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十五 (14)
卷十五 (14)
1. 癰疽門
歸耆飲,治腦疽背癰。毒盛焮腫。及虛人肛門發毒。
當歸(重八錢者。一隻),綿黃耆(生),金銀花(淨。各五錢),甘草(生。三錢)
水酒各碗半。煎至二碗。分三次熱服。一日令盡。在上者。加升麻三分。在下者。加牛膝三錢。
四順清涼飲(燥門),參耆內托散(保元湯下),千金托裡散(保元湯下),十全大補湯(保元湯下),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
八珍湯(四君子湯下),加減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保元湯(方祖),異功散(四君子湯下),獨參湯(保元湯下)
人參敗毒散(小柴胡湯下),托裡消毒散(保元湯下),四君子湯(方祖),四物湯(方祖),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歸脾湯(保元湯下),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梔子清肝湯(耳門),內補黃耆湯(保元湯下),當歸補血湯(保元湯下)
涼膈散(方祖),竹葉石膏湯(白虎湯下),參苓白朮散(四君子湯下),理中湯(方祖),四柱飲(泄瀉門),六柱飲(泄瀉門),二神丸(泄瀉門),四神丸(泄瀉門),連理湯(理中湯下),萬靈丹(癘風門)
白話文:
歸耆飲這個方子,可以用來治療長在頭部或背部的癰疽。當毒性很強導致紅腫發熱時,或者體質虛弱的人肛門長毒瘡時也可以使用。
藥材包括:當歸(如果用比較大片的,大約是八錢),生黃耆,乾淨的金銀花(各五錢),生甘草(三錢)。
用水和酒各一碗半來煎煮,煮到剩下兩碗,分成三次溫熱服用,一天內要全部喝完。如果是長在上半身的癰疽,可以加升麻三分;長在下半身的,可以加牛膝三錢。
另外,以下這些方劑也可以參考使用:四順清涼飲(在燥門提到)、參耆內托散(參看保元湯)、千金托裡散(參看保元湯)、十全大補湯(參看保元湯)、六君子湯(參看四君子湯)、八珍湯(參看四君子湯)、加減八味丸(參看崔氏八味丸)、保元湯(本方)、異功散(參看四君子湯)、獨參湯(參看保元湯)、人參敗毒散(參看小柴胡湯)、托裡消毒散(參看保元湯)、四君子湯(本方)、四物湯(本方)、錢氏六味丸(參看崔氏八味丸)、歸脾湯(參看保元湯)、補中益氣湯(參看保元湯)、梔子清肝湯(在耳門提到)、內補黃耆湯(參看保元湯)、當歸補血湯(參看保元湯)、涼膈散(本方)、竹葉石膏湯(參看白虎湯)、參苓白朮散(參看四君子湯)、理中湯(本方)、四柱飲(在泄瀉門提到)、六柱飲(在泄瀉門提到)、二神丸(在泄瀉門提到)、四神丸(在泄瀉門提到)、連理湯(參看理中湯)、萬靈丹(在癘風門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