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張氏醫通》~ 卷十六 (16)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16)

1. 局方七氣湯

治七情鬱結於中。心腹絞痛。服寬膈破氣藥轉劇者。投此即效。

人參(錢半至三錢),甘草(炙。一錢),肉桂(一錢至錢半),半夏(一錢至錢半),生薑(七片)

上五味。水煎。空心腹。千金。加吳茱萸名奔氣湯。

深師七氣湯,治七氣為患。氣寒而熱。嘔瀉痞滿。

七氣湯加乾薑、吳茱萸、枳實、橘皮、桔梗、芍藥、乾地黃、黃芩。

三因七氣湯,治七氣致病。嘔逆痞悶。腹脅脹痛。

七氣湯加厚朴、白芍、茯苓、橘皮、蘇葉、大棗。

指迷七氣湯,治七情相干。陰陽不得升降。氣道壅滯。攻衝作痛。

七氣湯去人參易觀桂。加香附、青皮、陳皮、桔梗、蓬朮、藿香、益智仁、大棗。

大七氣湯,治積滯癥瘕結聚。隨氣上下。心腹㽲痛。小腹脹滿。二便不利。

指迷七氣湯去半夏、薑、棗。加山稜。

橘皮乾薑湯,治乾嘔吐逆。吐涎沫而噦。

七氣湯去半夏加乾薑、橘皮、通草。

蘇子降氣湯(局方,千金本名紫蘇子湯),治腳弱上氣。凡痰涎壅盛。肺滿咳嗽。服之氣降即安。

七氣湯去人參。加蘇子三錢。橘紅一錢。當歸、前胡、厚朴各五分。大棗一枚。

溫肺湯,治肺胃虛寒。咳嗽嘔逆。大便不實。

七氣湯加橘紅、乾薑、木香、鍾乳。局方。去人參、木香、鍾乳。加細辛、杏仁、芍藥、五味子。

半夏溫肺湯,治寒痰咳嗽。心下汪洋。胃氣虛寒者。

七氣湯加橘紅、赤茯苓、細辛、桔梗、旋覆花、白芍。

參蘇溫肺湯,治肺受寒而喘嗽。

七氣湯加橘紅、木香、桑白皮、紫蘇、茯苓、白朮、五味子。冬月。更加不去節麻黃三分。

白話文:

局方七氣湯

這個方子治療因為情緒鬱悶積結在體內所引起的心腹絞痛,如果服用疏通腸胃、破氣的藥反而病情加重,使用這個方子就會有效。

藥材包含:人參(5.6~11.3克),甘草(炙過,3.8克),肉桂(3.8~5.6克),半夏(3.8~5.6克),生薑(七片)。

將以上五味藥材用水煎煮,空腹時服用,藥效非常珍貴。如果加上吳茱萸,就叫做奔氣湯。

深師七氣湯

這個方子治療因為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引起的疾病,症狀是時而發冷時而發熱,會想吐、腹瀉、胸悶腹脹。

藥材是在七氣湯的基礎上,再加上乾薑、吳茱萸、枳實、橘皮、桔梗、芍藥、乾地黃、黃芩。

三因七氣湯

這個方子治療因為七情引起的疾病,症狀是想吐、胸悶、腹部和脅肋脹痛。

藥材是在七氣湯的基礎上,再加上厚朴、白芍、茯苓、橘皮、蘇葉、大棗。

指迷七氣湯

這個方子治療因為七情互相影響,導致體內陰陽失調、氣機不順暢,氣血壅塞、攻衝作痛。

藥材是在七氣湯的基礎上,去掉人參,換成肉桂,再加入香附、青皮、陳皮、桔梗、蓬朮、藿香、益智仁、大棗。

大七氣湯

這個方子治療因為積食或腫塊在體內堆積,隨著氣的運行在上下移動,導致心腹絞痛、小腹脹滿、大小便不順暢。

藥材是在指迷七氣湯的基礎上,去掉半夏、生薑、大棗,再加上山稜。

橘皮乾薑湯

這個方子治療乾嘔、想吐,吐出唾沫並且打嗝。

藥材是在七氣湯的基礎上,去掉半夏,加入乾薑、橘皮、通草。

蘇子降氣湯(局方,千金本名紫蘇子湯)

