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臺玉案》~ 卷之二 (1)
卷之二 (1)
1. 脈云
內經曰。寸口脈短者頭痛也。脈經曰。陽弦頭痛定無疑。脈訣云。頭痛短澀應須死。浮滑風痰皆易治。
白話文:
《內經》說,寸口脈短的人會頭痛。《脈經》說,脈象呈現陽弦的人,可以確定他有頭痛。《脈訣》說,頭痛時脈象短而澀滯,病情通常很危險;若是浮滑的脈象,多為風痰引起的,比較容易治療。
2. 立方
清巔抑火湯,治血虛頭痛。並偏正頭風。
藁本,當歸,生地,川芎(各二錢),防風,蔓荊子,黃連,石膏,白芍,白芷(各一錢)加蔥白五枚。生薑三片。煎服。
千金一笑散,治諸般頭疼並一切頭風。
北細辛,人參,秦艽,甘菊花(各一錢五分),白芷,甘草,當歸,薄荷(各二錢),蔥白五枚。煎服。
空青散,治偏正頭痛。年深日久不愈者。並療風寒濕熱。頭上及腦痛。惟血虛者。不宜服。
川芎(五錢),柴胡(七錢),黃連(酒炒),防風,羌活(各一兩),甘草(一兩五錢),黃芩(三兩一半生一半酒炒),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以清茶調下。
羌活附子湯,治寒冬犯腦痛。及齒痛。名曰腦風。
麻黃,大附子,防風,白芷,白殭蠶(各六分),黃柏,蒼朮,黃耆,佛耳草,甘草(各一錢),升麻(三分),水煎溫服。
點眼丹,治一切頭痛。心腹絞痛。又治攪腸沙。盤腸氣痛疝痛。
牙硝(二錢),麝香,硃砂,雄黃(各五分)
上為細末瓷罐收貯。臨病以銀簪蘸藥。點兩眼內。立時取效。
靈速散,治一切頭痛立愈。
細茶(一兩水二鍾煎至半鍾去渣),白芷,細辛,牙皂,紫蘇,薄荷(各三錢),煎七分。食後服。
風入太陽經。則髮際痛脈浮緊。惡風寒。以羌活為君。川芎。升麻。白芷。防風。甘草為佐。
風入陽明經。則額前痛。兼鼻痛。脈浮緩。發熱惡寒。以白芷為君。羌活。升麻。川芎。防風為佐。
風入少陽經。則兩鬢間及額角痛。脈弦。往來發熱。以柴胡為君。川芎。升麻。羌活。白芷為佐。
風入少陰經。則頭骨緊痛。以細辛為君。獨活。防風。黃柏。白芷為佐。
風入厥陰。太陰之交。則頂巔痛。以藁本為君。升麻川芎。牙皂。甘草為佐。
白話文:
清巔抑火湯,治療因血虛引起的頭痛,以及偏頭痛和正頭痛。
藥材包含:藁本、當歸、生地、川芎(各八克),防風、蔓荊子、黃連、石膏、白芍、白芷(各四克),加入蔥白五段、生薑三片。用水煎煮後服用。
千金一笑散,治療各種頭痛和一切頭風。
藥材包含:北細辛、人參、秦艽、甘菊花(各六克),白芷、甘草、當歸、薄荷(各八克),蔥白五段。用水煎煮後服用。
空青散,治療偏頭痛和正頭痛,特別是久病不癒的患者,同時也能治療風寒濕熱引起的頭部和腦部疼痛。但血虛的人不適合服用。
藥材包含:川芎(二十克)、柴胡(二十八克)、黃連(用酒炒過)、防風、羌活(各四十克)、甘草(六十克)、黃芩(一百二十克,一半生用,一半用酒炒過)。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八克,用清茶送服。
羌活附子湯,治療寒冷冬天因受寒引起的腦部疼痛和牙痛,這種疼痛稱為腦風。
藥材包含:麻黃、大附子、防風、白芷、白殭蠶(各二點四克),黃柏、蒼朮、黃耆、佛耳草、甘草(各四克),升麻(一點二克)。用水煎煮後溫服。
點眼丹,治療各種頭痛、心腹絞痛,還能治療腸道絞痛和疝氣痛。
藥材包含:牙硝(八克)、麝香、硃砂、雄黃(各二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儲存在瓷罐中。臨用時用銀簪沾取藥粉,點入雙眼內,能立即見效。
靈速散,治療各種頭痛,能立即止痛。
藥材包含:細茶(四十克,用兩碗水煎至剩下一碗,去渣),白芷、細辛、牙皂、紫蘇、薄荷(各十二克),一起煎煮,取七分藥液,飯後服用。
如果風邪侵入太陽經,會導致髮際疼痛、脈象浮緊、怕風怕冷。治療以羌活為主,搭配川芎、升麻、白芷、防風、甘草。
如果風邪侵入陽明經,會導致額頭疼痛,同時伴有鼻痛、脈象浮緩、發熱怕冷。治療以白芷為主,搭配羌活、升麻、川芎、防風。
如果風邪侵入少陽經,會導致兩鬢及額角疼痛、脈象弦、時常發熱。治療以柴胡為主,搭配川芎、升麻、羌活、白芷。
如果風邪侵入少陰經,會導致頭骨緊痛。治療以細辛為主,搭配獨活、防風、黃柏、白芷。
如果風邪侵入厥陰、太陰交界處,會導致頭頂疼痛。治療以藁本為主,搭配升麻、川芎、牙皂、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