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臺玉案》~ 卷之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

1. 脈云

肺脈實者。浮大有力。若沉而滑。則痰氣盛也。虛者。弦洪無力。若沉而帶數。則火鬱也。大要浮大者生。沉伏匿者不治。

白話文:

肺的脈象如果是實證,會呈現浮在表面、脈搏大且有力。如果脈象沉在裡面又滑,代表體內痰濕之氣過盛。如果是虛證,則會呈現脈象細長像琴弦、脈搏大但無力。如果脈象沉在裡面又帶有頻數的跳動,代表體內有火氣鬱積。總的來說,脈象浮在表面且大通常是好現象,而脈象沉伏又難以察覺則是不好的徵兆。

2. 立方

嚀嗽抑火湯,治肺火上炎咳嗽痰多。午後面赤。

知母,栝蔞仁(去油),貝母(各二錢),玄參,麥門冬,黃芩,天花粉,山梔仁,枳實(各一錢),竹茹,桔梗(各八分),生薑三片煎服。

開鬱降痰湯,治郁痰咳嗽。胸脅脹懣。並積痰咳嗽。

杏仁(去皮尖),枳殼,黃芩(酒炒),蘇子(炒各一錢),桔梗(炒),香附(童便制),貝母(去心),栝蔞仁(去油),山楂(各二錢),甘草(二分),燈心三十莖食後服。

保肺飲,治久患咳嗽。肺金衰弱。上氣喘急。口乾喉啞。痰中帶血絲。或咯出鮮血。或痰如灰色。將成肺痿。

知母,天門冬,五味子,川貝母,杏仁(各一錢),天花粉,麥門冬,紫菀茸,款冬花,百合,桔梗,蘇子,阿膠(各八分),水煎溫服。

清氣化痰湯,治酒色過度。咳嗽不止。兩肋疼痛。

人參,沉香,青皮(各八分),甘草(二分),知母,桑白皮,地骨皮(各一錢五分),五味子(二十一粒),蘇子,半夏(姜礬制),麥門冬(各一錢),水煎食遠服。

蘆吸散,治寒痰凝結肺經。喘嗽氣急。午後發寒。

肉桂,明雄黃,鵝管石,款冬花,粉甘草(各等分)

上為極細末。以蘆管挑藥。輕輕含之吸入喉內。徐徐以清茶過口。

保真湯,治微微干嗽。骨蒸盜汗。四肢壯熱。飲食少進。氣虛血虧損。

生地,熟地,黃耆,人參,地骨皮,白朮(各六分),柴胡,黃柏,橘紅(各五分),五味子(十五粒),甘草(二分),天門冬,知母,麥門冬,貝母,白茯苓(各八分),水煎食遠服。

噙化潤金丹,治諸般咳嗽。久久不愈。此丹能清氣化痰。生液保肺。滋陰降火。止嗽定喘。

玄參,貝母,款冬花,麥門冬(各五錢),牛黃(一錢),金沸草,知母(各二錢),明硼砂(八分),烏梅肉,當歸(各一錢八分)

上為細末。以梨汁熬膏為丸。如芡實大。每次一丸。噙口內潤化下。

華蓋飲,治肺感寒邪咳嗽聲重。胸膈脹滿。頭目昏眩。

赤茯苓,桑白皮,橘紅,蘇子(各一錢五分),乾葛,桔梗,杏仁(各一錢),麻黃(五分)生薑三片食遠服。

團參飲子,治七情六郁所傷以致臟氣不平。咳嗽濃血。將成肺痿。憎寒發熱。羸瘦困倦。

團參,膽星,半夏,甘草,麥門冬,杏仁(各一錢二分),遼五味(十五粒),阿膠(蛤粉炒),紫菀,百部,旋覆花(各一錢),桑葉(經霜者五片),生薑五片。食遠服。

如意丹,治嗽久不愈。諸火上升。口苦面赤。頑痰壅塞。氣逆口疳。

青礞石(煆過),硼砂,款冬花,薄荷葉(各四兩),黃芩(酒炒),玄明粉,桔梗(各六錢)大黃(酒蒸九次五錢)

白話文:

[立方]

