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十六 (27)
卷十六 (27)
1. 保元湯
千金托裡散,治氣血虛寒。潰瘍不收。
保元湯加川芎、當歸、肉桂、白芷、防風、桔梗、白芍、天冬、連翹、忍冬、生薑。
參耆內托散,治潰瘍感冒風邪。痘疹觸穢伏陷。及癰疽久不潰。
保元湯加川芎、當歸、肉桂、白芷、防風、桔梗、木香、厚朴。本方去木香。名十宣散。治痘癰。
托裡消毒散,治癰疽痘疹。毒盛不能起發。
保元湯加當歸、芍藥、茯苓、白朮、忍冬、白芷、連翹。
內補黃耆湯,治潰瘍膿水出多。虛熱不寐盜汗。
保元湯加白朮、茯苓、五味、棗仁。
人參固肌湯,治痘瘡表虛。斑爛不能收靨。
保元湯加當歸、白朮、茯苓、棗仁、忍冬、連翹。
補中益氣湯,治內傷中氣下陷。下元虛者禁用。
保元湯本方參耆甘草減半。加白朮一錢。當歸、橘皮、柴胡各八分。升麻五分。勞力感寒。加羌活、薑、棗。冬。加桂枝。春。
加香豉、蔥白。
調中益氣湯,治身體沉重。百節煩疼。胸滿短氣。心煩耳鳴。目熱如火。口中沃沫。飲食失味。嗜臥溺赤。
補中益氣湯。加白芍藥、五味子。
升陽益胃湯,治脾胃受傷。邪熱內陷。外反惡風。厥冷脈沉。大小便秘澀。不可誤認陰寒而用熱藥。又不可誤認實火而用涼藥。宜此湯升舉。微汗則愈。
補中益氣湯去升麻、當歸。加羌活、獨活、白芍、防風、半夏、茯苓、澤瀉。酒煮黃連、薑、棗。服藥後。忌言語一二時。戒酒面生冷。薄滋味以養胃氣。稍食美食以助藥力。更宜小役形體。使胃氣與藥轉運升發。慎勿大勞以傷脾胃生髮之氣。
升陽順氣湯,治飲食不節。勞役所傷。腹脅滿悶短氣。遇春則口淡無味。遇夏雖熱。猶有畏寒。飢則常如飽。不喜飲食。
補中益氣湯去白朮。加半夏、草豆蔻、神麯、黃柏、生薑
瀉陰火升陽湯,治火鬱發熱。
補中益氣湯去白朮、當歸、橘皮加羌活、蒼朮。黃芩、黃連、石膏。早飯後大溫服。服後宜禁。一如升陽益胃湯。如見火旺及督任沖三脈盛。用酒炒黃柏、知母少許。不可久服。恐助陰氣為害也。
沖和養胃湯,治風虛目患。空中有黑花。神水變淡綠色。次變淡白。漸成內障。
補中益氣湯去橘皮。加羌活、防風、黃連、白芍、五味、生薑。
通氣防風湯,治太陽氣鬱。肩背不可回顧。
補中益氣湯去白朮、當歸。加防風、羌活、藁本、黃柏、白豆蔻、青橘皮。
清暑益氣湯,治暑傷無形之氣。口燥頭痛。發熱溺赤。
補中益氣湯去柴胡。加麥門冬、五味子、蒼朮、葛根、澤瀉、黃柏、神麯、青皮。此以保元、生脈為主。而兼開腠利水消克之味。
清燥湯,治夏秋濕熱傷氣。
補中益氣湯加生地黃、黃連、豬苓、茯苓、麥門冬、五味子、蒼朮、黃柏、澤瀉、神麯。
節庵升陽散火湯,治熱乘肺金。氣虛不能主持。循衣撮空。小便利者可治。不利者不可治。
白話文:
保元湯
保元湯是根據《千金方》中的托裡散改編,用於治療氣血虛弱、寒冷引起的疾病,特別是潰瘍難以癒合的情況。
在這個基礎上,加入川芎、當歸、肉桂、白芷、防風、桔梗、白芍、天冬、連翹、忍冬、生薑。
參耆內托散
參耆內托散用於治療潰瘍時又感染風邪、痘疹觸犯不潔之物導致病情加重、或癰疽久久不潰的情況。
在保元湯的基礎上,加入川芎、當歸、肉桂、白芷、防風、桔梗、木香、厚朴。 如果去除木香,就叫做十宣散,用於治療痘瘡和癰腫。
托裡消毒散
托裡消毒散用於治療癰疽、痘疹等疾病,當體內毒素過於強盛而無法發散出來時使用。
在保元湯的基礎上,加入當歸、芍藥、茯苓、白朮、忍冬、白芷、連翹。
內補黃耆湯
內補黃耆湯用於治療潰瘍膿水流出過多,同時出現虛熱、難以入睡、盜汗等症狀。
在保元湯的基礎上,加入白朮、茯苓、五味子、棗仁。
人參固肌湯
人參固肌湯用於治療痘瘡,當痘瘡表面虛弱、斑點潰爛無法結痂時使用。
在保元湯的基礎上,加入當歸、白朮、茯苓、棗仁、忍冬、連翹。
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用於治療因為內傷導致中氣下陷的疾病。如果屬於下元虛弱的人,則不能使用此方。
