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張氏醫通》~ 卷十五 (1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 (13)

1. 癰疽門

活命飲,治一切癰毒赤腫。未成者消。已成者潰。但漫腫色白不起。及膿出而痛不止。元氣虛者禁用。

穿山甲(炮),白芷,防風,乳香,沒藥,甘草節,赤芍,栝蔞根,歸身,貝母(去心。研),陳皮,皂角刺(各一錢),金銀花(三錢)

水酒各半煎服。

清熱解毒湯,治瘡瘍焮腫赤痛。形病俱實。

黃連(酒炒),山梔(炒黑),連翹,當歸(各錢半),芍藥,生地黃(各一錢),金銀花(二錢),甘草(六分)

水煎熱服。

豆豉餅,治瘡瘍腫而不潰。潰而不斂。

江西淡豆豉

上一味為末。唾和成餅。如錢大。三四錢厚。置患處。以艾壯於餅上灸。干即易之。如瘡大作餅覆患處。以艾鋪上灸之。未成者即消。已成者祛逐毒邪則愈。如郁證敗痰失道。漫腫不赤不潰者。以香附一味為細末。唾調作餅。如上法灸之。或先用蔥一握。切碎焙熱熨之。冷則更迭而熨。使氣血調和。毒邪焮發。然後灸之。尤妙。

竹葉黃耆湯,治氣虛。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葉(一握),黃耆(生),生地黃,麥門冬(去心),當歸,川芎,甘草,黃芩,芍藥,人參(錢半),石膏(煅。二錢)

水煎熱服。

烏金膏,治潰瘍肉死不腐。若有毒根。以紙捻蘸紝即斂。

巴豆(去心膜。炒黑)

一味研如膏。點歹肉上。臨用修合則不幹。

珍珠散,治不拘何疾。潰爛不肯長肉者。

爐甘石(煅如目門絳雪膏法。淨八兩),珍珠(煅。淨一錢),琥珀(淨末。七分),龍骨(煅。水飛淨。四分),赤石脂(煅。水飛淨。四分),鐘乳石(甘草湯煮一伏時。水飛淨。六分),硃砂(水飛淨。五分),麒麟竭(二分),象皮(焙乾為末。五分)

上九味。務令極細。每藥一錢。入冰片二分。研勻和調。敷上立長。

三白丹,治黴瘡結毒。

水銀(一兩),白礬,焰硝(各二兩)

上三味。納鐵銚中。以厚瓷碗合定。鹽泥固濟。壓定碗足。文火煅三炷香。升在碗內。取出放地一夕以出火毒。瓷罐收貯。經年後方可用之。每服三分。入飛面三錢。壯者分三服。中者分五服。羸者分七服。每日以土茯苓半斤。捶碎。用水七碗。煮至五碗。去滓入前丹一服。

再煎至三碗。一日服盡。明日如前法再服。二三日後。喉齶腫痛。齒齦出水。七日毒儘自愈。腫甚者。用黃連、犀角、骨碎補各一錢。黑豆一合。煎湯漱之。

加味三白丹,治元氣虛寒人結毒。

本方加滴乳石一兩。天靈蓋二兩。服法如前。

五寶丹,治虛人結毒。不勝三白丹。及服三白丹餘毒未盡者。

韶粉(三錢。銅杓內隔紙焙黃。微火緩焙。勿令焦黑),珍珠(勿見火。另研),滴乳粉(煅淨。取極細末),琥珀(勿見火。另研),硃砂(水飛。各一錢)

上五味杵勻。湯浸蒸餅為丸。綠豆大。分作七服。弱者分十服。每服用土茯苓四兩。煎湯服之。

白話文:

活命飲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各種癰瘡腫毒,皮膚紅腫熱痛的狀況。還沒形成膿包的,可以幫助消散;已經形成膿包的,可以幫助膿液排出。但是,如果腫脹範圍很大,顏色蒼白,而且不隆起,或是膿液排出後疼痛不止,這些情況屬於元氣虛弱,就不適合使用這個藥方。

藥方組成:炮製過的穿山甲、白芷、防風、乳香、沒藥、甘草節、赤芍、栝蔞根、當歸身、去心的貝母(研成粉)、陳皮、皂角刺,各一錢;加上金銀花三錢。

服用方法:用水和酒各一半煎煮後服用。

清熱解毒湯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瘡瘍,皮膚紅腫熱痛,且患者身體強壯、疾病屬於實證的情況。

