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張氏醫通》~ 卷十六 (15)
卷十六 (15)
1. 半夏瀉心湯(玉函)
治心下痞滿不痛。
半夏(五錢。泡),乾薑(炮),甘草(炙),人參,黃芩(各三錢),黃連(一錢),大棗(四枚。擘)
上七味。水煎。溫分三服。
生薑瀉心湯(玉函),治心下痞硬。下利腹鳴。
半夏瀉心湯減乾薑二錢。加生薑四兩。
甘草瀉心湯(玉函),治胃虛痞滿。誤下利不止。
半夏瀉心湯去人參。加用甘草一錢。
黃連湯(玉函),治胃中寒熱不和。心下痞滿。
半夏瀉心湯去黃芩。減人參一錢。加桂枝三錢。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玉函),治胃虛客熱痞滿。
半夏瀉心湯去半夏、甘草、大棗。加川黃連二錢。
白話文:
半夏瀉心湯(出自《玉函》):治療心口(胃脘部)覺得堵塞脹滿但不疼痛的症狀。
藥方組成:半夏(五錢,需泡製處理)、乾薑(炮製過)、甘草(炙烤過)、人參、黃芩(各三錢)、黃連(一錢)、大棗(四枚,需剖開)。
服用方法:以上七味藥材,加水煎煮。藥液溫熱後分三次服用。
生薑瀉心湯(出自《玉函》):治療心口(胃脘部)覺得堵塞、硬結,並伴隨腹瀉、腸鳴的症狀。
藥方組成:在半夏瀉心湯的基礎上,減少乾薑二錢,加入生薑四兩。
甘草瀉心湯(出自《玉函》):治療因胃虛引起的堵塞脹滿,以及因誤用瀉藥導致腹瀉不止的症狀。
藥方組成:在半夏瀉心湯的基礎上,去除人參,並額外增加甘草一錢。
黃連湯(出自《玉函》):治療胃中寒熱不調,引起的心口(胃脘部)堵塞脹滿的症狀。
藥方組成:在半夏瀉心湯的基礎上,去除黃芩,減少人參一錢,並加入桂枝三錢。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出自《玉函》):治療因胃虛有外來熱邪引起的堵塞脹滿症狀。
藥方組成:在半夏瀉心湯的基礎上,去除半夏、甘草、大棗,並加入川黃連二錢。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