在保元湯的基礎上,人參和黃耆、甘草的用量減半,加入白朮一錢,當歸、橘皮、柴胡各八分,升麻五分。如果因為勞累或受寒,加入羌活、生薑、大棗。冬天,加入桂枝。春天,加入香豉、蔥白。
調中益氣湯
調中益氣湯用於治療身體沉重、全身關節疼痛、胸悶氣短、心煩耳鳴、眼睛發熱如火、口中吐出泡沫、食慾不振、嗜睡、小便赤黃等症狀。
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加入白芍藥、五味子。
升陽益胃湯
升陽益胃湯用於治療脾胃受傷,邪熱侵入體內導致,出現怕風寒、手腳冰冷、脈搏沉弱、大小便不通暢等症狀。不可以誤認為是陰寒而使用溫熱的藥物,也不可以誤認為是實火而使用寒涼的藥物。使用此方來提升陽氣,微微出汗便會好轉。
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去除升麻、當歸,加入羌活、獨活、白芍、防風、半夏、茯苓、澤瀉。再加入用酒煮過的黃連,以及生薑、大棗。服藥後一兩個小時內避免說話,戒酒和生冷食物,吃清淡的食物以養護胃氣,稍微吃些美味的食物來幫助藥力。同時,也適合稍微活動身體,使胃氣和藥力能夠運轉升發。切記不要過度勞累,以免傷害脾胃的生髮之氣。
升陽順氣湯
升陽順氣湯用於治療飲食不節制、勞累過度所導致的疾病,出現腹部和脅肋脹滿、氣短,春天時口中無味,夏天即使天氣炎熱,仍會怕冷,飢餓時反而覺得飽脹,不喜歡吃東西等症狀。
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去除白朮,加入半夏、草豆蔻、神麯、黃柏、生薑。
瀉陰火升陽湯
瀉陰火升陽湯用於治療體內火氣鬱結導致的發熱。
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去除白朮、當歸、橘皮,加入羌活、蒼朮、黃芩、黃連、石膏。早飯後溫服。服藥後要注意的事項,和升陽益胃湯相同。如果出現火旺盛以及督脈、任脈、沖脈三脈的狀況,可以少量加入用酒炒過的黃柏和知母,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助長陰氣而有害。
沖和養胃湯
沖和養胃湯用於治療因為風邪導致的眼睛疾病,出現眼前有黑點,眼內液體顏色由清澈轉淡綠色,再轉淡白色,最終形成內障。
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去除橘皮,加入羌活、防風、黃連、白芍、五味子、生薑。
通氣防風湯
通氣防風湯用於治療太陽經氣鬱結,導致肩背僵硬,無法回頭的疾病。
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去除白朮、當歸,加入防風、羌活、藁本、黃柏、白豆蔻、青橘皮。
清暑益氣湯
清暑益氣湯用於治療因為暑熱傷到體內無形之氣,導致口乾、頭痛、發熱、小便赤黃的症狀。
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去除柴胡,加入麥門冬、五味子、蒼朮、葛根、澤瀉、黃柏、神麯、青皮。這個方子主要以保元湯和生脈散為基礎,同時兼顧開腠理、利水、消積的功效。
清燥湯
清燥湯用於治療夏秋季節因為濕熱損傷氣機的疾病。
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加入生地黃、黃連、豬苓、茯苓、麥門冬、五味子、蒼朮、黃柏、澤瀉、神麯。
節庵升陽散火湯
節庵升陽散火湯用於治療熱邪侵犯肺部,導致肺氣虛弱,無法正常運作,出現兩手亂抓或抓衣、小便順暢等症狀,此種情況可治,若小便不利者則不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