藥方組成:酒炒過的黃連、炒黑的山梔子、連翹、當歸,各一錢半;芍藥、生地黃,各一錢;金銀花二錢;甘草六分。

服用方法: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豆豉餅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瘡瘍,腫脹但不潰爛,或潰爛後無法癒合的情況。

藥方組成:江西淡豆豉。

使用方法:將淡豆豉研成粉末,用口水調和成餅狀,大小如錢幣,厚度約三四個錢幣。將藥餅敷在患處,然後在藥餅上放艾絨進行艾灸。藥餅乾燥後就更換新的。如果瘡瘍較大,就做成覆蓋整個患處的藥餅,再於餅上鋪艾絨進行艾灸。對於還沒形成的瘡瘍,可以幫助消散;對於已經形成的瘡瘍,可以幫助排除毒邪而痊癒。如果是因為情緒鬱悶導致痰液阻滯,造成皮膚漫腫不紅不潰爛,可以用香附單味藥研成細末,用口水調和成餅狀,然後依照上述方法進行艾灸。或者,先用一把蔥,切碎後炒熱,用來熨燙患處,冷了就更換新的蔥繼續熨燙,這樣可以調理氣血,使毒邪發散出來,然後再進行艾灸,效果會更好。

竹葉黃耆湯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氣虛,同時有胃火旺盛而導致口渴的狀況。

藥方組成:淡竹葉一把、生黃耆、生地黃、去心的麥門冬、當歸、川芎、甘草、黃芩、芍藥、人參,各一錢半;煅燒過的石膏二錢。

服用方法: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烏金膏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潰瘍,皮膚上的壞死組織無法腐爛脫落的情況。如果有毒根,用紙捻蘸取藥膏塗抹,可以幫助傷口收斂。

藥方組成:去除心膜並炒黑的巴豆。

使用方法:將巴豆研成膏狀,塗抹在壞死的肉上。使用時才調製,以免藥膏乾燥。

珍珠散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各種疾病導致的潰爛,而且傷口久久不癒合的情況。

藥方組成:煅燒過的爐甘石(八兩,製法要像製作目門絳雪膏一樣)、煅燒過的珍珠(一錢)、琥珀粉(七分)、煅燒並水飛過的龍骨(四分)、煅燒並水飛過的赤石脂(四分)、用甘草湯煮過並水飛過的鐘乳石(六分)、水飛過的硃砂(五分)、麒麟竭(二分)、焙乾並磨成粉的象皮(五分)。

使用方法:將以上九種藥材務必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取一錢藥粉,加入冰片二分,研磨均勻後調和,敷在傷口上,可以快速促進傷口癒合。

三白丹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梅毒引起的結毒。

藥方組成:水銀(一兩)、白礬、焰硝,各二兩。

製作方法:將以上三味藥材放入鐵鍋中,用厚瓷碗蓋住,用鹽泥密封碗的邊緣,並壓住碗足,用文火煅燒三炷香的時間。碗中的藥材會升華到碗內,取出後放地上過夜,以去除火毒。將藥材裝入瓷罐中存放,一年後才能使用。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三分,加入三錢麵粉。身體強壯的人分三次服用,中等體質的人分五次服用,體弱的人分七次服用。每天用半斤土茯苓,搗碎後加七碗水煮成五碗,去除藥渣,加入一份丹藥,再煎至三碗,一天內服完。隔天再依照同樣方法服用。服用二三天後,喉嚨和牙齦會腫痛,牙齦會流出水液,七天左右毒素就會自行清除。如果腫脹很嚴重,可以用黃連、犀角、骨碎補各一錢,加上一合黑豆,煎湯漱口。

加味三白丹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元氣虛寒的人,因梅毒引起的結毒。

藥方組成:在本方(三白丹)的基礎上,加入一兩滴乳石、二兩天靈蓋。服用方法與三白丹相同。

五寶丹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身體虛弱的人,因梅毒引起的結毒,效果不如三白丹,或者用於服用三白丹後,餘毒未盡的情況。

藥方組成:韶粉(三錢,用銅杓隔紙在微火上緩慢焙黃,不要燒焦)、珍珠(不要見火,另外研磨)、煅燒過的滴乳粉(取極細粉末)、琥珀(不要見火,另外研磨)、水飛過的硃砂,各一錢。

使用方法:將以上五種藥材搗勻,用湯浸泡過的蒸餅做成丸子,如綠豆大小。身體較強壯的人分七次服用,身體較弱的人分十次服用。每次服用時,用四兩土茯苓煎湯送服。