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張氏醫通》~ 卷十六 (4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41)

1. 金液丹(局方)

沉香,附子(炮),胡蘆巴(酒浸。炒),陽起石(煅。飛。),補骨脂,舶上茴香,肉豆蔻(煨),金鈴子(酒蒸。去皮核。),木香(各一兩。),肉桂(半兩。),黑錫(熔。去渣。),硫黃(各二兩。),

上用黑錫入鐵銚內熔化。入硫黃如常法制。結成砂子。地上出火毒。研令極細。余藥並細末和勻。自朝至暮。研至黑光色為度。酒麴糊丸。如梧子大。陰乾。藏鉛罐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鹽湯或棗湯、薑湯任下。婦人艾湯下。急證可投百丸。

三和丹,治一切陰寒。諸藥不效者。

養正丹十丸。來復丹二十丸。黑錫丹三十丸。鹽湯、棗湯、薑湯、人參湯任下。

白話文:

沉香、炮製過的附子、用酒浸泡後炒過的胡蘆巴、煅燒後水飛過的陽起石、補骨脂、舶上茴香、煨過的肉豆蔻、用酒蒸過並去除皮核的金鈴子、木香,各用一兩;肉桂用半兩;熔化的黑錫並去除雜質、硫磺,各用二兩。

先將黑錫放入鐵鍋內熔化,再將硫磺依照一般方法加入,使其凝結成砂狀,並將地上火毒去除,研磨至極細。將剩餘的藥材都研磨成細末,與前述的黑錫硫磺砂混合均勻,從早到晚不停研磨,直到呈現黑亮的光澤為止。用酒麴糊將藥粉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陰乾後放入鉛罐中保存。每次服用四、五十丸,空腹時以鹽湯、棗湯或薑湯送服,可自行選擇。婦人則以艾湯送服。危急重症可服用一百丸。

此藥名為三和丹,能治療一切陰寒症狀,對於其他藥物無效者尤其適用。

養正丹十丸、來復丹二十丸、黑錫丹三十丸,可選用鹽湯、棗湯、薑湯或人參湯送服。

2. 附張介賓八略總論

3. 補略

一、補方之制。補其虛也。凡氣虛者宜補其上。人參、黃耆之屬是也。精虛者宜補其下。熟地、枸杞之屬是也。陽虛者宜補而兼暖。桂、附、乾薑之屬是也。陰虛者宜補而兼清。門冬、芍、地之屬是也。此固陰陽之治辨也。其有氣因精而虛者。自當補精以化氣。精因氣而虛者。

自當補氣以生精。又有陽失陰而離者。不補陰何以收散亡之氣。水失火而敗者。不補火何以蘇垂絕之陰。此又陰陽相濟之妙用也。故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余故曰。以精氣分陰陽。則陰陽不可離。

以寒熱分陰陽。則陰陽不可混。此又陰陽邪正之離合也。故凡陽虛多寒者。宜補以甘溫。而清潤之品非所宜。陰虛多熱者。宜補以甘涼。而辛燥之類不可用。知宜知避。則不惟用補。而八方之制。皆可得而貫通矣。

白話文:

一、關於補養方劑的制定。補養是為了彌補身體的虛損。凡是氣虛的人,應該補養身體的上部,像是人參、黃耆這類的藥材;精虛的人,應該補養身體的下部,像是熟地、枸杞這類的藥材。陽氣虛弱的人,應該補養並兼顧溫暖,像是桂枝、附子、乾薑這類的藥材;陰液虧虛的人,應該補養並兼顧清涼,像是麥門冬、白芍、生地這類的藥材。這些是基本辨別陰陽虛損的治療方法。

如果氣虛是因為精虧所導致,自然應該補養精氣來化生氣;如果精虧是因為氣虛所導致,自然應該補養氣來化生精。此外,還有陽氣失去陰液而離散的情況,如果不補養陰液,要如何收斂散失的陽氣呢?還有陰液失去陽氣而衰敗的情況,如果不補養陽氣,要如何使衰敗的陰液恢復生機呢?這又是陰陽相互協調的巧妙運用。

所以,擅長補養陽氣的人,一定會從陰液中尋求陽氣,這樣陽氣才能得到陰液的幫助而生生不息;擅長補養陰液的人,一定會從陽氣中尋求陰液,這樣陰液才能得到陽氣的升發而源源不斷。我因此說,從精氣的角度來區分陰陽,則陰陽是不可分離的;從寒熱的角度來區分陰陽,則陰陽是不可混淆的。這又是陰陽邪氣和正氣的分離和結合。

所以,凡是陽氣虛弱且多寒的人,應該用甘溫的藥物來補養,清涼滋潤的藥物就不適合;陰液虧虛且多熱的人,應該用甘涼的藥物來補養,辛辣燥熱的藥物就不能用。知道應該用什麼,也知道應該避免什麼,這樣不僅是用於補養,所有的方劑原理,都可以融會貫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