寧嗽抑火湯,治療肺火上炎引起的咳嗽,痰多,午後臉色發紅。

藥材:知母、去油的栝蔞仁、貝母(各八克),玄參、麥門冬、黃芩、天花粉、山梔仁、枳實(各四克),竹茹、桔梗(各三點二克),生薑三片。用水煎服。

開鬱降痰湯,治療因氣鬱導致的痰咳,胸脅脹悶,以及積痰引起的咳嗽。

藥材:去皮尖的杏仁、枳殼、酒炒黃芩、炒蘇子(各四克),炒桔梗、用童便制過的香附、去心的貝母、去油的栝蔞仁、山楂(各八克),甘草(零點八克),燈心草三十莖。飯後服用。

保肺飲,治療久咳、肺氣衰弱、呼吸急促、口乾喉嚨啞、痰中帶血絲,或咳出鮮血,或痰如灰色,將要發展成肺痿的症狀。

藥材:知母、天門冬、五味子、川貝母、杏仁(各四克),天花粉、麥門冬、紫菀茸、款冬花、百合、桔梗、蘇子、阿膠(各三點二克)。用水煎溫服。

清氣化痰湯,治療因飲酒過度和縱慾引起的咳嗽不止,兩肋疼痛。

藥材:人參、沉香、青皮(各三點二克),甘草(零點八克),知母、桑白皮、地骨皮(各六克),五味子(二十一粒),蘇子、用薑和明礬製過的半夏、麥門冬(各四克)。用水煎,飯後服用。

蘆吸散,治療寒痰凝結在肺部引起的喘咳氣急,午後發冷的症狀。

藥材:肉桂、明雄黃、鵝管石、款冬花、粉甘草(各等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蘆葦管挑取藥粉,輕輕含在口中吸入喉嚨,再慢慢用清茶漱口。

保真湯,治療輕微的乾咳、骨蒸盜汗、四肢發熱、食慾不振、氣虛血虧的症狀。

藥材:生地、熟地、黃耆、人參、地骨皮、白朮(各二點四克),柴胡、黃柏、橘紅(各二克),五味子(十五粒),甘草(零點八克),天門冬、知母、麥門冬、貝母、白茯苓(各三點二克)。用水煎,飯後服用。

噙化潤金丹,治療各種久治不癒的咳嗽,此丹藥能清氣化痰、滋潤肺部、滋陰降火、止咳定喘。

藥材:玄參、貝母、款冬花、麥門冬(各二十克),牛黃(四克),金沸草、知母(各八克),明硼砂(三點二克),烏梅肉、當歸(各七點二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梨汁熬成膏狀,製成如芡實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含在口中使其慢慢溶化。

華蓋飲,治療因肺部感受寒邪引起的咳嗽,聲音沉重,胸膈脹滿,頭暈目眩。

藥材:赤茯苓、桑白皮、橘紅、蘇子(各六克),乾葛、桔梗、杏仁(各四克),麻黃(二克),生薑三片。飯後服用。

團參飲子,治療因七情六慾傷害導致臟腑之氣不調,咳嗽帶濃血,將要發展成肺痿,怕冷發熱,身體消瘦疲倦。

藥材:團參、膽星、半夏、甘草、麥門冬、杏仁(各四點八克),遼五味(十五粒),用蛤粉炒過的阿膠、紫菀、百部、旋覆花(各四克),經霜的桑葉(五片),生薑五片。飯後服用。

如意丹,治療久咳不癒,各種火氣上升,口苦面紅,頑痰阻塞,氣逆口瘡。

藥材:煅燒過的青礞石、硼砂、款冬花、薄荷葉(各十六克),酒炒黃芩、玄明粉、桔梗(各二十四克),酒蒸九次的大黃(二十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搗爛的烏梅肉製成藥丸,每次服用八克,用開水送服。

參蘇飲,治療肺部感受風邪,胸膈有熱,咳嗽聲音沉重,流清鼻涕。

藥材:人參(二十克),紫蘇、桔梗、乾葛、前胡、半夏、枳殼、白茯苓、陳皮(各四點八克),甘草(一點二克),蔥頭三根,生薑二片。不拘時間服用。

各種咳嗽都適合使用桔梗,它是肺經的重要藥材,所以不可不用,但也不可多用。因為它是引導藥性的藥物,能將藥性向上引導,但不會向下,不用則無法引導藥性到肺部,多用則會承載藥性無法運行,反而會造成飽脹感,所以不可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