。刷去葉上毛。以酒蜜拌。入甑蒸曬九次。焙乾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空心以溫酒。或米湯下六十丸。服過千服。鬚髮變黑。筋骨強健。飲食倍進。步履如飛。

白話文:

【稀薟草】又名【火麻草】。在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或九月九日採收的,效果特別好。去掉它的花朵和果實,只保留葉子,再刷去葉片上的毛。用酒和蜜拌勻,放入蒸籠蒸曬九次,然後烘乾研成細末。再用煉製的蜜做成丸狀,大小如同梧桐子。空腹時,可用溫熱的酒或米湯下六十丸,服用過千次後,頭髮會變黑,筋骨變得強壯,飲食量增加,行走輕盈如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