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張氏醫通》~ 卷十五 (19)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 (19)

1. 婦人門上

旋覆花湯(金匱),治虛風襲入膀胱。崩漏鮮血不止。

旋覆花(三錢),蔥(五莖),新絳(生用。尺許)

上三味。水煎頓服。旋覆性專下氣。兼蔥。則能散結祛風。佐以繭絲專補膀胱。加以紅藍染就。深得本經散結氣之旨。

礬石丸(金匱),治婦人經水不利。下白物。

礬石(用綠色者。燒過。三錢),杏仁(一錢)

上二味。蜜丸。棗核大。納陰中。

土瓜根散(金匱),治瘀積經水不利。或一月再見。及陰頹腫。

土瓜根,芍藥,肉桂,䗪蟲(等分)

上四味。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土瓜根。黃瓜根也。藥鋪不收。往往以栝蔞根代用。考之本經栝蔞根。性味雖同苦寒。而無散瘀血通月閉之功。此治雖專。惜乎其力彈緩。故以桂、䗪弼之。芍藥監之。與旋覆花湯之用新絳不殊。

歸附丸,治氣亂。經期或前或後。

當歸(四兩),香附(八兩。童便浸透。晾乾。再加酒醋鹽姜四制)

為細末。醋糊丸。空心砂仁湯下三錢。血虛。加熟地八兩。虛寒。加桂、附各一兩。帶下氣腥。加吳茱萸、靳艾各一兩。

臍下冷痛。加桂、附、沉香各一兩。丁香三錢。經行少腹先痛。或血色紫黑結塊。加醋煮蓬朮二兩。沉香一兩。經後少腹虛痛。加參、耆、阿膠各四兩。蘄艾二兩。經水色淡。加薑、桂各二兩。人參四兩。

醋煎散,治經行少腹結痛。產後惡露不行。

三稜,蓬朮,香附,烏藥,赤芍,甘草,肉桂(等分)

通用醋炒為散。每服三錢。空心。砂糖湯調服。

蘆薈丸,治肝疳口舌生瘡。牙齦腐爛。遍體生瘡。及婦人熱結經閉。作塊上衝梗痛。

蘆薈,青黛,硃砂(另研。水飛。各三錢),麝香(一錢),大皂莢(去皮弦子。一兩),乾蟾(一兩。同皂莢燒存性)

為細末。蒸餅糊丸。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湯下。

防風丸,治風入胞門。崩漏下血。色清淡者。

防風(勿見火)

為末。醋丸梧子大。空腹。蔥白湯下二錢五分。

子芩丸,治風熱入犯肝經。崩漏下血。色稠紫者。

條黃芩(酒炒)

為末。酒丸梧子大。空腹。烏梅湯下三錢。

千金茯苓補心湯,治心氣不足。善悲愁恙怒。衄血面黃煩悶。五心煩熱。獨語不覺。婦人崩中面赤。

茯苓(六錢),桂枝(三錢),甘草(二錢),紫石英(碎如米粒。一兩),人參,麥門冬(去心。各五錢),大棗(四枚),赤小豆(一合),水煮。日三服。

千金小牛角腮散,治帶下五崩下血。外實內虛之病。

牛角腮(一枚。燒令赤),鹿茸,禹餘糧,當歸,乾薑,續斷(各二兩),阿膠(三兩),烏鰂骨,龍骨(各一兩),赤小豆(六合)

上十味。為散。空腹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千金伏龍肝湯,治勞傷衝任。崩中去血。赤白相兼。或如豆汁。臍腹冷痛。口乾食少。

白話文:

