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十六 (34)
卷十六 (34)
1. 備急丸(金匱)
治心腹卒痛如錐刺。宿食冷積脹滿。
巴豆(去皮心膜。用霜一錢。),乾薑(生。二錢),大黃(三錢)
上三味。為末。煉白蜜丸。如小豆大。溫水送下。二三十丸。妊娠禁用。按備急丸治寒實結積之峻藥。凡傷寒熱傳胃府。舌胎黃黑刺裂。唇口赤燥者。誤用必死。以巴豆大熱傷陰故也。其白散、白餅子、消積、神保、酒癥等方皆然。不可不慎。其神保丸、酒癥丸。見傷飲食門。楊氣丸下。茲不復見。
白散(玉函),治寒實結胸。
備急丸去乾薑、大黃。用巴霜一錢。加桔梗蘆、貝母各三錢。為散。白飲和服半錢。羸者減之。
雷氏千金丸,治胸脹冷積作痛。
備急丸加焰硝、桂心。
白餅子,治小兒腹中癖積。飲乳即嗽。而吐痰涎。
備急丸去乾薑、大黃。用巴豆二十粒取霜。加滑石、輕粉、半夏、南星各一錢。共杵為末。糯米飲丸。綠豆大。捻作餅子。
每服二三餅。蔥白湯下。
消積丸,治小兒食積發熱。大便酸臭。
備急丸去乾薑、大黃。用巴豆二十粒取霜。加丁香九粒。縮砂仁十二粒。共杵為末。以爛烏梅肉三枚。糊丸黍米大。
每服三五丸。溫水下。
白話文:
備急丸(金匱)
治療心腹突然像錐子刺痛一樣的疼痛,以及因積存的食物或寒氣導致的腹脹滿悶。
藥材組成: 巴豆(去除外皮及內膜,取巴豆霜一錢),乾薑(生的,二錢),大黃(三錢)。
將以上三種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白蜂蜜調和成藥丸,大小如小豆一般。用溫水送服,一次服用二三十丸。孕婦禁用。 說明:備急丸是治療因寒邪、實邪導致積滯的猛藥。凡是傷寒病邪傳入胃府,導致舌苔發黃發黑且有芒刺,嘴唇發紅乾燥的病症,如果誤用此藥,必死無疑。因為巴豆藥性大熱,會傷害陰液。像白散、白餅子、消積丸、神保丸、酒癥丸等方劑也是如此,不可不謹慎。神保丸、酒癥丸在傷飲食門的楊氣丸方劑下有記載,這裡不再重複敘述。
白散(玉函)
治療因寒邪、實邪導致的胸部痞塞。
組成:將備急丸方劑中的乾薑、大黃去除,改用巴豆霜一錢,加入桔梗蘆、貝母各三錢,磨成散劑。用白開水調服半錢。體質虛弱的人要減量服用。
雷氏千金丸
治療胸部脹悶、寒積導致的疼痛。
組成:在備急丸的基礎上,加入焰硝、桂心。
白餅子
治療小兒腹中有積滯,喝奶後就會咳嗽,並吐出痰涎。
組成:將備急丸中的乾薑、大黃去除,改用巴豆二十粒提取巴豆霜,加入滑石、輕粉、半夏、南星各一錢,一起搗成粉末。用糯米湯調和做成藥丸,大小如綠豆,再捏成餅狀。
每次服用二三片,用蔥白湯送服。
消積丸
治療小兒因食積導致發熱,大便酸臭。
組成:將備急丸中的乾薑、大黃去除,改用巴豆二十粒提取巴豆霜,加入丁香九粒、縮砂仁十二粒,一起搗成粉末。用煮爛的烏梅肉三枚,調和成藥丸,大小如黍米。
每次服用三五丸,用溫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