這個方子治療腿腳無力、氣喘,凡是痰液過多、肺部脹滿、咳嗽的症狀,服用此藥可以使氣順暢下來而感到安適。

藥材是在七氣湯的基礎上,去掉人參,加入蘇子(11.3克),橘紅(3.8克),當歸、前胡、厚朴各(1.9克),大棗一枚。

溫肺湯

這個方子治療因為肺胃虛寒所引起的咳嗽、想吐、大便稀薄。

藥材是在七氣湯的基礎上,加入橘紅、乾薑、木香、鍾乳。局方的藥方則是去掉人參、木香、鍾乳,加入細辛、杏仁、芍藥、五味子。

半夏溫肺湯

這個方子治療因為寒痰所引起的咳嗽,感到心下空虛,以及胃氣虛寒的人。

藥材是在七氣湯的基礎上,加入橘紅、赤茯苓、細辛、桔梗、旋覆花、白芍。

參蘇溫肺湯

這個方子治療因為肺部受寒而引起的喘息咳嗽。

藥材是在七氣湯的基礎上,加入橘紅、木香、桑白皮、紫蘇、茯苓、白朮、五味子。冬天時,還可以額外加入麻黃(不去節)1.1克。

2. 崔氏八味丸(金匱作湯。名生料八味丸)

治腎臟真陽不足。火不歸原。

熟地黃(八兩),山茱萸肉,乾山藥(微焙。各四兩),牡丹皮,白茯苓(去皮),白澤瀉(去毛。各三兩),附子(童便浸煮。去皮臍。切),肉桂(去粗皮。勿見火。各一兩)

上八味。為末。煉白蜜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淡鹽湯。臨臥時溫酒下。以美膳壓之。

金匱腎氣丸

八味丸肉桂易桂枝。

錢氏六味丸(一名六味地黃丸,作湯。名生料六味丸),治腎水真陰不足。

八味丸去桂、附。方中熟地黃用縮砂蜜八錢制。按金匱八味腎氣地黃本無縮砂之制。以中有附子之雄。肉桂之竄也。錢氏裁去二味。治小兒解顱等證。雖曰素稟腎虛。而純陽未動。地黃不制可也。後世借治真陰不足。乃用縮砂制地黃。不特無減食作瀉之虞。服後連噯數聲。氣轉食運。脾腎安和。其陽生陰長之妙。世都莫知。茲特表而出之。

加減六味丸,治陰虛咳嗽。吐血骨蒸。及童勞晡熱消瘦等證。

六味丸去山茱萸。加葳蕤四兩。亦可作膏。

河車六味丸,治稟質素虛。將欲成勞。

六味丸本方用紫河車熬膏丸服。

都氣丸,治腎水不固。咳嗽精滑。

八味丸去桂、附。加五味子一兩。

七味丸,治腎虛火不歸根。遊散在上在外。

八味丸去附子。(一方。桂用二兩)

加減八味丸,治腎虛火不歸源。哄熱咳嗽。

八味丸去附子。加五味子一兩。

濟生腎氣丸,治腎氣不化。小便澀數。

八味丸本方用茯苓三兩。熟地四兩。山藥、山萸、丹皮、澤瀉、肉桂各一兩。附子五錢。加牛膝、車前各一兩。此本金匱腎氣方中諸藥。各減過半。惟桂、苓二味。仍照原方。為宣布五陽。開發陰邪之專藥。更加牛膝、車前。為太陽厥陰之嚮導。以肝為風木之臟。凡走是經之藥。

性皆上升。獨牛膝通津利竅。下走至陰。車前雖行津液之府。而不傷犯正氣。故濟生方用之。詳金匱腎氣用桂枝而不用肉桂者。陰氣固結於內。勢必分解於外。則腎氣得以流布周身。而此既用牛膝引入至陰。又需桂、附蒸動三焦。不特決瀆有權。膀胱亦得以化。所以倍用肉桂。

暗藏桂苓丸之妙用。愈於五苓十倍矣。但方中牛膝滑精。精氣不固者勿用。

清金壯水丸,治腎臟水虧火旺。蒸熱咳嗽。

八味丸去桂、附。加麥門冬三兩。(去心)五味子一兩。

納氣丸,治脾腎皆虛。蒸熱咳嗽。倦怠少食。

八味丸去桂、附。加沉香一兩。砂仁二兩。如泄瀉少食者。用乾山藥末。調糊代蜜為丸。

香茸八味丸,治腎與督脈皆虛。頭旋眼黑。

八味丸去桂、附。加沉香一兩。鹿茸一具。

十補丸,治稟賦陽虛。下體無力。小兒解顱。脛軟膝蓋不生。

八味丸加鹿茸一具。五味子一兩。

白話文:

崔氏八味丸(金匱稱為湯劑,又名生料八味丸)

此方用於治療腎臟陽氣不足,導致虛火無法歸於本源的情況。

藥材組成:

  • 熟地黃(八兩)
  • 山茱萸肉(四兩)
  • 乾山藥(稍微烘焙過,四兩)
  • 牡丹皮(三兩)
  • 白茯苓(去皮,三兩)
  • 白澤瀉(去毛,三兩)
  • 附子(用童子小便浸泡後煮熟,去皮臍切片,一兩)
  • 肉桂(去掉粗皮,不可見火烤,一兩)