旋覆花湯,治療虛弱體質導致風邪侵入膀胱,以及崩漏導致鮮血不止的情況。

藥方組成:旋覆花(三錢)、蔥白(五根)、新絳(新鮮的,約一尺長)。

將以上三味藥材加水煎煮後立即服用。旋覆花藥性專注於降氣,配合蔥白則能疏散凝結、驅除風邪,加上新絳染色的蠶絲具有補膀胱的作用。

礬石丸,治療婦女月經不順利、分泌白色分泌物的情況。

藥方組成:礬石(使用綠色,燒過,三錢)、杏仁(一錢)。

將以上兩味藥材研磨成粉,用蜂蜜調和製成丸劑,如棗核般大小,塞入陰道內使用。

土瓜根散,治療瘀血積滯導致月經不順,或一個月來兩次月經,以及陰部腫脹的情況。

藥方組成:土瓜根、芍藥、肉桂、䗪蟲(等份)。

將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每次服用一小匙,每日三次。土瓜根是黃瓜的根,藥材店通常不販售,常常用栝蔞根代替。但栝蔞根雖然藥性也苦寒,卻沒有散瘀血、通月經閉止的功效。這個藥方雖然針對性強,但藥力較緩慢,所以加入肉桂、䗪蟲輔助,芍藥加以監督制衡,與旋覆花湯使用新絳的道理相同。

歸附丸,治療氣機紊亂導致月經週期不規律,或提前或延後的情況。

藥方組成:當歸(四兩)、香附(八兩,用童便浸透後曬乾,再用酒、醋、鹽、薑四種方式炮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醋調成糊狀製成丸劑,早晨空腹用砂仁湯送服三錢。若有血虛,加入熟地八兩;若有虛寒,加入肉桂、附子各一兩;若帶下分泌物有腥味,加入吳茱萸、艾葉各一兩。

若臍下冷痛,加入肉桂、附子、沉香各一兩,丁香三錢;若經期小腹先痛,或經血紫黑有血塊,加入醋煮蓬朮二兩、沉香一兩;若經後小腹虛痛,加入人參、黃耆、阿膠各四兩,艾葉二兩;若經血顏色淡,加入生薑、肉桂各二兩,人參四兩。

醋煎散,治療經期小腹疼痛結塊,以及產後惡露不下的情況。

藥方組成:三稜、蓬朮、香附、烏藥、赤芍、甘草、肉桂(等份)。

將以上藥材用醋炒過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早晨空腹用砂糖湯調服。

蘆薈丸,治療肝疳導致口舌生瘡、牙齦腐爛、全身生瘡,以及婦女熱結導致月經閉止、腹部有硬塊上衝疼痛的情況。

藥方組成:蘆薈、青黛、硃砂(另外研磨,用水飛過,各三錢)、麝香(一錢)、大皂莢(去皮和筋,一兩)、乾蟾(一兩,與皂莢一起燒至存性)。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蒸熟的餅糊製成丸劑,如麻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三、五十丸,早晨空腹用米湯送服。

防風丸,治療風邪侵入胞門導致崩漏下血,且血色清淡的情況。

藥方組成:防風(勿見火)。

將防風研磨成粉末,用醋調和製成丸劑,如梧桐子般大小,早晨空腹用蔥白湯送服二錢五分。

子芩丸,治療風熱侵犯肝經導致崩漏下血,且血色濃稠紫黑的情況。

藥方組成:黃芩(用酒炒過)。

將黃芩研磨成粉末,用酒調和製成丸劑,如梧桐子般大小,早晨空腹用烏梅湯送服三錢。

千金茯苓補心湯,治療心氣不足導致悲傷、容易發怒、流鼻血、面色發黃、煩悶、五心煩熱、自言自語,以及婦女崩漏導致面色發紅的情況。

藥方組成:茯苓(六錢)、桂枝(三錢)、甘草(二錢)、紫石英(研成米粒大小,一兩)、人參、麥門冬(去心,各五錢)、大棗(四枚)、赤小豆(一合)。

將以上藥材加水煎煮,每日服用三次。

千金小牛角腮散,治療帶下、五種崩漏、下血,屬於外實內虛的情況。

藥方組成:牛角腮(一枚,燒至赤紅)、鹿茸、禹餘糧、當歸、乾薑、續斷(各二兩)、阿膠(三兩)、烏鰂骨、龍骨(各一兩)、赤小豆(六合)。

將以上十味藥材研磨成粉末,早晨空腹用溫酒送服一小匙,每日服用三次。

千金伏龍肝湯,治療勞累損傷衝脈、任脈導致崩漏出血,血色赤白相間,或如豆汁,以及臍腹冷痛、口乾食少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