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張氏醫通》~ 卷十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1)

1. 卷十六

2. 祖方

夫字有字母。方有方祖。自伊尹湯液。一脈相傳。與釋氏傳燈無異。苟能推源於此。自然心手合轍。諒非時師所能測識也。

白話文:

藥方就像文字有字母一樣,也有其根源。從伊尹的湯液開始,就這樣一脈相傳下來,和佛教的傳燈儀式沒有什麼不同。如果能夠追溯到這個源頭,自然就能夠做到心手合一,這絕非一般的醫生所能夠理解和認識的。

3. 桂枝湯(玉函)

治風傷衛氣。脈浮緩。發熱自汗。營衛不和。

桂枝(三錢),白芍(三錢),甘草(炙。二錢),生薑(五片),大棗(四枚。擘)

上五味。水煎溫服。啜熱稀粥一盞。以助藥力。覆暖取微汗效。不汗。少頃再服。

小建中湯(玉函),治風木乘脾。寒熱腹痛。

桂枝湯倍芍藥。加膠飴三錢。

黃耆建中湯(金匱),治虛勞感寒。發熱自汗。

桂枝湯加黃耆錢半。膠飴一合。千金。多人參二錢。桂枝湯和營表藥。倍芍藥加膠飴。便能建立中氣。以芍藥之酸。斂護營血。膠飴之甘。培養中土。更加黃耆以實衛氣。營衛臟腑俱和。而受益多矣。千金於小建中方加入當歸。名曰內補建中。其調和中外之力可知。

陽旦湯(千金),治冬溫脈浮發熱。項強頭痛。

桂枝湯加黃芩錢半。

陰旦湯(千金),治冬溫內寒外熱。肢節疼痛。中挾寒食。

桂枝湯加黃芩錢半。乾薑五分。陰霾四塞。非平旦之氣。無以開啟陽和。桂枝湯原名陽旦。開啟陽邪之藥也。千金於中加入黃芩之苦寒性輕。以治冬溫在表之邪熱。仍以陽旦稱之。若兼挾寒食。再加乾薑之辛溫散結。以治中土之停滯。遂因之曰陰旦。與經絡之陰陽。風馬牛不相涉也。

千金獨活湯,治風懿奄忽不知人。咽中閉塞不能言。四肢不收。手足嚲曳。

桂枝湯桂枝易桂心。去大棗加獨活、栝蔞根、生葛發其汗。不得汗。去獨活、栝蔞根、生薑。加防己、防風、麻黃。喑啞不語。並皆治之。

當歸四逆湯(玉函),治陽邪入犯厥陰。四肢厥逆。

桂枝湯去生薑。加當歸三錢。細辛、通草各一錢。邪犯厥陰之界。有入無出。雖有熱邪。勢必從陰而後厥逆。故厥陰篇中。有厥深熱深之例。以振發傳經之變端。病邪至此。最為緊迫。醫者苟無成識於胸中。臨病將何措指。南陽先師乃毫不以厥逆為意。仍取太陽例中桂枝湯方。

加入當歸協濟芍藥。以護厥陰之營。細辛引領桂枝。以為厥陰嚮導。通草通利膀胱。以疏厥陰出路。與桂枝平分力量。為分解之捷徑。雖厥陰與太陽兩經接壤。邪既入陰。斷無復傳陽經之理。先輩六經例有不罷再傳之說。大可噴飯。而桂枝方中。獨去生薑者。恐辛辣性暴。不待氣味入陰。

便從太陽開發。轉虛其衛。再有何力以振驅邪之任歟。由是廣推大小青龍。大小柴胡。和解營衛兩歧。表裡交界之邪。必用薑、棗為一定之法。若麻黃湯則專主寒傷營證。便與生薑無預。逮至三陰等治。從無一方泛用生薑者。生薑為手頭常用之物。尚爾若此之慎。況有不察厥深熱深之旨。

一見四肢厥冷。漫投薑、附、四逆。於此能無慼慼乎。

內補當歸建中湯(玉函),治產後血虛。虛羸不足。腹中刺痛。少腹中急。或感寒發熱。

白話文:

桂枝湯(玉函)

治療風邪侵襲衛氣的病症。症狀為脈象浮緩,發燒且會自己出汗,身體的營氣和衛氣不協調。

藥材:桂枝(三錢)、白芍(三錢)、炙甘草(二錢)、生薑(五片)、大棗(四枚,掰開)。

服用方法:將以上五味藥材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接著喝一小碗熱稀粥,以幫助藥力發揮。蓋好被子保暖,讓身體微微出汗即可見效。如果沒有出汗,過一會兒再服用一次。