以上八味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白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如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五、七十丸,於空腹時用淡鹽水送服,臨睡前用溫酒送服,再以美食佐食。

金匱腎氣丸

此方與八味丸的差別在於,將肉桂換成了桂枝。

錢氏六味丸(又名六味地黃丸,作湯劑,又名生料六味丸)

此方用於治療腎臟陰液不足的情況。

此方是在八味丸的基礎上,去掉肉桂和附子。方中熟地黃則用縮砂蜜八錢來炮製。金匱八味腎氣丸的原始配方中,並無縮砂炮製的步驟,是因為原方中有附子和肉桂,藥性較為燥熱。錢氏將這兩味藥去除,用於治療小兒解顱等症狀,雖然是因先天腎虛,但體內純陽之氣尚未發動,所以熟地黃可以不用炮製。後世借用此方治療陰虛症,才開始用縮砂炮製熟地黃,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消化不良或腹瀉,服用後還會連續打嗝,有助於氣機運行和消化,使脾腎功能調和,進而達到陽生陰長的功效,但世人多不了解此理。現在特別在此說明。

加減六味丸

此方用於治療陰虛引起的咳嗽、吐血、骨蒸潮熱,以及兒童勞損導致的午後發熱、消瘦等症狀。

此方是在六味丸的基礎上,去掉山茱萸,加入葳蕤四兩,也可以製成膏狀服用。

河車六味丸

此方用於治療體質虛弱,將要發展成勞損的情況。

此方是在六味丸的基礎上,加入紫河車熬製成膏狀,再製成藥丸服用。

都氣丸

此方用於治療腎氣不固,引起的咳嗽、遺精等症狀。

此方是在八味丸的基礎上,去掉肉桂和附子,加入五味子一兩。

七味丸

此方用於治療腎虛火不歸根,虛火遊走於上焦或體表的情況。

此方是在八味丸的基礎上,去掉附子(另有一方,將肉桂改為二兩)。

加減八味丸

此方用於治療腎虛火不歸源,導致虛火上炎、咳嗽等症狀。

此方是在八味丸的基礎上,去掉附子,加入五味子一兩。

濟生腎氣丸

此方用於治療腎氣不化,導致小便不暢、次數頻繁等症狀。

此方是在八味丸的基礎上,將茯苓改為三兩,熟地改為四兩,山藥、山茱萸、牡丹皮、澤瀉、肉桂各改為一兩,附子改為五錢,並加入牛膝、車前子各一兩。此方將金匱腎氣丸中的各藥減量過半,只有肉桂、茯苓兩味藥仍然按照原方劑量,這兩味藥是宣散五陽之氣、開泄陰邪的專用藥。再加上牛膝、車前子作為引導藥,其中肝屬木,凡是走肝經的藥物,藥性都偏於上升,唯有牛膝能通利關竅,引藥下行至足少陰腎經,車前子雖然是走津液代謝的藥物,但並不損傷正氣。因此,濟生腎氣丸選用這兩味藥。而金匱腎氣丸用桂枝不用肉桂的原因是,陰氣固結於內,勢必需要向外疏散,才能使腎氣流布全身,而此方既然用了牛膝引藥入腎,就必須用桂附來蒸騰三焦之氣,才能使水液代謝正常,膀胱的氣化功能也能夠恢復,所以增加了肉桂的用量,此方暗含桂苓丸的作用,效果比五苓散更強十倍。但是,此方中的牛膝有滑精的副作用,精氣不固的人不宜使用。

清金壯水丸

此方用於治療腎臟陰液虧損、虛火旺盛,導致蒸熱、咳嗽等症狀。

此方是在八味丸的基礎上,去掉肉桂和附子,加入麥門冬三兩(去心)、五味子一兩。

納氣丸

此方用於治療脾腎兩虛,導致蒸熱、咳嗽、倦怠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

此方是在八味丸的基礎上,去掉肉桂和附子,加入沉香一兩、砂仁二兩。如果出現腹瀉、食慾不佳的情況,可以用乾山藥粉調成糊狀,代替蜂蜜來製作藥丸。

香茸八味丸

此方用於治療腎臟和督脈兩虛,導致頭暈眼花等症狀。

此方是在八味丸的基礎上,去掉肉桂和附子,加入沉香一兩、鹿茸一具。

十補丸

此方用於治療先天陽虛,導致下肢無力、小兒解顱、脛骨軟弱、膝蓋無力等症狀。

此方是在八味丸的基礎上,加入鹿茸一具、五味子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