小建中湯(玉函)

治療風邪侵襲脾臟,導致寒熱交替、腹部疼痛的病症。

藥材:桂枝湯的基礎上,將白芍的用量加倍,再加入膠飴三錢。

黃耆建中湯(金匱)

治療因虛勞而感受寒邪,出現發燒、自汗等症狀的病症。

藥材: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黃耆一錢半、膠飴一合。千金方中,還有人參二錢。桂枝湯是用來調和營衛的藥方,加倍白芍再加入膠飴,就能建立中氣。利用白芍的酸味來收斂保護營血,用膠飴的甘味來培養脾胃。再加入黃耆,可以增強衛氣。這樣一來,營衛、臟腑都能得到調和,身體自然受益良多。千金方在小建中湯的基礎上加入當歸,稱為內補建中湯,可以看出它調和體內外的力量非常強大。

陽旦湯(千金)

治療冬天發生的溫病,症狀為脈象浮、發燒、脖子僵硬、頭痛。

藥材: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黃芩一錢半。

陰旦湯(千金)

治療冬天發生的溫病,症狀為體內有寒氣、體外發熱、四肢關節疼痛,且體內有寒氣停滯。

藥材: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黃芩一錢半、乾薑五分。冬天天色陰暗,如果沒有早晨的陽氣,就無法開啟陽和之氣。桂枝湯原本的名字就叫陽旦,是用來開啟陽邪的藥。千金方在桂枝湯中加入黃芩,利用其苦寒的性質來治療體表的溫熱邪氣,仍然稱為陽旦湯。如果同時有寒氣停滯,就再加入乾薑的辛溫來散結,用以治療體內停滯的寒氣,因此稱之為陰旦湯。這裡的陰陽,與經絡的陰陽沒有關係。

千金獨活湯

治療因風邪引起的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咽喉堵塞不能說話,四肢不聽使喚、手腳無力的病症。

藥材:將桂枝湯中的桂枝換成桂心,去掉大棗,加入獨活、栝蔞根、生葛,用來發汗。如果沒有出汗,就去掉獨活、栝蔞根、生薑,加入防己、防風、麻黃。這個方子也能治療喑啞不能說話的病症。

當歸四逆湯(玉函)

治療陽邪侵入厥陰經,導致四肢冰冷的病症。

藥材:桂枝湯的基礎上,去掉生薑,加入當歸三錢、細辛、通草各一錢。當邪氣侵入厥陰經時,會有入無出。雖然有熱邪,但病勢一定會先從陰經發展,然後才會出現四肢冰冷。所以厥陰篇中才會有「厥深熱深」的說法,這是邪氣傳變的徵兆。病到這個階段,情況最為緊急。如果醫生沒有充分的認識,面對這種情況將會手足無措。南陽先師認為,即使出現四肢冰冷,也不能以此為意,而是應該採用太陽經的桂枝湯。

加入當歸來協助芍藥,以保護厥陰經的營血。用細辛來引導桂枝,作為進入厥陰經的嚮導。用通草來疏通膀胱,打開厥陰經的通道。通草和桂枝的力量相當,是分解病邪的快捷方式。雖然厥陰經和太陽經相鄰,但邪氣已經進入陰經,就不會再傳到陽經了。前輩醫家說的六經傳遍的說法,實在荒謬。桂枝湯中,之所以去掉生薑,是因為生薑的辛辣之性太過猛烈,恐怕不等藥力進入陰經,就從太陽經發散出去,反而會虛耗衛氣,這樣就沒有力量來驅除病邪了。由此可以推廣到大青龍湯、小青龍湯、大柴胡湯、小柴胡湯等,這些都是用來調和營衛的藥方。治療表裡交界的邪氣,必須用生薑、大棗。如果使用麻黃湯,則專門治療寒邪傷營的病症,就和生薑沒有關係了。至於治療三陰經的藥方,從來沒有哪一個會普遍使用生薑。生薑是常用的藥材,用起來尚且如此謹慎,更何況對「厥深熱深」的道理沒有深入研究,一見到四肢冰冷,就隨便投用薑、附子、四逆湯,難道不令人感到擔憂嗎?

內補當歸建中湯(玉函)

治療產後血虛、身體虛弱、腹部刺痛、小腹發緊、或感受寒邪引起發燒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